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修炼生活
繁体版

第三章 青云宗

    怨龙山方圆八百里山脉连绵不绝,自怨龙山西去三十里有一处孤峰,峰高百引,齐平怨龙山主峰山腰。这座孤峰便是青云宗山门所在处,所以得名青云峰。

    青云峰山脚下有一座清韵古朴的石门,上锈云纹书写三个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青云宗。

    走进青云宗山门,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的各式观景树,枝干茂密苍翠欲滴的观景树中有一条蜿蜒的青石板路,一路盘旋而上直至峰顶,曾有留心者细数过这青石台阶,共一万两千八百级。

    拾阶而上,路上可以看到一个村落,屋顶炊烟袅袅,孩童嬉戏穿梭于房屋之间,其中有牲畜棚圈,时而传来几声犬吠鸡鸣,那些不能修炼的青云宗弟子的家属们便居住在此。

    接着向上走,峰回路转走至山腰,景象截然不同。令人眼前一亮,仿若置身世外桃源,云烟袅袅,如人间仙境一般。

    放眼望去,远处是一座天坑,坑中是一潭碧波湖泊,湖面上薄雾纱纱掺杂着水汽,飘荡于湖面之上。拨开云雾,便会见到有几只野鸭白鹅凫水其中,追逐嬉戏,荡开一圈圈波纹。此情此景难免令人心旷神怡。这座湖名为轩月湖,乃是青云宗标志之一。

    而围绕着湖泊的是一顷顷良田,其中茶树青翠欲滴,这是青云宗独有的碧云翠,虽不是灵罗界十大名茶,与之相比却丝毫不逊。亦是青云宗标志之一。

    而天坑边缘便是一座座亭台楼阁,这就是青云宗弟子的住所。依山傍水,身处其中只觉得时间都会慢下来,轻松惬意。

    再往上走至拐角,目光远眺便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座仙家府邸落座于山上,这些都是青云宗长老们的住所。

    走过一万两千八百级白玉台阶最终登顶,视线便会豁然开朗,山峰被削平做了道场,正中是一座古朴大殿,天上青云密布,阳光却依旧洒落在山顶丝毫不为青云所影响。这青云亦是青云宗的标志。

    置身其中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天际,视线所及便能看到更高处的怨龙山顶峰。明明登顶青云峰,却仿佛依旧身处山中。

    道场左边是清一色的厢房,一般用来安置外客。右边是供门内弟子修炼所用的练功房。道场西北角,矗立着一座孤零零七层塔楼,这是用来存放青云宗书籍的地方。

    过了道场向下而去依旧有路,那是青云峰后山,连接着怨龙山主峰。后山允许弟子同行,但是酉时之前必须赶回,不可在山中过夜,这一条被写进了青云宗的祖训中。如此便是青云宗的全部了。

    此时左侧厢房内,一群身着青衣的人围住了已经昏迷的柳白和张三元。

    为首男子身高八尺,英姿伟岸,若非两鬓微霜,属实让人看不出来这其实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男人。其余皆是老者,分别是青云宗太上长老,以及一众青云宗长老。众人中心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为昏迷过去的二人查看伤势。

    这老者是青云宗主管炼丹房的长老,是青云宗首席炼丹师,唯一一名四品炼丹师,精通药理。一般小病小害都会由炼丹房弟子负责,但是这次牵扯到了龙虎山,身为宗主的陈留芳特意请来了这位首席炼丹师。

    此时的张三元依旧身着紫色道袍,与浑身裹满白布只留五官在外的柳白大相径庭,委实是这紫色道袍众人毫无办法脱下来。

    仔细查探过张三元体内经脉发现并无大碍后,老者才舒展了眉头,放下了张三元的手,缓缓说道:“这位龙虎山的道长并无大碍,体内气机异常平稳,如此更像是在昏睡。柳白这边则是严重一些,浑身大部分经主脉都已破裂。不过也无妨,早些年龙虎山的道长们曾经留下过一壶龙虎丹,此丹便有修补经脉、固本养元、活血化瘀的奇效,柳白服用后不出半月也会痊愈。”

    说罢老者留下了一粒莹莹泛光的褐色丹药,便迈着蹒跚的步子背着手缓缓地走出了厢房。

    听完老者的话,众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不论是这龙虎山的道友还是柳白出了问题,对青云宗来说都是颇为头疼的问题。

    因为这紫色道袍来历非凡。在龙虎山内规矩众多,衣着皆有讲究。紫色道袍只有大天师和嫡系张姓才可以穿着。寻常弟子只能身着灰色道袍,亲传弟子为蓝色道袍,而女冠则需要额外佩戴黄色头冠,所以又称之为黄冠。而外姓大天师则可以身着黄紫道袍,这里的黄色代表世俗。

    龙虎山内,掌教与天师各司其职,天师代表的是门面,掌教则是主持门内之事。龙虎山不乏天才崭露头角,而每代弟子之中,只有一人可以获得天师传承,此人必是龙虎山当代最强一人担当。

    若此人是嫡系,则需要留下来镇守山门为龙虎山肃清内患。若是外姓则要持天师剑佩天雷印,代表龙虎山最高权威,统领天下道门天师,游历四方,传播道法,维天下正道,护卫道门正统,杨龙虎山威名,以及为龙虎山牟取利益。

    所以外姓大天师才会是黄紫道袍。黄紫道袍限制规格,道袍必须为紫色,其余衣领袖口内衫任意其一为黄色便可。

    而掌教则只能由本家嫡系继承,也就是张姓继承。

    所以紫色道袍不仅代表嫡系嫡传,还可能是未来的龙虎山大天师,前途无量。如果眼前这个少年因为救青云宗弟子出了问题的话,退一万步说,就算龙虎山不追究责任,可青云宗还是落了下乘。

