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股市
繁体版

第五章孔子与他的社团(中)

    事实上,孔子这家伙之所以认为这一个时代是家臣控制的时代,那是因为家臣的权力已经开始逐渐的扩大化。

    而孔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那是因为自从家臣控制了诸侯之后,开始出现了礼乐崩坏的现象。

    所谓的礼乐崩坏就是古代周王朝时期的法律的崩坏。

    从最开始的通过礼乐来掌控世家,由世家掌控百姓的方法已经出现了衰败的情况。

    之所以,周王朝范围之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周王朝的实际掌控力已经特别的衰落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原来的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就是最简单的总公司规章制度。

    在这一个总公司的规章制度之下,各级别人物配备怎样的待遇,都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

    而现在的情况事实上是这样的,就是这一些下属分公司的部门经理不遵从总公司的规章制度,准备强行提升自己的待遇。

    再看见有人有模有样的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其他分公司的部门经理也选择这么做。

    对于他们这一群人来说,自己这一家分公司的总经理是谁不重要,只要乖乖听他们的话就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这一种架空分公司总经理权力的情况,在春秋时期尤为的常见,但对于春秋时期的后期开始,权力愈发的集中。

    而这一位大名鼎鼎的孔子就是从事情的本质之中看到了这一个情况,从而才确认了礼乐崩坏的情况是无可避免的。

    而此时的孔子已经领悟到了古代四季之中的一些隐秘,所以也不愿意继续掺和这一些事情。

    而在这一个期间,孔子著书,他之所以著书,也是想借这些将自己名气更加扩大化。

    也正是因为孔子著了这么多的书。

    让很多追随他的弟子,跟着孔子周游了当时的各国。

    由于是家臣掌权,身为家臣的阳虎屡次想要拜见孔子,但孔子却选择避而不见。

    为了能够见到孔子,阳虎选择了一个计策,那就是半路上相遇。

    既然,这一个是半路上面的相遇,那样就没有让孔子推脱掉的机会了。

    面对着孔子这一个家伙不愿意出仕的情况,阳虎只能够好生的劝说。

    在这一次的劝说之中,孔子并没有明确的表明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这一个时候是非常纠结的。

    如果说,他选择了所谓的仕途,就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这一个社会。

    但这一个时候的孔子还是太年轻了。考虑的并没有那么的周全。

    他以为凭借着他的能力就能够改变这一个社会,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能够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

    而现有的管理模式是齐国的初代目——姜子牙给周王朝给设立出来的。

    孔子要是想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就是改变姜子牙的策略。

    正因为有着这一种种的阻力。

    在鲁定公六年的时候,孔子被晋升为小司空。

    而在鲁定公十年的时候。孔子升任为鲁国大司寇。

    在升任了这一个职位之后的孔子,相当于鲁国的国相。

    在这上任之后的七天就诛灭了少正卯,而且曝尸了这一个人三天,从此日开始鲁国进入了大治理的阶段。

    在上任了这一个职务三年的时间里面,孔子与鲁国的三大世家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而对付这三大世家的过程之中,事实上是对鲁国真正的掌控者的行动。

    面对着三恒掌控着鲁国的未来,孔子已经了解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鲁国的未来事实上是被三恒的家臣给掌控者的。

    而为了对付这一种家臣所掌控的政治体系,摧毁这三个家族所建造的城堡,事实上是重中之重。

    然而这一个行动是半途而废的。

    由于这一个行动的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恒之间的矛盾随之而爆发了出来。

    而在鲁定公十三年,孔子五十五岁的时候。那年的春天,齐国送来了八十位美女到了鲁国。

    作为鲁国三大掌控世家季孙氏的家主、也是鲁国的实际掌控者——季恒子欣然接受了齐国送来的女乐,而在接收了这一些美女之后,他和鲁国鲁定公迷恋上了这些美女带来的歌舞,为此多日不理朝政,正因为这一个事情,孔子与季氏出现了不和,孔子非常的失望。

    而在这一个事情之后的不久。鲁国举行了郊祭。按照道理来说,在这一个祭祀之后,按惯例应该将祭祀的肉分给大夫们,而这一个肉单独少分给了孔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个肉也是聘任孔子的一个条件。

    而不将这个肉分给孔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再继续聘任孔子为鲁国的大夫之列。

    孔子也十分清楚这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那就是将这一个肉不分给自己,鲁国就不必再待下去了。

    而这一次出去和上一次出去的情况并不一样,这一次是经历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仕途。

    而这一次去去外国寻找出路,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周游列国的旅程。

    在这个时间过了一年之后。也就是鲁定公十四年。孔子率着门下弟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

    而在孔子到达卫国之后,被卫灵公夫人南子所召见,而这件事情被孔子的弟子知道了,身为孔子弟子的子路,对孔子见南子的这件事情抱有极致的意见,为此,子路对这件事情公开的批评了孔子。

    孔子也非常明白子路是对自己好,竟然接受了子路给出来的批评。

    而在这一年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了这一个消息之后,压抑不住心中的难过。

    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之人。

    当然。在孔子带着弟子来到卫国的时候,卫灵公非常的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六万,虽然给了俸禄,卫灵公并没有给孔子任何的官职,也不给孔子参与朝政的任何机会。

    孔子在为国浑浑噩噩的住了,在这一个期间,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了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孔子明白了这一个情况之后,便率领着自己的弟子离开了卫国,打算去陈国。

    而这一位卫灵公之所以怀疑孔子,那是因为孔子带领的学生,实在是太恐怖了。

    对于这一位分公司的总经理来说,现在的孔子就如同一个工作室性质的存在。

    运用的好。那自然是没话可说,要是运用不好,可能会对自己分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