洪荒之太阴帝君
繁体版

75幽都黑水,二尸感应

    说完这些,纤阿从螭车之上向下一望。

    正行到了度朔山上空,他伸手一招,从下面摄来一枝桃枝。

    桃干枝附叶连,结满桃子。

    桃子饱满,圆鼓鼓,粉嘟嘟,极丰满,好像揭开表皮就会从中流出水来。

    将那桃枝上的桃子具都摘下,一数,得了二十三个,略一分食,就又将那桃枝扔到下界去了。

    也不知此时高空抛物,会不会砸中某人。

    自度朔山处看到了后土的车架后,纤阿当即调转车头,往幽都山而去。

    途中经过昆仑山西北面,就见一山城建在上面。

    这里是天帝太一在人间的都城。

    山城方圆八百里,方方正正,立在山腰一万仞高的地方。

    而山顶上还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约莫需要五人合抱才能抱过来。

    昆仑山城的每一面都有一口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白玉宝石制成的围栏。

    每一面的道路上还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

    这里同样也是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

    众多天神就聚集在八方山岩之间,在那赤水的岸边。

    但纤阿显然不是要来这赤水岸边参加聚会。

    他路过此地,只略微看了一眼那个巨大的稻谷,就驱赶起螭龙快速飞过。

    过了赤水,见到了羽民国,便向西而行。

    一路上经过了三身国、中容国、白民、司幽、黑齿……儋耳、牛黎等十二国。

    不出许久,果然来到黑水的一处上游,见到了幽都山。

    这是一座冈丘,生的陡峭却又不高。

    一股黑水从中流出。

    初时淅淅沥沥,但出了幽都就陡然宽大起来。

    这股黑水从昆仑山西北角的幽都山发源,先折向东方,朝东流去经过不死山,再折向东北方,最终朝南经过不姜山,流入大海。

    纤阿将螭车停在幽都上空,拨开云雾,指着下方的黑水河。

    很是突兀的对十二月神开口说道:

    “此地为幽都黑水河,是地上的太阳复生之水。

    太阳白日自东南升起,西北落下,夜间便可经过此河由西北流向东南。

    如此循环往复,为大地日复一日的带来光明。

    只是因为有异族在这两处建立了石城金室,所以他们国内之民具都能就近饮用太阳之气,从而生出了诸多不死之民。

    只是不论是西北日落之处的三身人、三面人,还是东南日出之处的羽民和不死民,都平白享受了太久的寿命。

    人数一多,因果反噬,就必然要拖累大日。”

    说完这些,还不待十二月神相问,纤阿却是毫无缘由的猛烈咳嗽起来。

    撕心裂肺,夹杂着干呕,好像肺腑下一秒就要被吐出来一样。

    纤阿好不容易直起身子,稳住身形,往黑水河面上一看。

    也不知他看到了什么,就见他脸色一变,赶忙驱赶螭车,往日月山而去。

    几位月神见他面色沉重,也不敢相问。

    只是此时,嫦曦正在日月山沐浴,纤阿也是不方便进入。

    只把十二月神留在日月山顶,声音嘶哑,对她们交待道:

    “快去找你们的母亲,若是有事便躲去太阴星上。我在七宝浴池之内建了一座九天之房,我已然传令交待了七宝浴池的看守金仙,他们见过你们,不会阻拦。”

