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白衣
繁体版

第七章 搜刮西溪村

    就在那保正恶贯满盈之际,一个小头目一脸喜气的从里院奔出,并在怀里抱了一口木质小箱,眼见那锁扣已被敲坏,伴随着他的脚步节奏哐啷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欢快喜庆的乐章。那小头目朝人群中东张西望,终于瞧准王伦的所在,急急忙忙奔了过来。

    “寨、寨主今番可叫咱山寨发了个大大的利市”小头目刚刚站定,气都来不及喘,便禀报道。

    “不急不急歇歇再说。”王伦伸手拍了拍正大喘气的小头目,取了腰间别着的葫芦,递了过去。这个小头目名叫李宽,乃是王伦的一个心腹人,也是是最初追随自己的老人,自己对他信任非常,因为他读过私塾,识文断字,故此王伦委派他协助杜迁管理钱粮,倒是少陪在自己身边,今日下山,杜迁镇守山寨,自己便将他带了出来,以便于清点缴获。李宽忙放下怀中木箱,满脸笑容的接过王伦手上葫芦,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趁这空当,王伦朝宋万招招手,示意他过来一起听李宽的消息。

    宋万老早就瞧见这边动静,见李宽喝着水还掩饰不住面上喜色,心里略猜到一丝什么,边走边笑骂道:“李宽你小子,若是没点够分量的消息,看我怎么收拾你!”

    李宽朝王伦和宋万分别行了一礼,朗声道:“禀寨主、宋头领,孩儿们在后院发现大批粮草,粗略估计存量不下一万石!另外抄家的时候也大有收获,总计点出黄金一百两,白银三千两,铜钱五千两百贯,珠宝首饰价值不下八百贯!牛羊布匹更是无数,现在还在点算中!”

    还未听李宽说完,宋万神色就变得异常激动,迫不及待的猛拍了一下同样激动不已的李宽,喜不自禁对王伦道:“哥哥!这万贯财宝再加上一万石粮食,可足抵我山寨一年之用了!叵耐这厮竟积攒了恁多家私,直比小弟我下山连劫三个月商客都要来得实在!”

    其实不只是宋万吃惊,听完李宽消息,就连王伦心中也是颇为意外,按之前自己的估算,这家能有两三千石粮食已经顶天了,没想到这回竟有如此丰厚的收获!按住心中疑惑,王伦问道:“李宽,这家到底有多少田地?你可曾搜到地契?”李宽兴奋的点点头,答道,“刚才小人拿了地契略翻了一下,这家大概有上田一千八百余亩,中田一千两百余亩,下田三百亩!地上箱子里装的便是保正家的地契和印子钱的字据!”说完指了指他刚抱来的木箱向两位头领示意。

    宋万在一旁骂道:“这贼厮鸟,不想竟是个机灵货!知晓现下粮价愈来愈贵,学着人家收购囤积粮食!这一万多石粮食若放到明年开春,就近往河北路一卖,还不得赚个盆满钵满!”

    不对!不对不对!!

    王伦骤然发觉自己好像还遗漏了什么,忙挥手止住正兴高采烈的宋万、李宽,不顾二人惊诧的目光,低着头在心里默默计算:九千贯文金银珠宝加上一万石钱大概也就相当这保正家十数年的积余,但这保正家世代在西溪村经营,照这般讲,这些钱粮远远不是他家全部积蓄!

    原来如此!想到这里王伦不再迟疑,拉过李宽对其吩咐道:“这保正家里定还有别的密室之类,把那三十余口家眷给我带下去细细的问!我就不信他家世代为恶,才攒了这些钱粮!给我找,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王伦目光一转,忽然发现一旁的王三娃。

    王三娃在离王伦五丈开外的地方已经等候多时了,他刚刚得报大仇,本想向寨主谢恩。可看见王伦和宋万、李宽一直在商议大事,便自觉的立在一旁相候。直等到最后王伦和宋万笑颜开怀之时,他猜想头领已商议完正事,这才红着脸慢慢上前。

    刚刚走到那个圈子外不远处,便听到宋头领在那里笑道,“今番定是老天爷见哥哥义气,勇于为兄弟出头,这才补偿哥哥的!”

    这时立在圈内静听的李宽发现身边动静,回头去看,见是王三娃过来了,忙招手道:“王三娃,快来快来,哥哥们正说到你处!”

    正聊得尽兴的三人闻言,都朝圈外看来,王三娃见状,快步走上前去,双腿一弓,朝王伦下拜道:“今日王三娃大仇得报,都是寨主恩情,以后寨主叫俺上刀山下火海,俺王三娃若皱一皱眉头,便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王伦听王三娃发着毒誓,忙上前将其扶起,安抚道:“你既然投身大寨,你身上的血海深仇便如我等身上一般!一家人莫说两家话,切勿多礼,快请起来!”说完见王三娃仍跪地不起,又叹道:“只怪我事前粗疏,叫你含冤待雪,直拖到今日,这都是我的罪过!”

