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命的火种
1
“嚯,这一桌子样本,这一晚上病房那边忙疯了吧。”
因为昨天晚上的那顿火锅,从昨天晚上开始肚子就没消停,早上的时候更是直接化身“肛铁侠”。不要总觉得医务工作者就很懂得养生,我之前在医学院选修过一门叫做“食物营养学”的选修课,上着课就开始盘算着晚上吃什么垃圾食品。
“咱们免疫的我都挑出来了,剩下全是他们生化的。话说你刚才干嘛去了,一进医院就没影了。”
付源摘下手套,走到水池边用七步洗手法很认真的把手上的汗洗下去。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们已经干的有模有样了。尤其是付源,如果有账号和密码的话,我想他大概可以一个人干这个岗位了。
“别提了,就是因为昨天晚上那一锅变态辣,我刚才进了医院肚子又疼了,直奔厕所。”
我翻了个白眼,从抽屉里翻出一副手套带上,拉开他旁边的椅子坐了上去。
“话说你不是山东人么,怎么这么能吃辣椒?”
“话说你不是AH人么,怎么这么不能吃辣?”
付源从旁边的纸抽盒里抽出几张纸,把手仔仔细细的擦干。
“我是一个在东北土生土长的AH人。你今天在哪个岗?”
“免编,给你们扫码编号的。下周就去荧光了。你是哪个?”
“我?免手,免疫手工,做支原体衣原体啥的。”
我突然想起了个事情,小声地问他:
“买车这事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起过?你也太突然了,我们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我忘了跟你们说了。其实很早以前就选好了也交了定金,昨天我只是去提回来。”
付源顿了顿,继续说:
“其实有台车也挺好,等毕业之后也方便咱们搬家。哎对了过几天陪我去过户吧,我不知道在哪。”
“请我吃饭。”
我用不容反驳的口气对他说。
“你做个人。”
“付老板都喜提新车了,不得请我吃顿好的。”
“看你表现。”
“有多远死多远。我去拿试剂了,冰箱卡在哪呢?”
我看了一眼手表,不能继续扯皮了。
“盒子里,自己拿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啊,我去看看有没有漏的样本。”
付源带上手套重新坐回电脑前,我捶了他一拳,也拿着冰箱的门卡走出了实验室。
“合病毒,腺病毒,肺支,肺衣,再来个EB病毒,应该就这几个吧。”
我蹲在冰箱前把一个个试剂盒挑出来,冰箱的温度凉凉的,在这夏日的早上倒是舒服。
“敬威来的这么早啊。”
我抱着几个试剂盒从地上站起来,转身遇到了秦老师。
“啊,早老师。我这周免手,来的早一点正好先把试剂准备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跟秦老师也混了个熟识。秦老师一般在免编和三抗,目前我还没有轮到她的岗。
“挺好的,实习的时候多学习一下还是很好的。”
秦老师走到我旁边的冰箱前,核对着冰箱的温度,再记录到冰箱上挂着的表格中。
“您今天是免编吧,付源已经在里面了,我拿完东西就进去了。”
“还有免手,今天免手的于老师去开会了,我替他一上午。对了敬威,我记得你今天在免手吧,等会回去了先把试剂加了,等我回来再做。”
“怎么找试剂用了这么半天?”
我把试剂盒打开放在台子上,顺便整理了一下手套。乳胶手套一点都不透气,才戴了一会就出了满手的汗。
“别提了,也不知道哪位神仙,试剂盒放的乱七八糟的,我又重新理了一遍。哎呦我的老腰啊,来你给我捶捶。”
我扶了下腰,明显的感觉到腰椎在用力时发出了“咔咔”的声响。
“我给你捶?我直接给你腰子剜下来得了。”
付源的眼睛一直盯着电脑,看都不看我一眼,气的我踢了一脚他的凳子。
“剜下来有什么用,还能直接移植了不成?我就觉得那些迷晕了摘器官的传说特别扯淡。”
“谁说我要移植?爆炒腰花没吃过?”
