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总有时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管明臻的饭局

    向天盏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温暖的茶汤清香甘醇,入胃一阵舒畅。

    他看着管明臻,眼里没有面对他人时的锋芒锐利,桀骜不驯,只剩下平和和柔软,“管姨,我只是累了……非常累。”

    一旦决定开口,也就没啥好忸怩的,他垂着双眸,握着茶杯,不再去看管明臻,“这些年来我几乎就没休息过,我每天至少工作十六个小时,全年无休,就连春节,我都要带队去巴展……当然这些都是我心甘情愿的,我没有任何不满。闻讯给了我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平台,所以我只有全力以赴,不辜负这份信任。”

    向天盏平静地诉说着,好听的声音再冷静不过,无悲无喜,仿佛在说着毫不相关的他人的故事。

    管明臻也垂着双眼,静静听着向天盏的诉说,脸上闪过一丝歉疚。

    这些年,是辛苦他了。

    天才的名声,是些许天赋加上常人不能及的时间堆就的。

    打天下时期谁都辛苦,但向天盏无疑是最辛苦的那个。因为整个高管团队他最年轻,最有激情,最有冲劲,也最无惧。

    尤其难得的一点,他是真正发自心底热爱这个行业。

    也是因为这些,所以她几乎把他当成了半个儿子来对待。除了生活上的关怀备至,她更是力排众议,给他的股票累加起来甚至比邱志杰都要多那么一点。她相信真心换真心,既然都打算作为接班人培养,那就要付出诚意,对得起对方的付出。

    “我还算年轻,工作上的累目前来说我大抵还是能受得了,可是我心累。我不想再周旋下去了……”向天盏眼神有瞬间的锐利一闪而过,旋即还是平静的语气,“那是比工作上的累还辛苦十倍的难受。仔细想想,大家有什么矛盾呢?老邱那样的性子……他一直都那样,你们真的不知道吗?爱自由,无视规则,随心所欲,但是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啊~他要真想搞夺权那一套,管姨,那他自己早就出去单干了。”

    向天盏嘲弄地一笑,说不清他到底是在嘲讽自己,还是在嘲讽闻迅。

    是啊,他就是他们之间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中的牺牲品。他才是最倒霉的那个。

    但其实,有什么尖锐得不能调和的矛盾呢?邱志杰有足够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野心——真要单干,这两者缺一不可。

    在向天盏名声不显时,邱志杰已是名满天下,甚至盖过闻讯的名头,业内提起闻讯科技都是“哦,邱志杰呆的公司啊”。可以说,前几年闻讯的发展甚至仰仗过邱志杰的业内名声——他要自立门户,只要他愿意,其实再简单不过。

    但是他懒。

    他懒得应付管理公司那些纷繁复杂的人和事,他没那个耐性。他足够聪明,也足够了解自己,所以他只想在一个自己能说得上话甚至足够权威的平台随心所欲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才懒得给自己没事找事呢。

    可是闻迅并不这么想。或者说,他其实比谁都了解邱志杰的性子,但是到了这个位置,就容不得他不多想。

    邱志杰的名声太响,一度超过闻迅本人,更是被普遍认为闻讯科技的早期发展是沾了他的光。如此这般几年,在他的带领下,闻讯的专利越来越值钱,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他的钱袋鼓了,地位稳了,心态没多少膨胀但一如既往随心所欲,就给“功高震主”埋下了隐患。

    大约所有世事不外如此,一旦功成名就,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情就有了罅隙。

    不管邱志杰有没有二心,总之闻迅必须有自己的绝对权威。一个科技公司的平稳发展,需要可控范围内的绝对稳定环境。

    于是,作为闻迅亲自扶植的、能与邱志杰分庭抗礼的刀——向天盏,适时崛起了。当然,没有向天盏,也会有赵天盏,孙天盏,只要能起到防止一家独大的作用就行,顶多就是没有向天盏这把刀锋利好用而已。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管明臻和向天盏都心知肚明,大概董事会其他成员也一清二楚,只是窗户纸从未捅破而已。

    管明臻此刻既没有摆董事长的谱,也没有耍长辈的威,“阿盏,在这件事情上我很抱歉,是老闻连累你受了无妄之灾。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劝过,但是无法左右老闻的行为。”

    向天盏轻轻浅浅地笑了,脸上一片柔和,“管姨,你不用说抱歉,我知道你的为难。其实我也没有怪过谁,真的只是累了,想换个环境而已。”

    如果不是有管明臻的从中翰旋,大约高管团队早就明面上的山头林立了。

    “我的交接计划之前已经发送到你邮箱里,也跟闻叔还有老邱沟通过。”说起这些,向天盏的语气轻快起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我希望在农历年前正式离职。”

    管明臻内心有种钝钝的难受。

    “阿盏,你想好了后续干什么吗?”