    说完这些,他便急急忙忙飞往罗山之地去了,就连螭车也不御架,侍从也不带一人。

    …………

    罗山,也是一处鬼国。

    在昆仑山北方癸地,周围三万里,高二千六百里。

    这里是望舒天命所在,早先就被望舒私密下令施法,道路不得见于任何物体之上,又在内修建了洞天六宫,囚禁着早先就抓捕到的六天故鬼。

    因为和酆都国紧邻,加之罗山鬼国常年不开,酆都又为妖族天帝治下鬼国,内容庞大。

    不明真相之人常常将他们混为一谈,称作酆罗山,或者将罗山认为是酆都鬼国的一处城池。

    实则不然。

    罗山是洪荒之山,洞天则是山中之洞,因为连通之处如同上界天堂,所以叫做洞天。

    而且仙凡所言也是不同。

    罗山之地洞天为五气玄天洞,通向的是地下一处明为鬼国,实为小世界的空间,内里填充着各色阴气,能大幅度延长地魄寿数。

    国中有位帝君,名叫太阴五灵玄老黑帝灵君。

    侍奉、佐助在侧的是玄滋天君。

    太上灵君侍真行气,降生出了太玄夜光玉女。

    玉女和灵君北方乡野的诸位太玄灵官,负责掌管开合鬼神进入的太玄北门。

    太玄北门是连接内外的阴生广灵之门。

    这罗山鬼国不同于近侧的酆都鬼国、幽都鬼国,也不同于一主的度朔山鬼国。

    这里供奉着望舒自分宝崖上得到的诸多幽冥之宝,用来制御阴魔。

    因为供奉幽冥之宝,加之太阴秘法延寿,罗山鬼国之民,只要入了此国,就能死者更生,枯骨重肥,人无早夭病伤,再不会遭遇飞来横祸。

    这等福报之地,才是凡人嘴里的罗山鬼国。

    而那鬼国下界有的则是太虚太荒溟渤之海。

    周围乌泱泱无数里,海水皆恶腥秽黑色,没有边际。

    海里有一座大山,向上可以如同葆山一般直通碧落,向下可以直达地下风泉之处。

    这里就是修行之人所说的罗山鬼国。

    可以说是一界分两层,每层藏数国,只在外界统称为罗山鬼国罢了。

    而这内里的罗山高高耸立,高有十万六千里,周长五万里,水面之下还有一万里。

    在那山脚、接触水面的地方,有一个大洞阴景天国。

    天国中主事的人是太阴水帝北阴天君。

    这国土有面积一万五千里,宫殿名叫太阴宫。

    五方助理分别为东斗斗中生气君、西斗斗中生形君、南斗斗中司禁君、北斗斗中司命君、中斗斗中总录君。

    除此之外,还有九位令主官吏,统领着五岳府君、二十四治阴官、二十四治阳官、河海掾吏、丘陵溪涧之主。

    而之前被囚禁的六天故鬼,就被当做恶神关押在这里。

    左右设立了三十六狱,每处地狱面积五十里。

    地狱中草树,都是之前死在地面的仙草灵根,因为沾染了自然恶毒之气,投生在此,带着刀剑锋铓。

    河中流淌的是多种毒水,岸上跑的是种种猛兽,就连那融岩的炎火,产生的烟黑,也是随风飘扬,日夜不停。

    冥冥昏暗,内藏毒气,莹莹血光,腥臭扑鼻。

    火车灰河,铁棒铜锤。

    拷打楚痛,呻吟振天。

    在这里做工的,都是些下元肉人,是罪鬼死魂。

    在太阴天洞外,左右各有三小宫,每个都有五十里,也各有主者居住,只是此时神灵不显。

    第一宫名叫天官宫,第二宫名叫地官宫,第三宫名叫水官宫。

    这都是些掌管生死、追魂呼魄的要紧司所。

    山中有六洞宫,也叫太一阴洞天宫。每宫占地五千里,此六宫便是阴府后世的六曹。

    每宫负责看守一只六天故鬼。

    为了看守它们,每宫又配备了一位大魔王,三十六万小吏,还都是些奇形怪状的凶怪鬼神。

    少有的模样周正的鱼龙之形,都被留作侍卫,充当门面了。

    他们的洞门在太虚杳冥之中,常年被烟雾蒙郁所遮蔽。

    如果没有准圣伟力,此地绝不可及。

    即便有这六天魔王宫看守故鬼,它们也能乘生人迷乱,下降人间。

    它们常常啖食女子怀胎之后的血孕精气,令其非梦恶想。

    或者化为猫犬之形,令女子惊怪,使其痿黄色顿,血精断绝。

    在对方得病、事衰、患伤后,就趁机食生人子息。

    小孩一岁至十岁,都容易被它们惊吓,从而夭折。

    特别是下元节时,生人即便大限未终,但只要在此夜失了姓名、生辰八字,就会有诸般恶病缠身,轻则焦瘦涕唾、脓血恶疮、疥癞癫狂、盲聋闭塞,重则丢失魂魄,一命呜呼。

    即便是平常,他们只要得了生人的行年本命、三魂七魄所在,也会上送六宫,落生名,为众生上死籍。

    所以后世常常要为幼儿取小名,用贱名来迷惑他们,让他们上不得死籍,从而保佑幼儿不会夭折。

    因为他们行此事极其轻巧,常人难以发觉,所以望舒才囚禁它们,命它们暗地里记录此事,从而聚拢人间众生的死籍。

    纤阿道人一落地,刚刚将宫里侍从赶了出去,就跪倒在地。

    突然大口大口的吐血不止。

    接着胸口、双肩处就显出诸多血洞。

    她勉力站起身子,踉踉跄跄向宫殿上首走去。

    每走一步,血洞出就掉出一枚脏器。

    不过七八步的距离,她这躯干就被掏了个干净,只剩皮肉。

    等她扶住那堂案,将阴宫死籍从堂案之上的迷雾中掏出后,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颤颤巍巍的一個接着一个往上写着名字、生辰。

    一连写了十个,可只亮了九个阴宫死籍便停了下来。

    接着她将头顶的量天宝尺抽出,汇聚起自己一身法力,向外猛的投掷而出。

    之后她便再不能站立,猛的喷出一大口鲜血,直直摔倒在地。

    …………

    另一边,极乐世界。

    在诸佛菩萨见证下,准备为宝月童子授佛陀记的准提佛母也是发觉出不对劲了。

    因为他无论说出什么刹土、名号、经时节、劫名、眷属、正法住世期间,宝月童子都毫无反应。

    没有一丝一毫成佛开悟的明相。

    授记不成,便不得佛陀。

    此为本初尊者所立铁律。

    所以宝月童子之事必然不小。

    直到此时,准提才发觉出来,这宝月童子或许根本不是本尊。

    说不定又是个什么老不死遗留在佛教之内的后手。

    只是他们之前已然当众对宝月童子的德行大加肯定,甚至许了他诸菩萨之首的果位,还在经文里对他大加赞赏。

    要是现如今不认,丢了二圣的面皮是小,损了佛教气运才是大。

    无奈之下,只得咬牙为他授了菩萨记,跟着山下民众,称他作月光菩萨。

    勉强算是给他的菩萨身份上了个认证。

    可等授记一结束,两位圣人就对他没了什么好脸色,绝口不提之前许诺的诸菩萨之首之事。

    宝月童子自然知晓为何。

    正要开口感谢二圣为自己授菩萨记,就见二圣平地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圣人已然通彻天地,一举一动莫不跟随天地律动。

    如此一摔,自然是极乐世界之外有事发生。

    而且自己心中,也不知为何,突然惴惴不安,比刚才授记时担心自己身份被二圣发现还要慌乱。

    正要开口离别。

    就见山下一道红光飞过,越过众人,直直撞进宝月童子怀中。

    西方二圣一看清宝月童子怀中之物,脸色又是一变。

    想是猜出来了宝月怀中之物,和他本尊为谁。

    画风又是一转,竟然直夸宝月童子是良才美玉,遇事宠辱不惊,可堪大任。

    浑然不顾自己的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