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河回忆录
繁体版

贤人会议(一)

    中心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这片大陆上最为繁华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心城日报的主编曾经自信地说过,这座城市的呼吸决定着整个大陆的动向,听起来有些狂妄,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上这里不仅是凡俗世界的中心,也是协会在大陆上最为重要的枢纽。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几百米高的协会大厦以一种无可置疑的骄傲姿态端坐于市区中心,钢铁水泥的造物如同出鞘的利刃直入天空。

    从郊区通向中心城的火车上就能隐约望见它挺拔的身影,靠岸归航的船舶远远得就能把它作为信标来指引方向。浩瀚苍穹在几千年间一直沉默地俯瞰着人类世界,现在它第一次迎来这种挑战。

    几乎所有来到中心城的游客都会在大厦前留影纪念,这似乎成了一种默认的习俗:如果不拿出一张和协会大厦的合影,就无法证明自己来过中心城。

    市政府甚至专门在大厦前开辟了块小小的广场来征收门票钱用于补贴财政,或是自己的腰包。尽管已经享受着特别补贴,交通警察们却仍然不乐意:城区交通本来就堪称灾难,这种举动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群疯子就应该把它们的大楼建在天上--交通警察们总是这样抱怨。

    大部分人也丝毫不会怀疑协会拥有这样的能力,协会大厦这样的建筑不过一周就被造就,听起来和空中楼阁这样的天方夜谭也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同样对座建筑有着各自的怀疑与臆想。

    普通上班族们喜欢猜测在大厦顶楼会有一间隐秘的房间,协会的大人物在这里发号施令,俯瞰着城市里蚂蚁一般的人群。

    政客们推测大厦不过是协会用来彰显自己存在感的道具,是对过往市民与游客们无声的提醒:安稳平静的日常生活是协会在背后沉默地维护,繁华却脆弱的文明果实维系在协会的枝干上。毕竟很难想象超凡者们会需要这样一座专门的建筑来打卡上班。

    阴谋家们甚至断言,这座直入云端的建筑顶端每时每刻都在发散着不能被普通人感知的电波,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被植入心理暗示,变成为协会心甘情愿做事的奴隶。因此在大厦建成初期,部分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发起了“逃离中心城”运动,还有一部分选择把自己的头放在铁笼子里来抵抗所谓的“电波”。

    但是在“大撕裂”时期,中心城的市民以另一种方式具象地感受到了协会大厦的存在。

    那时汹涌的血海席卷天空,大地终日被压抑惨厉的红色笼罩。有一天市民们惊奇地看到大厦顶端向着天空射出银光,就像神话中的使徒分开大海,深沉的天幕在翻滚中向着四周退散,从此中心城的居民又可以继续享受熟悉的澄澈天空。

    从那时起大厦的影子就落入了市民们的心中,市中心的这座建筑也真正开始被人们接受。

    实际上协会大厦内部和一些普通的办公楼区别并不大,在较低楼层办公的普通职员负责些日常事务,他们都是些和协会有一定关系的普通人。而要想去往高层就只能通过专门架设的传送门,一般都是些专门开设的实验室。

    至于最高层,很遗憾很少会有人来到这。那位卓越的能力者在建造大楼时并没有考虑到顶层的办公环境问题,他得到的任务只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大厦建造的看起来更加壮观。

    而且维护通往大厦顶层的传送门也会更多地耗费专职术士的精力。所以大厦管理部并不推荐大家去楼顶看风景,不过时任次席安东尼大师贴心地添加了补充条款:联络私人感情除外..大厦顶层就这样成了术士们约会的场所,阴谋论者们津津乐道的“电波”更可能是恋爱的味道......

    在协会大厦内部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隐秘的房间,没有一条走廊或者楼梯通向这里。协会中最多只有十个人可以进入这里。

    房间的布置和普通公司的会议室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甚至更加简单,沉重的长桌旁摆着单调乏味的靠椅。唯一特别的就是,房间被环形的玻璃幕墙围绕,向着不同方向能看见迥然的景象,外面的空间似乎完全错乱。

    有的是下班通勤高峰的熙攘人流,放松的上班族们轻快地踩踏着夕阳洒下的细碎金光,不时能看见几张常常在大厦里见到的熟悉面孔;有的是泛着粼粼波光的大海,此时潮水正逐渐退去,海面沉淀着黄昏时分的光线,如同碧绿的透镜;还有的能望见天空与沃野交际于地平线的尽头,落日收敛了光芒,给地平线覆盖上了一条单薄的金边。

    这是专属于“贤人会议”的房间,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到这里。就像中心城的呼吸决定着大陆的变动,在这里通过的提议也决定着协会的发展。

    “贤人会议”的参加人数并不是固定的,不需要每次都由全体成员来参加,只要有三位或者以上的成员发起就可以召开。但是除了发起者们外必须还有首席或者次席在场。

    上一次“贤人会议”所有成员聚齐的时间还是在“大撕裂”的开端,会上成员们推断出世界裂隙已被打开,并通过了与法皇厅暂时达成和解来应对血族的提案。在那之后会议成员就再也没有到齐过,直到次席安东尼大师的失踪。

    这会儿房间里少见的热闹起来。长桌的一端正坐着位庄严的老人,他穿着熨帖的套装,打着黑色领结,胸前别着素雅的百合,精心打理的银发整齐地梳向脑后,在灰白的眉毛下是双深邃的眼睛。看上去像是位艺术学院的老教授,在衰老的外表下仍然有颗年轻的心在搏动。

    他笔挺地坐在靠椅上,如同蓄势的弓弦。一根棕色的手杖斜倚在桌旁,这是必备的代步工具,在与真祖交手后就只能借助它来行走了。但是这对老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便,在没有受伤前整片大陆的超凡者们就已经尊敬地称呼他为“行走的神明”。

    这就是现在的协会首席,霍尔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