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道录
繁体版

第三章:隐瞒

    穷文富武,学武可不是想学就能学的,一来需要名师教导,只是在望海镇连一个武馆都没有,更别说名师了,渔民打渔,哪有心思学什么武艺。二来学武者气血消耗极大,常常受伤,所以饮食,药材不能少,这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非是小门小户的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

    左木一无名师,家世普通寒苦如何学得武艺,那就是穿越者的福利了。

    是的左木是从现代蓝星的穿越者,而且是从打小就魂穿的,从茫然到适应,再到家破人亡的奋起,经历了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心路历程。

    至于福利嘛!两世为人,带着记忆,灵魂再次发育,所以感知强大,记忆力极好,左木对自己的身体掌控能力超过旁人。

    婴儿初升之时都有一口先天胎气,这口气护佑婴儿长大,少些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外界污秽之气污染,这口气也就慢慢消散了。

    不过作为过来人,左木很是在意,虽然没有功法修炼,不过根据前世网文学到的一点知识,每日运使这口先天胎气,让其不消失,直到三岁之时,这口气存留在丹田之中。再无消散之忧。

    当然这些事可不能对外人说道,对谁也不能说啊!

    至于练武,那一个少年没有一个武侠梦,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骑马纵剑走江湖,那个男儿不喜欢。

    至于练武花钱,对于一个现代人也有办法,齐海边的望海镇以出场优质珍珠出名,不过珍珠都是渔民捞取海蚌获取,这是一个拼运气的活计。

    对于后来者,当然不会这么做,珍珠也是可以养殖的,当然在没有专利权的古代,要是拿出这样的技术,用屁股想就知道要不了几日,自己就喂了鱼鳖,在利益面前可是没有好人一说。

    只能在家中的游泳池,地窖中悄悄的搞,规模很小,不过只要高品质珍珠的出产多,比如金色珍珠,黑色珍珠,也就过得去。只是要买出去就需要一些窍门了。

    望海镇有港口,除了商会还有一些游方商人,做一些地下的买卖,这在望海镇很是常见,很多得到高品质的珍珠都是这样交易出去的,即便是各家的话事人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管不完的,违背了众人的意愿,违背众怒可不是好尝试的,渔民可不是好脾气的,一场出海意外后悔都来不及的。

    至于去药铺帮忙,一方面医武不分家,另外在药铺帮忙购买药材也方便掩人耳目,不被察觉,毕竟财不露白,小心使得万年船。

    下午练功完毕,便是看书了,练功即便是初浅的外加功夫也不能多练,锻炼对身体的能量是一种消耗,任何锻炼都会产生微弱的损伤,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极限,不但是体能的极限,还有身体恢复能力的极限的,那种练一天修养两三天的锻炼,就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是没有任何长进的,所以练功适度,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加强,缓慢提高,反正年纪小,急什么呢?

    每日锻炼,都有微小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虽然这个世界的武道的极限在哪里左木不知道,不过王正知道,万丈高楼拔地起。

    从往来客商的扈从武者口中知道,任何武艺的高地初了高妙的内功外,基础便是站桩。至于内功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需要一点机缘。

    看书,就是这个世界的科考书籍,任何世界都有特权阶级,一般的民众出门需要路引,而且走的越远路引越贵,还未必开得出来,但是对于读书人,有了秀才功名,那就可以在大唐国内任意游历。

    奇观的是,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在这个世界的科考中的占比不到一半,占比更多的反而是道门的书籍。

    《道德真经》《道德注解》《真人语录》《子午辩解》《南华真经》《黄录大斋醮仪轨》.....

    具体政务归朝廷,立法,监督归道门,很是奇葩。来往客商谈及道门都谨言慎行,道门在这个世界有极高的地位。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真正的修道人,能不能白日显圣,飞天遁地,翻江大海,反正左木在这个世界十二年里是没有遇到过。

    至于听书撞鬼,遇到妖魔之内的事只能听说,没有亲见,作为唯物主义者,对这些很是怀疑。

    怀疑也罢,科考书籍还是要读的,有了功名,才可以脱离平民阶级,才有把珍珠养殖做大的可能,随着武术的练习,消耗的银钱有些多,就像今天的一副补药,只能支撑自己半个月的高强度修炼需要。

    看看院落中池塘里稀稀拉拉的海蚌,海蚌需要补充了,取珍珠的海蚌会自然死亡,所以需要去海边补捉了。

    次日一大早,左木早早起来,先是锻炼锻炼一翻,折腾一个时辰,吃了药膳,带好装备。

    一根半米长的竹竿,一个封闭的大竹筒,一个鱼篓,一只鱼叉,一把镰刀,一个大背篓这就是捞珠人的全部装备了。

    封闭的大竹筒里面装的是空气,可以提供一些浮力,也可以用于海底换气,竹竿是用来支撑海蚌的张开的蚌壳,让它不能合拢,要是被大海蚌夹住手脚,挣脱不掉的话,鱼叉就有了用处,鱼叉海妖用来对付海底的怪鱼。

    海洋下面的危险无处不在,海底水草,凶猛的鱼类,海蛇,等等。

    镰刀用来割草,就是割草,海蚌总喜欢影藏在水草之中,而水草是会缠绕住手脚的。

    一个成年的采珠人,无不是经历了无数的危险。

    朝阳初升,海天一色,沿着海岸线,避开港口区域,绕行几里,来到一片礁石区域,海浪拍击着礁石,激起朵朵浪花。

    礁石区,水草少,水底的海蚌个头小,海蚌结珠的可能性极少,所以不常有人来,不过石斑鱼喜欢在这个区域生存。

    脱下外衣,活动身体,猛吸一口气,跳入冰冷的海水,左木开始在海底游弋,十几米深的海水根本成不了了阻碍,海底比海面平稳。

    左木也不是为了采集珍珠而来,而是采集海蚌,这种家伙半埋在海底的泥沙之中,移动缓慢,如果不扒开开有没有珍珠的话,很快就可以收集很多。

    多年的锻炼,左木一口气就可以潜水一刻钟,当然比不了前世一口气潜水几个小时的牛人,不过也够用了,一刻钟当然不是极限,左木也没有兴趣尝试自己的极限,只要感到吃力就会上浮。

    反复几次,鱼篓中数十个巴掌大小的海蚌就是今天的收获。

    当左木最后一次潜水,从石缝中抓了一只石斑鱼浮上海面时,眼前是一张苍白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