    王三娃闻言眼圈发红,挣脱了王伦来扶他的那只手,只是又朝着王伦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伏地不起。李宽见状,忙上前将王三娃拖起。

    “好小子!倒不亏了哥哥大病初愈便亲自下山替你报仇!”宋万在一旁赞道。

    王三娃忙谢了宋万,王伦轻轻拍了拍王三娃肩膀,心中也有些唏嘘。此时他的目光不经意朝圈外飘散而去。忽然憋到几十米外,数百西溪村村民还伫立在冰冷的寒风中,一个个缩头收脚,战战兢兢,却又不敢擅离。

    王伦拍了拍脑门,暗道一声怎么把这事给疏忽了,便道:“王三娃,你西溪村里有多少户人家?”

    “回寨主的话,俺村里大概有不到五百户的样子!”王三娃虽不明白王伦的意思,但也没多想,随即答道。

    王伦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朝宋万郑重道:“宋兄弟,今夜有件事我且独断一回,兄弟切莫要怪罪!”

    听王伦说出这话,原本兴致昂扬的宋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嚷道:“哥哥说的哪里话?有事但请吩咐,我宋万绝无二话!”

    王伦表情肃穆的朝宋万拱了拱手,弄得他不知所措,忙收起笑脸回了礼。

    “王三娃,你现下便去同乡亲们说知,就言今晚多有叨扰,叫大家吹了许久寒风,又受了这半夜惊吓,我和宋万头领甚是过意不去!为了表示歉意,山寨就给每家每户分发两石三斗粮食,东西不多,算是聊表补偿之意!”王伦回首对王三娃吩咐道。

    王三娃闻言顿时愣住,未及答话,便听王伦又对李宽吩咐道:“你且带王三娃先去发粮,莫忘了我刚才说的话!”

    李宽倒是反应很快,忙回道:“小人这就派人领了保正家眷问话!”说完朝在场的三位头领一一施了礼,拉了还在原地发愣的王三娃朝村民处走去。

    好不容易捱到李宽、王三娃两人走远,宋万实在忍不住肉疼,直跌脚道:“哎哟,哥哥吔!那可是足足一千多石啊!这一千石粮食,足够我山寨两月花销了!轻轻一下,就恁地没了!哥哥啊哥哥,我的好哥哥呀!”

    瞧见宋万一副欲哭无泪颇有些滑稽模样,王伦忍禁不禁,他强忍着笑意,劝解道:“兄弟,你我也都是苦出身,须不知这些粮食对于一个普通农户来说意味着什么?想你也不是那小气之人,怎么反倒把我从前的坏毛病都学了去?我当时也是因为柴进弄进来贼寇太多,不得不小心谨慎,如今都是老兄弟,如何不能大方一些?”

    宋万下意识的张了张嘴,习惯性准备附和王伦几句,但他一想到就此凭空少了一千多石粮食的残酷事实,哪里还说得出什么逢迎王伦的话来?只他心中也是肉疼得紧啊!经过此刻两种复杂的情绪在脑海中激烈碰撞后,宋万的思路出现了暂时性的短路,仅剩下一张空嘴在那里:“啊!啊?”

    见宋万这个样子,王伦收起笑意,在心里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今夜这粮食一定得发,而且必须至少是两石三斗!这个数字他计算了很久,刚刚够一个七八上十口的家庭将近四月之用,当日,如果发五石两石三斗的粮食,会让这些人更加感恩戴德,甚至于能马上跟着自己上山玩儿命,但是那种激进的情绪来的快去的更快,等到这些百姓激情过去,他们会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后悔。更何况,自己如果真的一家一户给八石十石的粮食,这些百姓就会觉得山寨来的容易,反会轻视山寨的善行!而两石三斗,有整有零,不但让百姓可以保持稳定的感恩之心,更可以让他们觉得山寨也不富裕,已经尽可能给他们派粮了。

    这便是他今番亲自下山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好趁着自己此时在场,便将这个规矩定作日后山寨借粮的惯例!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王伦唯有接着捡些好话猛抬宋万:“有道是行有行规,干咱们这行就讲究个劫富济贫,这般才是咱绿林好汉的担当!今次我山寨这般作为等来日传到江湖上,人人都会说:那梁山上的云里金刚宋万仗义疏财,不但替兄弟出头,还不忘济贫扶困,端的是响当当、有情有义的好男子!”

    宋万见说,憋了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半天,才哭丧着个脸求道:“哥哥,莫说了,羞煞我了!兄弟不是不愿意劫富济贫,只是,只是这……每家一斗,啊不!三五斗粮食还不行吗?”

    王伦略带安抚的拍了拍宋万肩膀,继续劝解道:“兄弟,须不闻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要是遇到个灾年旱涝的,两石三斗粮食可足叫让一家人撑过去哩!到时候活人无数还不是山寨的功德?”说到这里王伦长叹一声,道:“咱们这行杀戮太重,我看发粮这事,不是做得过了,而是做得少了!”

    宋万见王伦这番话句句说在理上,此刻就是想辩也辩不出花来。又想到这次下山乃是王伦的主意,再徒然相争倒显得自家小气了。好歹最后还剩下八千石粮食能搬回山寨,想到这里宋万脸色方才缓和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