    而且,青云宗历史上的多次危机,都有龙虎山鼎力相助。青云宗对龙虎山来说,却只能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如此给人添麻烦,更叫人受不了。很多时候欠人情对本人也是一种负担,除非这个人没心没肺。

    柳白对于青云宗来说也是一等一的好苗子,心性甚好的柳白,是有望在百年之内踏足元婴的,是青云宗未来的基石。

    二人不管谁出问题都是青云宗不愿看到的结果。

    就在此时,两位紫色道袍的中年道长走进了屋内,青云宗宗主看到二人,眼神有些晦涩,却依旧是热情招呼。

    这二人便是龙虎山掌教与大天师,雨墨真人与飞衡真人。

    确如传闻一人身着紫色道袍,一人身着黄紫道袍,佩天师剑,别天雷印。

    陈留芳抱拳说道:“见过雨墨真人,飞衡真人。”

    两位道长进屋后,打了个道门稽首,算是与众人打过招呼。

    陈留芳拱手说道:“此行的目的我应该猜到了,先请二位落座。”

    邀二人落座后陈留芳对身旁一人说道:“李长老,劳烦您去沏一壶上好的碧云翠,其余长老就都先退去吧。”

    众人纷纷散去,留下了陈留芳以及二位道长。

    本来打算叙事的两位道长,也没着急开口,待到李长老沏好茶,退下以后。那黄紫道袍的飞衡真人端起茶碗,猛的嗅了一口茶香笑道:“青云宗的碧云翠自从老夫年少时品尝过一次后便再难忘怀,如今时隔数十年再次闻到这彻人心扉的茶香不失为一桩美事啊。”

    陈留芳惭愧道:“道长过誉了,不过是些自制粗茶罢了,每年青云宗不都会派门内弟子送上一些碧云翠么,难不成都被雨墨掌教私吞了?”

    旁边的掌教像是被踩了尾巴一般,连忙矢口否决打趣道:“诶,陈兄可不兴损人的啊,委实是我这师弟嘴刁,非得说龙虎山的水不对味,泡出来的茶难喝。”

    飞衡道长接下话茬子无辜地说道:“我可没说假话,龙虎山上的水确实难喝,苦涩之味久久不下,坏了我好几壶碧云翠,可心疼死我了。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碧云翠就必须得是轩月湖湖水泡出来的才醇香甘甜。”

    三人相视而笑,本来沉重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陈留芳接着说道:“说来惭愧,贵侄在我们青云宗辖界内,遭此不测,委实羞愧难当。不过贵侄已无大碍,还请雨墨道长飞衡道长多些担待。”

    飞衡道长挥挥手不在意地说道:“陈兄言过了,我这师叔祖下山多些历练多吃些苦头是好事。我这师叔祖委实古灵精怪,侠义小说看多了,就喜欢上了行侠仗义,偏偏自身本事不够。每次都是靠着门内法宝堪堪化险为夷。这不,我们听门内弟子说你们门下弟子遭遇不测,正要派出增援,结果被我这师叔祖在一旁给听了去,正是胸中正气无处使,便立马独自下山去了。性子急,不够沉稳,太浮躁,如今让他吃个亏,对他以后的修行也有好处,陈兄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咱们两家之间莫要见外。”

    雨墨道长也说道:“师弟说得不错,错不在你我宗门,而是那战魂宗,委实可恶,几天不敲打尾巴就翘上天去了。待日后有机会了,我得去找他们宗主喝喝茶了。对了,我那师侄怎样了?有无大碍?送给你们的龙虎丹还有么,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一炉刚练出来的,药效十足可以留下给我这师侄服用,相信会很快见效。”

    陈留芳听到这,心里便消去了顾忌连忙说道:“二位道长太客气了,我这徒弟命大,早些年二位道长留下的丹药也还在,已经给我这徒弟服用了,劳烦二位道长操心了。陈某在此谢过二位道长好意。”

    了却心事后,陈留芳也不再拘谨,两位道长也看得出陈留芳的变化,雨墨道长接着说道:“此次我师兄弟二人登门拜访,看望我这师叔祖并非主要目的,而是有关于我师叔祖的一段因果,需要青云宗多多协助。我们道家修行最忌讳沾染世俗因果,委实是处理起来太过麻烦,涉及太广,如今我这师叔祖已经与贵宗牵上了因,有贵宗相助也是顺水推舟的事,等我这师叔祖了却这段因果后,龙虎山定会为贵宗备上大礼以待奉上。”

    陈留芳闻言吗,神色有些凝重,倒不是不想帮龙虎山做这桩事,因果二字于青云宗而言并非什么洪水猛兽,陈留芳是在担心以青云宗的实力,怕给龙虎山拖了后腿。

    雨墨真人看得出来陈留芳的顾虑,随即说道:“陈兄不必挂怀,因果一事皆非你我所能干涉,与实力无关,事情还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今我那师叔祖已经元神出窍,想必就在这怨龙山上游荡,这孽龙与我龙虎山的恩怨想必要不了多久就会彻底了解。也无需青云宗做些什么,只是近日需得陈兄约束门内弟子别去怨龙山便好,免得横遭变故。”

    一来二去,两位道长将诸多事宜都与陈留芳交代完毕后,临了还嘱咐道:“最近我这师叔祖有一桩机缘与贵宗有关,就留他在山上吧,烦请陈兄多关照一二。”

    送走两位道长后,陈留芳接着便召开了宗门大会,将两位道长的吩咐的事宜交代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