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李世民要抓我做女婿
繁体版

第七十一章 打草谷

    结束了对军制的改革,接下来便是将国家的重心转为战时状态了。

    毕竟突厥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其幅员之辽阔,完全可以与大唐比肩,是当世有数的大国。

    其国内更是妇人皆兵,是生长在马背上的国度。

    李世民自然不会妄自尊大,小觑了天下英雄。

    事实上,研究针对突厥的策略,一直便是大唐军部的主要命题,突厥,自始至终便是大唐的假想敌。

    之前训练新军选择攻打梁国,自是也有这部分的考虑。

    军队的建设大唐是早有准备,眼下考虑的,便是大军出征之后的后勤补给问题。

    数十万人规模的战争,其所需要用到的武器粮草辎重,其数量都是海量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很大程度就取决于他的后勤供应链条是否稳定。

    眼下大唐刚经历一场空前盛大的丰收,粮食补给自然是不成问题,所以最为关键的,还是保证武器弹药的供应,以及维护好后勤保障的线路安全。

    这难免要征调数量庞大的民夫,好在此时秋收已过,并不会耽误一年的农时,已经修建好的部分轨道交通,也可以在往边境运人运粮的过程中,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裴寂!”李世民点名道。

    裴寂当即出列,恭敬的回道“臣在!”

    “从今天开始,工厂展缓其他产品的产出,所有生产线,全力投入武器弹药的生产,明白吗?”

    李世民的语气不容置疑。

    “臣遵旨!”裴寂领命退至一旁。

    “户部尚书萧瑀!”

    “臣在!”清癯老者萧瑀当即出列应答。

    “现在开始整备粮草,筹措军饷,月底之前,粮队先行往边境开拔!可听明白?”

    “臣明白!”

    当下,一番战争动员,便发布了下去,大唐便如一台结构精巧的机括,开始有条不紊的转动起来。

    每天仍有源源不断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回长安,通过汇总,最终呈现在李世民的案头。

    战争的氛围,一天比一天浓郁。

    大唐这边在行动,突厥那边也是动作频频。

    自从一月前的梁国一役,梁国被灭,浑兀术增援失败,突厥便已经察觉到一丝大唐军队的锋芒。

    这次战役远远打破了颉利可汗对大唐装备的误判,让其真正的开始重视起来,随即便加大了对大唐的渗透工作。

    这才有了和潜伏的情报组织频繁的联络,最终导致据点被发现,捣毁。

    当突厥反应过来,证实他们安插在大唐的情报部门被摧毁,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

    情报部门虽然被摧毁,但他们也并不是全无收获。

    一方面是得到了大唐现有武器的制作图纸。

    可惜的是,突厥人是游牧民族,自身的冶金生产工艺极为落后,就算这些东西到了颉利可汗手中,也只是印证了那一句话‘牛吃南瓜,找不到下口之处。’

    另一方面,也了解到了新式武器的相关参数,更是偷渡运回了少量能够搞到手的武器装备,让其对大唐新式武器有了直观的认识。

    从而去针对性的探索对应之法。

    后来和情报部门失联,意识到南侵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暴露,拖得越久,局面反而可能越陷入被动,颉利可汗当下拍板,提前发动了南下牧马的行动。

    十八柄金刀,携带着进攻的指令,短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草原,金刀上的血腥之气犹未消散完全,收到可汗命令的部族,莫敢不从。

    一时间,各个部落的少壮们云集景从,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发,开始了持续多年的活动。

    每每入秋,待草黄马肥之时,便南下,打草谷,劫粮秣,抢女人,肆意人生,好不快活。

    如果在舆图上将所有部落兵卒前进的方向标记出来,并将之延长,便会发现他们共同汇聚到地图上的一个点,这个点赫然便是隋国。

    等到消息传回大唐,颉利可汗的大军已经长驱直入在隋国定襄城外集结了。

    之所以颉利可汗会将第一个目标选在隋国,而不是选择如上次那般直取长安,却是由于边防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唐军在两国边境上多次改变驻防布局,调整战略纵深,多次增派人手,再想如上次那般,趁着李氏家族内乱,长驱而入,却是不可能了。

    而第一个目标选择隋国,却是还有另一层战略目标。

    据可靠消息,目前执掌隋国的那个女人,杨茹卿,实则为李世民的女人,更是怀有身孕在身,即日临盆。

    颉利可汗并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会放任自己的骨血流落在外,但这并不影响他做出决断。

    杀马之仇,犹在昨日!

    此去奔袭大唐,倘若能够将李世民的女人和子嗣掌握在手中,且不说掌握多大一个筹码,就单单对双方队伍的士气影响,那便也是难以估量的!

    甚至这一招,很可能成为主导此次战役的胜负手。

    而恰好,此时也是进攻隋国的良机,先前协助驻守隋国的大唐铁血少年团,早在一个月前,便离开梁国,返回了大唐。

    此时的隋国,想必是防务空虚,正是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实际上也正如颉利可汗的幕僚集团所预测那样,隋国目前防务空虚。

    先前杨茹卿控制隋国时所建立的军事体系,皆是以大唐援助过来的铁血少年团成员为骨干,此番薛仁贵回京也将原班人马抽调回了大唐。

    顿时三万隋国的军队失去了大半的骨干,军中只留下了少量刚培养起来的新人,勉强掌控着队伍。

    为此杨茹卿果断的收缩防线,放弃了外间无险可守的关隘,全部退守定襄城,挖掘战壕,巩固阵地,依托城墙,据守待援。

    杨茹卿坚信,就算李世民不会为了她而来,也肯定不会放任她肚子里的孩子的生死而不顾,这便是她的底气。

    由于收紧了防线,这也使得突厥联军并没有遭遇到抵抗,很轻易的便突进到了定襄城下。

    收到消息的李世民,一切也已经准备就绪,吹响了开拔的号角,这一次,他要亲自带兵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