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霓山修真者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主仆闲话

    李端阳闭上眼中,今日还有几个紧要功法关口要攻克。

    连续月余,李端阳只在院中修炼,饮食有了改进,体形渐渐不似往昔这般瘦削了,吃的好,也长得快,心境清净,功法修炼已经大有进步。

    思念师父,师兄弟之时,就会催动自己的身份令牌出来,细细把玩。这碧绿晶莹的色泽,让他总是思绪翻涌。这时候的叹息,才是真正的自然而然。不似其他时候,故作深沉。

    五本功法,反复摸索,细细研读,经过近一年的潜心修炼,已都小有所成。

    元海外圆已扩展至身体外围,功法催动之时,隐隐环绕身体周遭。李端阳也不知道到底会练到多大,因为从本纪所载,并无详细说明,只说会随修炼而不断提升。但要循序渐进,不可以冒进。

    配合功法修炼,丹药的炼制也有所突破,已炼制出异惠丹,此丹,对于催化目力提升,有奇效,并有强烈的去秽辟邪之功效,带在身上,需用香囊紧紧包裹,则香气清淡绵延,对女子来说有莫名作用。

    丹丸在紫金炉炼成之时,异香扑鼻,萦绕不去。老粗走出屋外,也时常闻到,为防止有人好奇偷窥对主人不便。特意买了几株花树栽种在院外,以掩人耳目,

    看主人所练丹丸,如此奇特,知道跟对了人,更加勤谨恭顺。

    老粗事无巨细,十分尽心,

    也会安静的在院外伺候。随时听候主人召唤。

    修炼剑法,御物之术时,由于危险过大,会让他退出二进院子,避免损伤,老粗知道规矩,但那把小剑,如翻江倒海的游龙,翻滚奔涌之时,他能有所感应。这时常让他心潮澎湃。

    七个月后,有一次炼丹之时,李端阳终于让他进来帮忙,感动的他涕泪直下,一般人很难理解他的心境,追寻一辈子,终于有一个有仙法的主人,愿意让他在旁边观摩,涉猎,那是无上荣耀,更是最大的信任。

    当然,他不清楚的是,李端阳为什么要七个月后才让他参与,是因为他这个时候才修炼成了,双目意向力三级,能看清凡俗之人,身上的气息。是否清透,凡是撒谎,欺骗,胡言乱语,疯魔,狂妄,鬼怪,邪祟,妖魔等都会带有一种不同色彩的浊气。这当然不能怪李端阳,修炼道法之时,身边的人是否绝对忠诚,那是极其关键的。甚至关系到生命。所以在真正关键时刻,所有道家都会闭关修炼。就是此情此理。

    修炼地仙有六功九修,九修为:练气,练眼,练身,练口,练心,练情,练灵,练魄,练玄。

    练眼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随着功法的深入,李端阳对修炼之道越是着迷,道家修行,是个逐步的过程,一旦深入进去,就会发现里面的玄机,玄妙,深不可测。

    不知道不觉快一年过去了,李端阳的个头,外貌,外形,都有了些变化。最近变得喜欢照镜子了,道观中老粗打劫山贼的千面镜挺乘手,拿来照总觉得自己帅多了。实际确实也是。

    两件道观所得宝物,研究下来已渐有眉目,具体用处尚待验证。

    自从来这里,吃穿住行,有人伺候,每天变着法的给你弄好吃的,能不长个头,能不长肉嘛。

    自己只做喜欢的事情,跟前世喜欢玩游戏一个道理的。这道法的修炼,最后就是一种游戏模式,越练越刺激,越练,越高深,越练能力越强,驱动力越大,逐渐就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

    这一日,修炼告一段落。

    他把老粗叫来,把最近炼制的化清丹拿出十二颗,交到他手中,还有一小本子,

    “老粗,你一年来多有辛苦,上次我给你把脉之后,根据你的身体情况,为你炼制这化清丹,前几炉皆为中下品,这是近日我才炼制的,已是高品阶了,你可每月,月初,临睡前服用。服用后睡足六个时辰,然后清洗荡涤全身,我写了一本练功运气法门,适合你修炼本体,你年纪稍长,万不可以急攻,谨记,一定要循序渐进,每日临睡之前,最好是清晨,修炼一个时辰,而后根据自身情形,最多修炼二个时辰,否则反为不美,知道吗?”

    老粗双手颤抖,话未出口,已然泣不成声。这是他一心想修道以来,最让他感动的话语了,人已不自觉滑落于地,泣然而拜。

    “不必如此,向道之人,是好事,不过这小册子,你要妥善保管,万不可以遗漏与凡俗之人。不懂修炼者观之,有害无益。切记。”

    “是,主人。”老粗垂首恭立。

    “我暂时不用闭关,说点新鲜事来听听。这开封来了快一年,还未曾出过门。”李端阳微微一笑。放开状态,双脚外桌台上一叉,晃动椅子。似乎摇摇欲坠。

    老粗露出一丝笑意,

    “正是呢。主人一心玄修,可太不易了。修道之人又不忌世俗,何必如此自苦。请主人,往城中,游玩一番。”

    “好好,那说来听听,有什么好玩的。”李端阳兴致稍起。

    “哦,对了,主人,近日听说了件开封城中的奇事。”说着一顿,似乎有些卖关子。

    李端阳哈哈一笑,“奇事,我喜欢,详细说说。”说着拿起桌上的糕点,边吃边听。

    “主人,您知道,大宁尚道家,儒家,文风很甚。这开封城,乃是周王封地,周王在诸王之中地位极尊贵,他与当今天子,三代内是同一个祖父。如今是周恭王在位,他今年,二十岁上下,风流倜傥,学富五车,十分有才华,平日好诗词歌赋,最喜与文人诗词唱和。他有个规矩,凡功勋之家,文臣武将的子弟,欲与他周王交游,必要亲做诗文,很多官宦子弟无文采,也会暗中找人润笔,才能得见其面。”

    “嗯.....”李端阳喝一口茶,微微点头。

    “这周王不知何故,自今年春节元宵开始,在周王府,对面的文颖楼,写了四首诗,分别是春夏秋冬为题。并发布榜文。今年中秋节之前,如有人能写出,与之比肩,或者更好的诗文。就赏黄金一千两。许多文采斐然之士,有想去对诗的。皆败下阵来。”

    李端阳椅子摇到中间停住了,笑道:“哪四首诗,你知道吗?”

    “老粗,哪里能懂哦,我是听见一千两黄金,所以狂吞口水,因此就记住了。”他怕失礼,说着也侧过头笑笑。

    “哈哈,我也是,一听有一千两,马上就动心了。”他长吸一口,“哎呀,要不要把这一千两收入囊中呢?”

    “主人您会写诗?”老粗话问出口,似乎感觉自己有些无理,赶忙低头,“小人无理,主人责罚。”

    “嗯.....哪里来那么多责罚,无妨无妨,我们两个之间说话,没有那么多规矩。呵呵,我是玩笑而已,不过你说这文颖楼附近,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没有。我们去观摩观摩。”

    老粗体会出主人的意思,可能是想去瞧瞧热闹,又怕自己不会作诗丢了面子,敛容应道:“自然有的,今日稍晚,不如我陪主人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