    “自然还是干这一行。不过管姨您放心,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和闻讯的业务冲突的。”向天盏对着管明臻强调决心的语调真诚了许多,“我自己干吧,您放心我不会去别的公司……这段时间我想了下,我打算做存储吧。围绕着存储来展开业务,嗯,看后续发展……可能软硬件都做。我的目标是做政企市场,和闻讯目前的客户不冲突。放心,我也不会带走任何客户。”

    尽管他的竞业协议还未正式讨论,但该有的边界感他非常有自知之明。

    “阿盏,我不是这个意思。”管明臻叹了口气,“我出差前给你打过电话,这么久了你还没改变想法……我也就不劝了。不管你在外面成功或者失败,我希望你过得开心快乐。如果可以,我当然欢迎你再次回来。只要我还在董事长的位置上一天,闻讯的门就为你敞开着。”

    向天盏垂着眼眸,长长的睫毛颤动着,似是有雾气环绕,一时未曾开口。

    室内是长久的沉默。

    直到服务员敲门上菜,向天盏才开口说道,“集团的发展一直稳中向好,管姨您其实不用那么担心。办公室政治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生态,任何公司都避免不了,您也清楚,目前内部其实还算是良性竞争。以后的事情以后再看吧。”

    他眼里办公室政治就是个中性词,只是公司生态的一种呈现。无论是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跨国集团,还是在风吹日晒中野蛮生长的初创公司,办公室政治就好像一副世间众生相,无处不在。就看你自己想如何认识如何把握了。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他只会做业务是完全不懂办公室政治的。

    职场文化,讲究的最主要是得体和礼貌。尤其对于一群搞技术的文化人,就算内斗得你死我活,那也是关起办公室门的事情,出了办公室,还是那个斯文体面的高管或者专家。

    管明臻也知道是这么个理儿,但她始终有种隐隐约约的担忧,尤其是向天盏的辞职,正式官宣后必然会在业界引起震动,不可避免地……会给闻讯内外带来些许影响。不知道会有几方趁机浑水摸鱼,趁着局势不稳各种塞人——这年头,企业之间的无间道多得去了,防不胜防。

    向天盏似是看出了管明臻的隐忧,默了默,还是自己说出了解决方案,“管姨,不用担心,我离职的事情影响不会那么大。用一个新闻压住另一个新闻就好了。”

    换做其他任何人,他眼神都不会给一个。但是管明臻不同,他知道她是真心拿他当晚辈疼爱,所以他也真心拿她当长辈敬重。

    管明臻闻言一怔,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毕竟是久经沙场负责对政府公关的商场老手。

    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么做,只是,离开是向天盏在闻讯最后的体面,她不想这份体面还被人为利用。她隐隐期待着,留一份善意,留一个念想。

    当然,换了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个待遇,作为上位者,她其实从来都不是心软的人。

    向天盏继续说道,“我知道济慈医疗的收购已经差不多了,先宣我离职吧,然后用济慈的通稿来压着。当然,故事怎么讲,管姨您是专家。”

    他甚至开了句玩笑。

    看着他平静如水的脸庞,管明臻更难受了。

    多一点愤怒或不甘的情绪,至少还说明有留恋,如此平静,也许真的是……难有后续了。

    “入主济慈的人选达成一致了吗?”向天盏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或许是室内舒适的温度,他有些懒散,“如果还没有敲定,我推荐个人选吧,景明。中东地区部的那个。”

    管明臻又是一愣。如果说之前她不知道景明是谁,但最近,她可是太熟了。因为邱志杰指定的入主济慈的人选,也是景明。

    她当然得去了解一番。

    她倒是很意外,向天盏居然和邱志杰推荐了同一个人。邱志杰推荐此人,她能理解——七弯八绕算起来,景明算是他半个徒弟。宽泛来说,算是邱志杰的人。只是入职才半年就自请外派,一直混在地区部,故而总部的高管们,或者说,总部的大部分人对此人不甚了解,包括她。

    不过景明这个小伙子有点东西,看履历也是个厉害的主儿,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就成了地区部最闪耀的新星,也成了地区部的二把手。

    她倒是不知道向天盏居然知道此人——从业务角度和工作轨迹来看,两人完全不搭架。

    “讲故事总得有主角,故事完整,除了济慈的一干人,闻讯也得有代表不是?”向天盏笑了笑,“没了我这个所谓少年天才其实不影响的,那就得告诉世人,江山代有才人出,没了我,还有更年轻更杰出的不是?”

    管明臻仔细盯着向天盏的脸,试图找出一丝丝的失望和不开心,都没有,甚至连一丝自嘲的表情都没有。

    她垂着双眼不再去看他,心里明白他只是就事论事。不得不承认他的眼光独到,走了向天盏和陶成蹊,把集团各个产品线所有年轻一辈拉出来,确实只有景明最适合故事的主角。

    心里一声叹息,最好的已经走了。

    两人继续边吃边聊着,从工作到生活,从现在到未来……不知不觉中,窗外已飘起了雪籽。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寒冷的天气里,即将离职的向天盏和董事长管明臻在交谈里确定了即将可能发生的震动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年仅28岁的景明此刻还在非洲,并不知晓,即将离职的执行总裁送了他一份大礼,助力他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