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海松原
繁体版

第八章、家里的顶梁柱(二)下

    选定了人选后,他主动和这名女孩挑明了关系,并决定近日完婚,别的女孩听说被选的人是她,都跑来说她的坏话,说她怎么怎么不好,怎么不守妇道。柳小子一概不理,依然我行我素,最后还是娶了那个姑娘。

    结婚这天,那些姑娘哭得淅沥哗啦,有的来找柳小子说:“我到你家干活,把手都磨粗了,你得赔。”柳小子说:“我又没叫你来干活,是你自愿的,与我何干。”她们目的没达到,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结婚这天,柳小子本想简简单单的办完事,不需要大操大办。可是架不住热情的乡邻,纷纷送来了贺礼,他实在没办法,只好加桌回请热心的乡邻。

    俗话说:“娶对一个妻,能旺三代人。”这话不假。妻子在家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是跟着母亲时间最多的,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孩子。母亲的言传身教,所以,在一个家庭里妻子对家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柳小子能从自家的生活状况悟出的道理。

    柳小子结婚后,妻子给他生了三男两女,三个儿子都考上了秀才后来有一个中举考上探花,柳家也算出了文化人。柳向明更上一层楼,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成了医院的外科主刀,又升任副院长。

    春花在医院住两周出院了,身体完全恢复,回到家中孩子抱着春花,不舍的说:“妈,你可回来了,我们都快吓死了,以为见不到妈了”相举给春花说:“这段时间,别干太重的活,让孩子们多干点。刚出院,伤口还没有恢复好,不能做剧烈活动,卧床至少一个月以上。现在才手术了两周时间,过几天还要去医院拆线。”

    孩子听了爹爹的话,都劝妈道:“妈,这些天你就在床上好好休息,别下床,家里的活有我呢。”春花很好笑,觉得儿子像个小大人,真是欣慰呀,看到伙计来给帮忙,也就安心的在床上休息了。又过了两周,春花慢慢恢复身体,她是个闲不住的人,看见活不干心里难受。

    王婶看春花干活了又来麻烦春花道:“春花呀,我二儿子的头发太长了,你给理理吧。”儿子雅卿立刻不干了,说道:“王婶,你也真会节省,我妈都快没命了,到现在还没好呢,你还让我妈给理发,自己到理发店去呗,能省几个钱,我爹的头发都是到理发店去理的,你也好意思,真是没见过。”

    王婶让雅卿这样一个小孩子顶撞,受不了了立马蹦起来道:“我和你妈说话呢,谁像你这么没大没小的目无长辈。”雅卿气的还想和她争辩,春花摆了摆手说:“他王婶儿,我确实理不了,我家几个都是在理发店理的,这手都抬不起来,你看。”说着春花试着抬让她看,王婶还真会给自己找台阶道:“那好吧,等你好了再说吧。”春花一家人无语了。

    相举带着妻儿从镇上搬到了省城,找到了合适的门面,在省城开了一家“相举中医堂”,请了个抓药师傅。春花在丈夫身边伺候孩子和家人的同时,也没忘了学习,她从一个大字不识,几年时间跟着丈夫耳儒目染,不但学会了药匣上的全部药名,还认识了全部中药材和药性。一天,春花对丈夫相举说:“干脆我帮你抓药吧,别请别人了,省一份工钱。”相举不干,他说:“药师也要养活一家人呢,不能让人家失了饭碗那。”春花听了丈夫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也理解丈夫的用心,时不时的也接济药师一家。相举在省城不但开着中医堂,还自己制蜜制药丸,把好的单方制成中成药,专门在门市卖,他开了“相举中药铺”,店里各种散、丸、丹、剂都有,种类繁多,生意很好。

    在省城打拼几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春花也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了,雅卿和弟弟树卿都上学了,老三玉华也已经五岁,能帮妈妈抱抱弟弟国卿,过几天又要添丁了。

    春花生产的日子到了,她把婆婆叫来帮她接生,婆婆来到相举家这几天也是抽空来的,家里一大家子人,就成惠一个人忙不过来,离不开信儿,信儿说:“我就去几天,帮你大嫂接生完就回来,成惠,家里的事你多担待点。”成惠说:“妈,家里这一大摊子我怕顾不过来,不行雇个人吧?”信儿说:“过去我们都是这样干的,谁也没说顾不过来,你就是个败家老婆,一点不会过日子。”成惠被婆婆一顿数落没再说话。

    甜甜在婆家过的这些年,生了三男一女,都是婆婆和公公在照看,甜甜跟丈夫向德利打理着省里酒楼的生意,甜甜做账向德利采买。

    她生父自那次被甜甜彻底拒绝后,再没来找过她,但是,几个弟弟结婚都给了信儿,甜甜只是让人送去礼金,没去参加结婚宴。甜甜和牛家的人再没有任何来往,包括她的母亲,因为她只认养父、母一家,跟养父、母家的弟、妹们一起长大,感情很深,谁有事她都亲自去帮忙,弟、妹们也把这个姐姐当作至亲。

    甜甜的儿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把儿子送到了学校让儿子去上学,她知道小时候父亲是怎么教她认字学习的,她也学着父亲教自己的方法,每天晚上大儿子下学后晚上带着儿子和女儿一起学习。

    甜甜教自己的女儿认字,小儿子看妈妈教姐姐,也着急的抢笔抢书,想要写字,甜甜只好让他和姐姐一起学认字,别看年龄小,跟着妈妈学习认字很是认真,而且记忆力好,姐姐还没记清楚的字,他已经记住了。

    甜甜很是惊奇道:“哎呦,没想到我的小老三还挺聪明,比姐姐还识得快呢。”从此她每晚教孩子越来越上心了,教了一段时间,自己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她决定让二儿子和大儿子一起去上学,每晚还是让俩男孩子写作业,自己教女儿继续认字。

    这些天甜甜店里的生意出了点问题,一次一个顾客说饭里有老鼠屎,要求索赔,闹的饭店鸡飞狗跳,最后还是免了那个顾客的饭钱才算了结,甜甜对这件事不是这样想的,她总觉得这件事是有人故意所为,第一可能是顾客想讹诈饭馆破坏饭馆的名声,第二也可能是自己饭馆的人搞的猫腻,甜甜便跟自己的亲戚向德利的侄子说:“你留意一下这些天饭馆食材的情况,看是否有人往饭里下脏东西,陷害咱们。”

    他的婆家侄子点头道:“婶子你尽管放心,我一定留意,把这个害人的老鼠揪出来。”

    向侄子接受了婶子的命令后,时刻留意每个能接触到饭菜的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当看到厨师把抄完的菜放到窗口,跑堂端菜的小斯端着菜走到客厅放到客人身边,一会儿的时间客厅里有顾客叫道:“这菜里哪来的老鼠屎,你们饭馆是咋搞的?要是这样谁还敢来吃饭。”

    向家侄子便走到那个端菜的跑堂跟前说:“你小子是拿了谁的好处?来故意破坏饭馆的名声,往菜里放老鼠屎,说!是谁让你干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已经盯了你很久了。”

    那个跑堂的小斯一看被抓住,吓得一下跪在地上让向家侄子饶了他这回道:“求求你饶了我吧,我是受人指使干的。”便把自己被对面饭馆收买,让他在饭菜里下老鼠屎,一次给一块大洋。他已经从对面饭馆拿了四块大洋了,可能上两次顾客没发现,这次被顾客发现了。向家侄子把事情经过告诉叔叔婶子后,把这个小斯扭送到警察局,并把他从饭馆里辞退,对在场的员工提出了警告,员工们都老老实实的说不敢像他那样害人。饭馆的生意恢复了原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