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歌行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隆关保卫战(三十四)

    银色盔甲在火光的照耀下,分外亮眼,倒在冰冷的地面上,再也动弹不得。四周的古阳士兵们,目睹了领头的将军,那位年轻勇猛,半身染血,伤口可见白骨的韩勇杰,死在了红袍军的箭下。

    他的勇武激励着众人,奋勇向前,可如今,他死了,被敌人这么远的距离,一箭命中。放眼望去,山隆关城墙上,密密麻麻都是人,红袍军已经做好了准备,而烧粮的那群勇士,已经渐渐跑远。面前的路是死亡之路,一颗颗巨石呼啸砸来,不幸被击中的士兵们,死状很惨。

    退意在士兵们心中蔓延,前进速度变慢,一些机灵的士兵们,没有发现军法队的影子,立即向后撤退。退兵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向军营奔去。城墙的红袍军齐声喊道“回家吧,胆小鬼们,回家吃奶吧。”

    震荡大地的马蹄声密集响起,负责断后的袁秀停步,转身,见到无数的战马朝着敌人的退兵冲去,顿觉不妙,喊道“快跑,快跑。我是袁秀,听我命令,敌人骑兵进入射程,给我狠狠的打,不必考虑我们的安危,谁敢迟疑不攻击,立即斩杀。”

    “不许后退,向前,谁在敢后退,杀。”古阳军打头骑兵,驾驭战马,声音高亢入耳,响亮如雷。

    正在朝着军营撤退的古阳军步兵们,见到骑兵挡在前方,自知不妙,同时,他们是退兵,不是溃兵,退走只是没有主心骨,如今见到大将军身边的骑兵营出动,那,大将军崔安河一定在其中。崔安河身边的骑兵营,向来和主将不分离。

    步兵们立即停步,训练有素的一分为二,中间空出的距离,正好让骑兵部队通过,而步兵们在两旁奔跑,与骑兵一起冲锋。这样的战术,古阳军演练过许多次,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崔安河骑着一匹黑马,四周是与他同生死的骑兵战士们。本该在军营里指挥灭火的崔安河,发现火势太大,已经无法扑灭,恰好听到韩勇杰带兵追赶红袍军那群出城的勇士,其中的领头者,居然是袁秀。瞬间,崔安河想到,如果能生擒袁秀,逼着红袍军开城投降,岂不是转危为安。他立即下令,调集骑兵部队追击,却被告知,军营三处聚集战马之地,之前被红袍军突袭,战马们受惊,四散奔逃,如今,军营里乱作一团,捕战马,很难完成。

    崔安河气的咬牙,立即带着骑兵营出发。崔安河手下的骑兵营,人数六百,清一色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骑术高明,作战勇猛,同时,胯下的战马都是良马。骑兵营随崔安河出征几次,次次立下奇功。

    骑兵营的速度越来越快,四条腿的马比两条腿奔跑的人快多了,眼看着就要追上袁秀等人。

    站在城墙暂时指挥军队的曾副将,一挥手,紧急调动的八百河莫族骑兵,从敞开的东门冲出,以骑兵对骑兵。

    八百骑兵们绕了一个半圆,躲开了正在向城内跑去,刚刚完成烧粮任务的勇士们,接着,像一把钢刀刺向敌人的骑兵营。

    袁秀见到河莫骑兵杀出,微微点头,曾副将的临阵指挥能力不错,做出了正确的安排。接着,河莫骑兵斜插向勇士们的背后,挡住了敌人的去路,至此,袁秀的断后任务,结束。袁秀大喝道“给我一匹马。”

    排在前方的十几个河莫骑兵中,有几人身边,各有无主的战马。袁秀定眼一看,相中了一匹,腾空跃起,施展轻功,如一道闪电,落在其中一匹战马马鞍上,紧握战刀,成为了骑兵部队的尖头,朝着敌人的骑兵冲去。

    两支骑兵部队撞在一起,交锋砍杀。

    曾副将不去看骑兵之间的战况如何,他的目光盯着远处的古阳军步兵部队,他们与前方的骑兵营拉开了一百多丈距离。曾副将下令,城内的投石车部队,狠狠的轰击敌人的步兵,绝不能使敌人的步兵和骑兵会合。同时下令城墙上的弓箭手部队,只要敌人进入射程,立即射击。

    吴副将命令神箭队,选择目标,射杀敌人的骑兵,没有把握,不能射箭,重点打击敌军的大将军,崔安河。

    阎大虎寻找崔安河的身影,不一会,找到了,可他与我方的骑兵们混战在一起,阎大虎没有把握在不误伤同伴的情况下,杀敌,索性放弃,射杀有把握的敌人。

    河莫族骑兵,出城之前就知道眼前的敌人,是护卫古阳军大将军的骑兵营,一支精锐的部队。将这支部队打掉,对河莫族勇士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同时,他们的族长被古阳王的鹰犬杀害,这笔账,就算到古阳军头上,灭了眼前的部队,最好能把崔安河的脑袋取下。

