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歌行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人,毁一国。

    鼓声回荡在寂静的古阳皇宫内,大白天,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群,居然静悄悄的,像是一座坟墓,让人不寒而栗。最近这段时间,古阳王病重,卧于病榻上,御医们想尽办法,也无法让古阳王的病情有所好转。而古阳王被病痛折磨的心情糟糕,对外面的响动,十分反感,一同下令处死了几十个弄出动静的太监,宫女。如今,宫内人人自危。令人奇怪的是,古阳王病重的消息,群臣竟然不知,否则也不会出现敲鼓惊王,惹火烧身的做法。

    究竟是谁掩盖了消息?宫里人都明白,逃不过,两人。目前暂代后宫之主的刚晋升不久的婉贵妃,与暂时代王处理内政的三王子。两人,一内一外,把持权利,已经是名义上国家统治者。

    “是谁敲鼓,快停下,快停下。”古阳王虚弱的声音响起,觉得鼓声比惊雷更可怕,像是死神催命的声音,一遍遍传来。

    正在伺候古阳王的婉贵妃眉头蹙起,杏眼一瞪,对着身边的太监总管说道“快去,让他们停下。”

    太监总管急忙命身边的太监,骑马,朝着朝政殿冲去。

    鼓声还在继续,古阳王听的心烦意乱,咬牙切齿,婉贵妃温柔的安慰,使得他的心情稍微好转。这时,身边的宫女低声说道“贵妃娘娘,小王子在殿内哭闹不止,非要娘娘哄,奴婢们没有办法。”

    “一群没用的蠢货。”婉贵妃骂道。

    “爱妃,去吧,治儿,体弱,你还是回去看看吧,我这里,有御医们,无碍。”古阳王有气无力说道。

    婉贵妃匆匆离开,却没有返回寝宫,而是来到了一座废弃的宫殿,进入殿内,见到面沉似水的三王子。

    “大王怎么来了,难道出了大事?”婉贵妃惊讶问道。

    两人早已不把古阳王放在眼里,婉贵妃在无人时,称呼三王子为大王。三王子代理国政,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模样。这个时候,三王子与群臣商议大事,哪有时间,来到后宫?

    “崔安河这个废物,竟然被红袍军趁着冬至那日,全军饮酒狂欢,烧了军粮。如今,已经带兵返回。群臣听后,愤慨,敲响惊王鼓,我拦不住。咱们要商议个对策。要保住崔安河。”三王子心里慌张。

    婉贵妃身为女子,却有大将之风,闻变不乱,想了一会,说道“大王,不必心急。此事牵涉重大,被治罪的不仅仅是崔安河,还有许多将领,他们定然不会坐以待毙,结盟,篡改事实,找几个替死鬼,颠倒黑白。”

    三王子听的神色转忧为安,随即说道“可父亲也不糊涂,只要派人调查,真相水落石出,并且,百官也不会放过崔安河。”

    “大王,您的父亲病重,如果听到军粮被烧的消息,恐怕凶多吉少,就算他能挺过去,大王,事到如今,您大权独揽的时候,难道不怕夜长梦多。您坐上高位,崔安河化险为夷,您也拥有了一支强军。”婉贵妃的话语,让三王子陡然震惊,弑君,他不是没有想过,想过许多次,并且做好了准备,但下不去手,那毕竟是他的父亲,可如今,心思有了变化,品尝到手握大权的滋味后,让他在放下,比杀了他还难受。

    对权利的留恋,战胜了父子亲情。

    “我一会带着百官见父王,如果他没有一命呜呼,就按你说的办,在汤药里,或者用别的办法,让他尽量没有痛苦的去吧。”三王子说完,转身离去,头也不回。在他的心里是否还有不忍,自责,愧疚,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望着三王子渐渐远离的背影,婉贵妃笑了,她入宫多年,早已深深的厌恶老态龙钟的古阳王,哪有男人的半点气息,浑身上下一股怪味,夜晚那点事,也无法让自己满足,还有许多让自己不能接受的缺点。他,早该去了。

    群臣们被三王子带入内殿,见到了病榻之上的古阳王,纷纷心惊,十几天时间,王瘦弱的像是一层皮包着骨架,看起来,像是活着的鬼,眼眸无光,呼吸急促,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提不上一口气,挂掉。

    宰相等人面面相觑,那件大事,如果说出来,王脆弱的身体能承受住吗,可已经敲响了惊王鼓,骑虎难下,无法可解。

    “都不说话,都是哑巴吗?”古阳王心情很烦躁,有种想杀人的冲动,强压下心头的怒火,见群臣们像是霜打的茄子,更是火大,他身体很弱,说话,轻轻,此刻动怒,声音陡然拔高,吓了众人一跳。

    左宰相,见避无可避,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大王,前方军报,冬至那夜,崔安河下令全军痛饮美酒,防备松懈,红袍军出城,烧了军粮。无粮的大军返回,目前驻扎在林河口,请大王定夺大军下一步动作?”

