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白衣
繁体版

第九十六章 攻占南京城

    两日后,报急的文书向雪片一般飞进了高丽国都开京:一支神秘的部队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出现在高丽腹地,短短两日时间,庆源、树州、广州相继失守,最让人震惊的是高丽小三京之一的南京也丢了。不过短短两日,关内道京畿以南全部失守,京畿危在旦夕。

    本来就乱成一团的高丽朝廷这下子更乱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大宋道君皇帝和大辽天祚帝的传染,这为现任的高丽国王王俣是高丽历史上文学最好的国王,但是治国之能却和那两位爹一个模子扣出来的一般,是差到家了。现在军情如火,他正在王座上面看着底下的官员吵架不知所措。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高丽头一号权臣李资谦,这老家伙是王俣的老丈人,也是庆源李家的家主。庆源李氏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新罗时期,本来他们姓许,但是因为大唐安史之乱时期其祖许奇在长安出使,一直陪在唐玄宗身边,后来被已成为太上皇的玄宗赐其李姓,于是许奇改名为李许奇,成为庆源李氏的“得姓祖”。

    在高丽王朝庆源李氏发迹则是从李许奇的十世孙李许谦开始的。到了高丽文宗时期,庆源李氏一族的地位日隆,对朝政的影响也更大。李许谦之孙李子渊在科举及第后凭借家族的巨大影响力经吏部郎中、给事中等职位后很快升为知中枢院使、中枢府使。李子渊有八子三女,三个女儿均被选入宫,成为文宗的妃子,特别是大女儿即仁睿王后生有三子,即后来的顺宗、宣宗和肃宗。

    此后,庆源李氏与王室的联姻关系进一步加强,李子渊长子李頲之女为宣宗之妃,三子李硕之女为宣宗的正妃思肃王后,六子李顥之女为顺宗之妃。通过与王室的联姻,庆源李氏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左右着这一时期的高丽朝政,子孙们也大都在朝中身居要位,其中长孙李资义就是一个代表人物。因为其姐姐是显宗之妃、堂姐为显宗正妃,李资义从户部尚书一直做到中枢院使,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显宗国王先是娶了李资义的堂姐为正妃,生有一子,名王昱。显宗驾崩,按其遗命,年仅十岁的王子昱继承王位,是为献宗,其母思肃王后(也就是李资义的堂姐)垂帘听政。在这种情况下,身居要职的李资义不仅大肆敛财,而且还招募私兵,进行训练。意图发动政变,结果李资义被斩杀于宣政门内,手下私兵也作鸟兽散,叛乱宣告失败。李资义的叛乱失败后,其手下和亲信数十人被杀,另有数十人被流放,李资义的姐姐元信宫主及其子被流放至庆源郡。

    李资义谋逆事件虽说对庆源李氏这一豪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并没有伤其筋骨,没过几年便又成为左右朝政的核心势力,代表人物是李子渊的另一个孙子李资谦。李资谦姐姐为顺宗国王之妃,凭借着家族的势力和与王室的姻亲关系,他未经科举便走上仕途。不过在初期李资谦只是一个七品之官,没有太大影响力,顺宗死后因其姐姐与宫奴私通被发觉而受到牵连,遭到革职的处分,一时只好赋闲在家。

    到了睿宗时期,李资谦才迎来了仕途上的转机。李资谦的二女儿被选入宫,次年被睿宗选为妃子,不久就生下一子。作为国丈的李资谦一路升到中书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被授予邵城郡开国伯的爵位,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这李资谦是个狠人,如果按照历史正常走向,在三年后王俣去世,他的外孙登基即是高丽的仁宗,他居然把自己另外两个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亲外孙,也就是说他既是仁宗的外公又是仁宗的岳父。不过现在看起来,他没这个机会了,因为王伦来了。