“我……”
懒得跟他计较,我回到自己的位置,从旁边拿出两个试管架,又摆上了几十个试管。
“提醒你一下,合病毒和腺病毒的都是加蓝色的,肺支是粉色的,你别加错了。”
“知道了知道了,盒子上写着呢,我又没瞎。”
旁边传来了付源慵懒且欠揍的声音,我翻了个白眼,从旁边拿起我的加样枪。
“敬威,我刚才看外面的机器好像没有枪头了,等会别忘了加上去。”
“好的老师。”
秦老师进来的时候,我正好把最后一个试管加好试剂,打了声招呼后从下面的柜子里翻出一盒枪头。
“我怎么记得昨天您刚加了枪头,用得这么快么。”
“是啊,本来肺支肺衣就很常见,加上季节原因,这段时间来医院的人多数都得做这两个项目。”
秦老师从我手里接过枪头,把封线撕开,拿出里面的条码。
“等会装上之后别忘了扫一下条码,不然机器不认的。”
“OK,您放心好了,我做过。”
今天上午还算一切顺利,十点多机器人大白送来了最后一批血液样本,分拣之后各自上了机我们就可以等待出结果后审核了。这段空隙也成了我们难得的休息时间,可以喘口气歇一歇。
“呼,累死了,这一上午得做了几百个。”
我拉过凳子坐在付源的身边,看他最后一遍核对着标本信息。
“哪有几百个,整个免疫我们扫码才一百多个,你那加一起也就几十个。”
“也不少了,我记得得有六七十了。”
秦老师把做完的样本整理好放在架子上,万一有那个出了问题立马就能找到。
“对了,我今天晚上在急诊值小夜班,你们俩要不要跟我去?”
“啥叫小夜班?夜班还分大小?”
付源难得的站了起来,摘下手套走到水池边洗手。看得出来他也热得够呛,手被汗泡得都发白了。
“小夜班也叫晚班,从三点半到十点。大夜班就是通宵了,从十点到第二天上午七点半。白班就是七点半到三点半。”
秦老师解释到。
“急诊?听着挺有意思啊,咱们检验科的急诊都干嘛?也要跟临床一样去抢救么?”
我来了兴趣,付源也饶有兴味的看着秦老师。
“差不多,不过我们是负责去抢救室采血,然后拿回急诊检验科检验的。大多数是测凝血常规,乙肝丙肝,转氨酶之类的。怎么样,你们两个要不要晚上来看看?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和付源对视了一眼,他冲我挑了挑眉。
“走着?”
“走呗。”
“行,那三点半直接去一楼急诊检验科,带你们俩体验一下急诊。”
2
“急诊检验科在哪,你知道么?”
下三点半,我和付源整理好物品后下楼。秦老师还有最后几个样本要审核,所以让我们两个先去吃饭,回来的时候顺便帮她带点什么。我从前从来没有去过急诊检验科,只能寄希望于付公子这厮能找到地方。
“我来送过样本,应该能找到吧。对了,你晚上吃啥?”
“我?啥都行,我不挑。”
我掏出手机,点开了美团。虽然在附属医院实习,但是我们的宿舍在另一个街区,所以对这边不是很熟。吃过最多的也只是附院的食堂,不过总有吃腻的时候。
“要不去吃饺子吧,食堂吃够了,实在是不想吃了。”
“也好,等下正好可以帮秦老师带份饺子回来。”
“一份猪肉酸菜,一份土豆丝,再要一瓶可乐。付源,别玩手机了,你要什么赶紧点。”
我劈手夺下付源的手机,不过心里还是有点暗爽的——毕竟能让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指指点点的机会可真是不多。
“韭菜鸡蛋虾仁吧,吃点素的。我还是喝水吧,我可不想像你一样。”
付源瞥了一眼菜单,撅起身子从我手里抢回了手机。
“啧,韭菜。等会你把口罩带好了,别熏到我。”
不一会,两盘冒着热气的饺子就被端了上来。付源终于放下了手机,把那盘隔着皮就能看到绿油油颜色的饺子摆到他的面前。
“不爱吃素的,肉的多好吃。”
我翻了个白眼,表示我的不理解。
“素的好消化,而且万一晚上有重伤者也不至于被刺激的吐出来。”
付源低着头用筷子搅弄着他的蘸料,没有理会我的吐槽。
“话说回来,这是咱们第一次跟急诊,还有点期待呢。”
“劝你别这么想。”
付源一边在嘴里咀嚼着饺子一边跟我说。
“为啥?”