    “你说什么,你说什么?”像是脆脆纸人的古阳王,仿佛被仙人吹了一口仙气,活了过来,精气神重新占据身体,猛的站起来,眼睛圆睁,中气十足,问道。

    群臣们先是惊讶,随后有大臣心里生出不好的预感,四个字,回光返照。

    左宰相抹了抹额头冒出的汗珠,定定神,将刚才的话复述了一遍。

    殿内,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心思转动着,这场风暴将会掀起血雨腥风,多少家族将被铲除,在场的大臣们能否独善其身,或是趁机牟利,吞并空出的利益,等等不可知之事,在未来的风云变化中纠缠众人的命运与家族的存亡。

    古阳王瞬间感觉脑海澄明,他想到后果。大军损兵折将,死伤无数,连一座山隆关都没能攻克,这意味着,古阳国强盛的时代结束,接下来,就像顺流直下的瀑布,跌入深潭。青史上会怎样记录自己,一个失败者,一个愚蠢的统治者,一个让国家走向灭亡的罪人。

    噗,古阳王吐出了一口鲜血,脸色惨白,仰面朝天,倒了下去。

    群臣们慌乱,御医们向前救治,太监,宫女们乱成一团。

    三王子与婉贵妃各自扮演好了好儿子,好妻子的角色。一个趴开人群,向前,哭喊着,催促御医们救人,另一个哭的梨花带雨,心碎悲伤。只是两人的目光交流的瞬间,看出了彼此心底的欢乐。

    一月七日,古阳王驾崩,年岁五十八,谥号昭武王。

    史官们的这位大王,博览群书,好学不倦,英武过人,勤于政事。但私底下,群臣们则评论,他好色无度,荒废国政,疑心颇重,不懂兵事,性格软弱。民间不知从何而起的流言,更是列举了他的二十三项罪状,一,用人失误,大军东征,主帅乙文康达,为人骄傲,不听忠言,自作孽不可活,被红袍军射死在城墙下,而后,战局不利,急召金广夏,却疑心忠诚,临阵换将,用崔安河,导致军粮被烧,大军无功而返。二,在位期间,不定下继承人,导致王子们,拥兵自重,埋下隐患。

    流言,越传越广,无法禁止,更追不出源头,新任大王,索性不再追查。

    大王死后,三王子在群臣的拥护下即位,立即处决了一大批官员,理由是他们与乾国勾结,出卖大军的情报,导致红袍军得知军中虚实,烧粮成功。同时,崔安河与一些将领协力,将军中一些叛徒将军抓捕,安的罪名是,军粮被烧当夜,他们放红袍军入营,烧毁军粮,叛国罪证,确凿无疑。

    新王派使者训斥崔安河等人,失察之罪,保留职位,军权,让他们日后戴罪立功。崔安河等人,跪下发誓,誓死效忠新王。

    在外领兵平叛的大王子,得知消息,引兵返国,怒斥三王子得位不正,害死大王,号召国内勇士追随左右,杀弑君的不孝子。在边关镇守的二王子也昭告群雄,起兵反抗新王,理由是新王诛杀忠臣,良将,崔安河等人罪责极大,本该被治罪,却被赦免,如此昏君,人人得而诛之。四王子得到了西北诸多城主的支持,拥兵二万五,由于他的实力最弱,暂时并未参与争夺王位的战争,静观时局变化。

    在家归隐的一代名将,金广夏闻听军粮被烧,大王驾崩,内乱战火燃起,心情郁郁寡欢,十几日后,病逝。自此之后,古阳国在无能扭转大局,平定乱世之英雄。

    内战的火焰在古阳国的大地上尽情的燃烧,曾经携手上阵杀敌的勇士们,效忠各自的阵营,展开了不间断的拼杀。

    有识之士,悲痛,痛恨乱世开启的罪人,袁秀。

    是他,带领着红袍军坚守家园,打下了震惊天下,名垂青史的辉煌战绩,导致了古阳军无功而返,古阳王气死,王子们争位。

    更多的人想到他的豪言壮语,我要把古阳国打的灭国,顿时不寒而栗。

    一人,毁一国。

    古往今来,能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