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楚国
繁体版

努力的表哥

    对于大自己好几岁的表哥,董峥自己也有说不出的感觉。

    这个远在蓟州的不知道血缘关系还剩下多少的董颖姑姑家的长子,家庭因为那位姑父在人伤贪污土地的原因,中途经历了一些大起大落,索然最后托关系掏银子事情压了下来,但是,官没有了积攒的家底没有了,家族不可避免有些没落了。

    因为这个表哥从小就表现得格外的不同,聪慧懂礼仪,又肯吃苦,所以在家里难以为继的时候,表姑姑就希望表哥能借助董家的关系,重新真情刘家。在一次过年,表姑姑探望老爷子,在自己伯伯面前大哭了一次后,表哥就来到董家族学就学了。

    十二岁算是大孩子,过早地背负了母亲(也有可能还有父亲)要重振家族声望的压力,所以平时的心态可想而知。因为早已经过了蒙学年纪,正在考童生最后一式试的,在府上除了年纪大一点的弟子,就属他最为出类拔萃,加上为人平时非常肯吃苦,也有颜色,会帮夫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堂里面钱夫子还是比较喜欢他。而且没多久,董峥的堂哥们就纷纷进京,表哥在董府这些孩子里面就更加的突出了。

    人总是这样的,当你有东西比别人好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并不会觉得自己身份怎么样,所以虽然刘彦君家境不好,但是功课上面明显会高出其余孩子一筹的时候,其实他是没有多少自卑的。因为在功课上钱夫子的推崇,他每天都会受到表扬,他的盈对,他的四书理解,他的博闻强识,都是别的孩子所羡慕的。再加上府里面很多像董腾,董鹏这种白痴,就越发的让这个表哥鹤立鸡群,当然帮这帮白痴谢谢作业收点费用就算不得交易了,读书人的事情能算得上交易,一个体量弟弟学习辛苦,一个体量哥哥生活不易,兄友弟恭而已;

    学堂里面因为不是嫡出子弟,平时学业消耗的笔墨纸砚是需要自己负担的,虽然夫子多少照顾一下,但是还需要自己花些钱,算是表哥学堂最大的支出。因为是族学,寄宿在董府的北跨院,所以在董家食宿都不用花钱,但是万恶的封建社会,你们懂得,非嫡出的孩子地位在大家族里真的比下人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刘彦君学业好,功课进度最高,第一个开始学习策论研习的,并且因为自己学习本经是《春秋》跟钱夫子一样,所以在钱夫子的照顾下,写出来的东西虽然还多少脱离实际有点书生意气,但是已经像模像样了。

    在董峥展露天赋之前(穿越嘛难免有点金手指),刘彦君还是在学堂里面不卑不亢不矜不伐,自有一番读书人的气度。所以在学堂所有人眼中的表哥就是:说话温柔,与人和善,乐于助人,温文尔雅,平时还喜欢照顾比自己小的的同样非嫡出的弟弟妹妹们。所以在学堂口碑很好,因为平时很用功,再加上在武学天赋上还是不错的,所以再续让这些人中武功就算是出类拔萃,之前很多时候演武都是可以夺魁,而且很轻松。打董峥这种三把刀也就能到二十个,打董腾这种二把刀也就十个而已。

    其实,真实的刘彦君,只有董峥能看出来。董整在学习哲学的时候有涉猎过心理学,知道用几个维度才能看出一个真实的人;所以,在董峥用前世的眼光来看这个人的话,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身上有着浓稠如墨的自卑感,平时也是表现出越是不矜不伐不骄不躁,反而是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他的眼中董府嫡出的这些人全都是饭桶,有气势比自己大的略有才华的及各位表哥进京后,学堂就全都是这样想死胖子一样的饭桶,自己这么有能力,也这么有才华还努力,凭什么不能得到老太公的赏识?为什么就不能让老太公推荐自己进学云州书院?还要忍辱负重跟董腾之流打成一片,因为自己很缺钱,刚好这个草包不愿意写作业,有违君子,但是无可奈何,所以就会有一种深深地愤恨,时间越久这种愤恨就会越浓烈,董峥看得明明白白,两世为人见识过各种奇葩,眼底藏着的秘密还是能看出的。

    所以演武,刘彦君一定要拿第一,一定要夺魁。

    不但要拿银子,还要把嫡系这些人全部踩在脚下,用事实告诉他们,看你们就是饭桶,什么都比不过我,凭什么心安理得享受董家家大业大带来的恩惠?我凭什么享受不到?

    直到董峥的横空出世,强势崛起。

    哪一首《赋月》,真的让人很绝望了,自己抓破脑袋也做不出这样有意境的诗啊;

    后来,董峥在春游的时候又做出了《早春》,《村居》还有临摹老太爷的书画的时候做了一首《画》,多少就有点麻木了,这个表弟跟之前浑浑噩噩的完全不同了,再摔破脑袋之前,虽然乖巧懂事,彬彬有礼,但是蒙学水平真的太一般了,后来在就学就完全不一样,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一学就会的这种天赋,让这位表哥鸭梨山大。在学业的路上表哥就觉得自己的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董峥就像是像鹰隼一下从山底直接网上起飞,迟早,迟早,自己会给追上会被超越。

    当然还因为董峥只是出门走了一天,看到了纨绔子弟们因为斗蛇,让衣服自己的农户用抓蛇来抵税负,回来就写下一篇让人瞠目结舌的《捕蛇者说》,钱夫子读过之后说:角度新奇,发人深省,心怀下民,悲天悯人,此子这篇文章大善,董老太爷读完之后大笑三声:生孙当如董峥!晚上破例喝了酒。

    武功也成了刘彦君自己安慰自己的借口了,因为武功董峥简直就是一个大废柴,谁都打不过,三年了马步都扎不好,才开始修习拳法,估计这辈子跟武功没缘分了,但是这家伙练武的时候张牙舞爪,嘴里不时蹦出一些骇人的武功的名字;

    “呀,呀,看我的天山折梅手——好,再给你来一招七伤拳——你没见我还没有用出我的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吗,快来受死吧——呦呦,你竟然会失传已久的易筋经,挡住了,没想到我还会玉箫剑法吧,哼哼——那你会不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种绝世武功——”

    每当董峥自己在演武场趁大家休息室,拿着小木剑乱砍的时候,他嘴里说的东西大伙儿听了也只是摇头,什么玩意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