“大一寒假回家我去舅舅的医院干了一段时间。怎么说呢,总之你会看到各种奇葩。”
“有多奇葩……等会,舅舅的医院?”
我突然发现了这段话的重点。
“我舅舅是我们区人民医院的院长。”
付源耸耸肩,轻飘飘的说出了这句震惊我二十年的话。
“卧槽?”
“干嘛这么大惊小怪,要不是被他忽悠了我也不至于上这么大的当来学医。”
他喝了口水,继续说。
“说到这个我就来气。本来以为学了医身边要么是学霸,要么是高智商人才,结果来了才发现遇见你们这群……沙雕。”
我把卫生纸团成一个纸团扔到他脑袋上。
“说谁沙雕呢,好像你不是一样。那怎么从来没说起过?”
“你们又没问。”
“额……”
这倒是无法反驳。
“你继续说,急诊怎么了。”
“就这么跟你说吧,你见过酒驾带病患来医院,结果迎面撞上送人来抽血测酒精含量的交警的倒霉蛋么。”
“……”
付源伸出筷子从我的盘子里夹了个饺子放进嘴里。
“你不是不吃肉的么。”
“尝尝不行啊,看你那抠搜的样子。”
我发誓如果不是旁边有人看着,我真想把旁边那一壶酱油都灌进他的嘴里。
“行了,赶紧吃吧,吃完还得回去呢。你说给秦老师打包一份什么馅的?”
“凭我作为一个山东人二十一年的经验,猪肉大葱yyds。”
“老师我们回来了。”
一推开急诊检验科的大门,就看到正坐在机器前做质控的秦老师。秦老师见我们来了,微微点头,手里的动作却一点没有停顿。
“啊,来了,去换衣服吧。我先把质控做了,等我一下。”
“好的。给您带了份饺子,放在休息室了。我们俩先去放东西了。”
我拉着付源走进休息室后面的仓库。急诊检验科的空间没有三楼大检验科那么宽敞,所以有限的空间里只能物尽其用。我随便在架子上找了个空位便把背包塞了进去。
“敬威,我防护服是不是在你包里?”
“对,刚才下楼前给我的。”
我从背包里掏出两件防护服,对了一下胸牌之后把付源的递给他。
“看着那些机器好像没有哪个是免疫的,反正我都不认识。”
我耸了耸肩,一边扣好扣子一边说。
“咱们才实习了几天,而且一直在免疫组,不认识也很正常。”
付源掐紧口罩的金属条,把衣服上的褶子抻平之后向门外走去。
“晚间急诊做的项目不多,肯定都是些紧急项目。”
我们一边往出走,他一边给我讲解。
“这边做的项目我不太清楚,反正当初我在我舅舅的医院的时候多数是做血常规加CRP,凝血常规和心损标记物,还有肝炎。”
“还在想你们俩这么久没出来,是不是没找到地方放东西。”
转过角就看到秦老师一边擦手一边走过来。看样子她大概已经做好了质控,已经摘下了手套洗好了手。
“找到了找到了,包刚才放在仓库了。付源在给我讲这些设备。”
“行,质控我已经做完了,你们先过去看看。”
秦老师突然吸了一下鼻子,问:
“你俩……是不是吃韭菜了?”
3
时间一转眼到了八点,虽然忙忙碌碌的没有很闲,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的十万火急。今天跟秦老师搭班的是免疫室的盛老师,她在妇儿楼,所以暂时还没什么交集。
如果说急诊和上面有什么区别的话,我想大概就是跟病人的接触变得更多了。
我坐在血常规的机器旁边,眼睛盯着采样探针什么时候能准备好。付源倒是寻了个好活——在采样窗口给病人采血。不得不说付源的技术还是不错的,至少目前为止都是一针见血。
“因为我之前在我舅…额…我们区医院实习过,当时我就负责采血。”
付源走到我身后,看着我做SAA。
“不过话说回来,今天晚上SAA还真不少。”
“因为晚上妇儿楼的检验室就关掉了,所以他们的窗口采来的样本都要送到咱们急诊来。”
秦老师把几管生化血放进了离心机,用力压下盖子。
“这个季节应该不是流感高发季节吧。”
“小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如大人,所以也更容易感染。这个项目你们知道是什么含义么?”