    仇恨最能激发人体内最强的力量,河莫族骑兵们本来就擅长马上作战,又有仇恨激发的力量相助,在加上人数多于敌人,另外,还有最大的优势,领兵冲杀者,袁秀。只见他一马当先,杀的敌人,人仰马翻,简直如同战神。领兵者如此英勇,骑兵们士气大振,感觉浑身有巨大的能量爆发出来,所向无敌。

    “大将军,快退。”骑兵校尉发现不对,身边的同伴们,越来越少,现在退,还能保护大将军安全返回军营。

    崔安河喊道“军粮烧了,没有退路了。”

    “大将军,您手下的这支军队,是某人的大助力,他怎么会让您有事呢?”校尉高声喊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崔安河陡然心里感谢校尉的提醒,如今,生擒袁秀,不可能实行。而自己担心的被治罪,现在看来,也许还有转机。自己麾下的兵马是目前各方势力最强的力量,三王子绝不会看着自己落马,这支部队落入他人之手。并且,军粮被烧,王勃然大怒,恐怕会牵连许多将军,一起倒霉,自己说服这些人,效忠三王子,才能避祸,大难临头,相信他们也不是傻瓜。而且,王已经病重,如果真弄的鱼死网破,我手上有兵,难道还会束手待毙。

    “走”崔安河调转马头,在护卫们的拥簇下,逃跑。

    曾副将看见这一幕,冷冷笑道“进入网中的鱼,还想走。”正要下令,神箭队击杀崔安河时,猛然看见袁秀一声令下,骑兵部队停止追击,随后,袁秀喊道“让崔安河,走。”

    敌我双方听见这句话,几乎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崔安河不明白,袁秀为什么下令放过他?曾副将茫然不解,一旁的路琦雅低声道“放恶虎回国,咬他的主人。”

    曾副将立即反应过来,心里佩服袁将军的大智慧。

    军粮被烧,古阳王咽不下这口气,非要杀一批人才解恨,朝廷的百官也需要一个交待。而崔安河如果不是被驴踢了脑袋,一定会刀兵相见。让他们狗咬狗,自相残杀吧。

    崔安河顺利逃走,带着他的部队,退回大营。

    古阳军营的大火足足烧了一夜加翌日的一上午,到扑灭时,堆积如山的粮食,所剩无几。崔安河担心围剿别鲁台的乾国主力部队,趁机包抄,断了自己的去路,军无粮,必死无疑。立即下令,大军撤退,返回古阳国。

    七个多月的山隆关保卫战,胜利。

    当斥候们将敌军远退的消息传来后,山隆关的军民欢呼雀跃,处处都是欢歌笑语。

    袁秀看着城墙上的袍泽们,像是离家多年的孩子,找到了久违的亲人般,欣喜若狂,看见他们每个人脸上绽放出最美的笑容,他的眼泪在也控制不住,流了下来。

    为了这一天,多少英勇的战士,多少为了让战士们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水,冒着敌人的箭雨,送水送饭,不幸牺牲的百姓。还有那些抬着受伤的士兵,向城内的伤兵营转移过程中被流矢击中的善良好人们。

    敌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局失败了,而我们呢,胜利了,可付出的代价小吗。

    许多熟悉的战友牺牲了,他们一个个死的惨烈,其中许多人和敌人同归于尽。袁秀记忆最深刻的那次,当城墙快被攻破的那时,一些红袍军战士,抱着敌人从城墙上掉了下去,还有一些人,被敌人的刀枪刺中,呐喊着,向前,将敌人从城墙推了下去,等等的英雄事迹,很多。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

    袁秀像是失去了魂魄的行尸走肉,走在欢乐的人群中,突然,他被一群人围住了,是路琦雅,曾副将,吴副将等人,他们情绪激动,流着泪,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只是手舞足蹈。

    路琦雅最先从复杂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含着泪说道“你救了全城百姓,你打赢了这场仗,你打碎了古阳人的骨气,他们再也不敢踏入我们的家园一步。”

    “袁将军,英雄盖世。”曾副将用尽全力喊着,立即引起周围人的响应。

    声音远远的传播开去,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那是全城军民的心声,袁秀用他的智慧,勇武,决心,毅力,赢得了众人发自心底的尊敬。

    这一刻,袁秀的丰功伟绩,十几万百姓记得,几千红袍军记得,用不了多久,天下人就会知道,帝国出了一位年轻英雄。

    他带领着一群勇士,将恶狼们挡在了家门口外,打碎了它们的牙齿,震破它们的胆子,掰断了它们的爪子。

    青史的一页将会永远的铭刻上此人的功绩。

    这个时代,因为有袁秀,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