    李资谦既然是庆源李氏出身,又是李家家住,自然第一时间便跳出来,叫着要赶紧调集大军平乱。他现在肠子已经悔青了,本来以为自己老家庆源地理位置安全至极,故此为了做做样子,故意将那里的防务搞得松懈至极,然后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宣称:家事为轻国事为重,勾结高丽头号大将拓俊京力图控制高丽的精锐边军和京军,没想到最安全的地方居然一夜之间就被人把家给偷了,这对庆源李氏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李资谦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高丽虽然是小国,但也有三千里江山,百万人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然少不了朝堂斗争,甚至于比中原王朝不遑多让,至少在中原王朝还没听说为了党争把亲女儿许配给亲外孙的,一配还就是两个。

    看见李资谦叫嚣出兵,他的头号政敌左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刑部尚书崔弘宰头一个就蹦了出来:“陛下不可,此时尚不知敌人来自何方,万一贼人在我京畿附近埋伏,一旦大军出征,贼人趁机攻打京畿,则高丽危矣。”

    李资谦恶狠狠的瞪着崔弘宰,恨不得眼睛里面飞出两把刀子把他扎死,还没等崔弘宰说完,中书侍郞平章事韩安仁又跳出来道:“崔尚书所言极是,现在敌情为名,当务之急先要赶紧加强京都防御,不但京营不能调,反而要急令大军回京勤王才是正途。”

    随即文公美、李永、郑克永一批倒李的大臣纷纷跪倒附议,没办法,庆源李家现在势力太大了,让他们都感到了威胁。现在李家的塔被偷了,对他们都是有益无害的事情,甚至于本来和李资谦一党的人物也趁机落井下石。高丽地方势力本就尾大不掉,李资谦之所以能够在高丽呼风唤雨,关键就是他庆源李氏在地方上的权力实力太强了,如今李资谦的地盘出了问题,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不去煽风点火已经是网开一面了,如何肯去灭火?

    “你们!你们!”李资谦手指颤抖指着这些同僚,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最后王俣开口道:“各位爱卿所言都不无道理,不过现在开京危机是事实,在此危急关头,京畿守卫是重中之重,朕意已决,京畿马上进入战时状态,城门关闭,所有将士上城御敌,另外赶紧多派探马,将来犯贼人的情况查清。”

    见自己的女婿开了口,李资谦自知已无回天之力,只好躬身施礼道:“陛下圣明。”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求大军救援庆源是根本不合时宜的,搞不好就把开京丢了,刚刚自己也是一时情急,冷静下来也是一身冷汗,开源是老家不错,但是自家和国主之间七代联姻,开京对于李家要远远重于开源,自己岂能因小失大?不过知道归知道,他看着那些政敌,李资谦暗暗咬牙:“你们这班杂碎,以为关内南道不保我李家就败了么?哼哼,我庆源李家岂能就那么点实力,今天老夫记住你们了,到时候让你们加倍偿还。”

    就在高丽群臣吵成一团的时候,王伦在高丽南京府的王宫里面也在认真听着各路将领的汇报。高丽显宗时,将行政区划整编为“五道两界”体制,即西海、杨广、全罗、庆尚、交州五道与东界、北界,后来又细化为关内道、中原道、河南道、江南道、海阳道、岭南道、山南道、岭东道、朔方道、珼西道,同时陆续在开京之外设置西京(平壤)、东京(庆州)、南京(汉阳),号为四京,这四京之中都有王宫,不过只有开京的最大罢了。

    此时王宫之内,各路将领喜笑颜开,短短不过三日时间,梁山的大军横扫关内南道,连下二十一城,更攻克了高丽的南京,可谓大获全胜,王伦微笑的看着这些将领兴奋的汇报,一旁的裴宣认真记录着众人的收获以备日后论功行赏。

    待等众人汇报完毕后,王伦道:“现在大家吩咐下去,暂时休兵。”

    众将猛地一愣,这个时候正是乘胜追击之时,有道是兵贵神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么好的机会,一旦休息下来,战机一失,再打高丽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王伦笑道:“各位兄弟不用这般看我,我知道大家的疑惑,不过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我先将下一步的行动告知大家,所有人先去准备,所有的问题待等我们有时间了再和大家解释。”

    众人现在对王伦已经有了绝对的信任,连随队上来的李纲都闭上了嘴巴,认真听着王伦的命令,一道道军令就在王宫里面迅速的传了出去,跟着马上在梁山军占领的地方紧张的开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