“SAA,全称是血清淀粉样蛋白A。”
我一边把手中的测试卡插进机器一边回答。
“是一种肝脏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对于病毒的检验很有帮助。”
“不错,那跟CRP比呢?”
秦老师接着提问,我却卡了壳。
“CRP在病毒感染时没有很明显的增高,所以SAA比CRP很敏感。”
付源替我解了围。
“喂,你好,急诊化验室。好的,我现在就去。”
正当我们讨论的时候,电话响了。盛老师接了起来,简单的几句话之后挂断了电话。
“抢救室采血,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进入抢救室,一个在我看来格外神秘又格外刺激的地方。还没有进入抢救室的大厅,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由远而近的救护车铃声,脚步匆匆的医护人员,面色或是凝重,或是麻木,亦或是绝望的陪人。
我拎着采血箱,跟在盛老师的身后。付源表示还有一批生化血没做,所以留在了急诊化验室。
“你好,采血。”
盛老师带着我走到护士站,护士将医嘱单交给陈老师。
“最里面那位,采术前检查。”
盛老师接过医嘱单,简单的扫了一眼,就径直的走到了患者床边。我不由得在心里默默的感慨,或许是工作多年产生的默契,寥寥几字的叙述也能如此准确。
“方彩兰老师。”
为了确认,盛老师还是喊了一句。旁边一个中年男人应了一声。
“哎,这里。”
“您是方彩兰的陪人?”
“对,我是她儿子。”
盛老师示意我打开采血箱,从里面拿出一根压脉带和一个采血针。
“现在采术前检查用血,等会你去缴费窗口交一下钱。”
说完,又唤我过去,一边系扎压脉带一边讲解:
“管帽的颜色不同,里面的抗凝剂或者促凝剂也不同,用于不同的项目,这个在书上学过吧。”
“学过,记得。”
我赶紧回答。
“术前采血的项目,包括紫色的血常规,蓝色的凝血常规和橘黄色的乙肝表抗。如果是心梗脑梗一类的患者,我们还要再查一下心损标记物。”
盛老师一边说,一边已经把针准确的刺入了患者的肘静脉。静脉血顺着管道流进采血管里。盛老师把采好的管子交到我手里,我握在掌心,感受这种温热。
“好了,敬威你先把管子和医嘱单拿回去给秦老师,她知道怎么做。”
“好的,那您呢?”
我收好,问道。
“刚才看到又来了一个病患,估计还得采。我去看看,你先回去吧,别耽误了。”
“行,那我先回去了。”
我攥着管子不敢耽搁,一路小跑的回到了检验科。
“秦老师,盛老师去采下一个病患了,叫我把这个给您。”
说着,我把手里的单子和血一并递给了她。
“好的,血常规直接做,用手工编号,做之前记得摇一摇。”
秦老师接过单子扫了一眼,迅速的在电脑上录入病患的信息。
“凝血和乙肝等几分钟,看血凝了后送去离心,然后上机。”
我不敢耽搁,马上按照秦老师说的做。
“老师这几个项目的意义是什么?”
我一边给血常规编号一边问。
“所有急诊送来的病人都要做么?”
“为了手术和抢救做准备。”
秦老师录好了信息,拿起桌子上的乙肝和凝血看了看。
“凝血常规和血常规是为了了解病人的血液基本情况,为了预防手术时候的突发情况,比如大出血。”
秦老师把管子交给我,示意我离心。
“乙肝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安全,如果有问题我们也可以特殊处理。”
盛老师这时候也从抢救室回来了,手里攥着一把管子。
“怎么这么久?很难抽么?”
秦老师从陈老师手里拿过单子问。
“对,一个老人,血管很细。后来是从脚上采出来的。”
离心机停了下来,我赶紧把管子拿出来交给付源上机。
在学校的时候听老师说,在医院里对于检验科的要求只有两个,一是快,二是准。我曾经很不理解明明欲速则不达,为何还要催时间。
我想,现在我明白了答案。
因为是在和死神抢时间。
快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在增加与死神抢人的筹码。生命的火种不熄,希望就还在。
外面的天已经渐渐的黑了,可是医院依旧灯火通明。
机器在嗡嗡作响,每个人都在忙碌。
为了生命,也为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