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冲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重温

    常夏宫的人听了德妃去讨好的皇后。

    纯儿便在在淑妃浴时,一面给淑妃按摩,一面和淑妃说了此事。

    淑妃一笑:“德妃若不依附皇后,她指望谁?指望那个一心做魏晋风流人物的儿子?”

    “可不是?德妃若不是占着皇后娘娘给她撑腰,哪里能和您平起平坐?”

    淑妃抬起胳膊,看着自己那手臂的肌肤依旧吹弹可破,不输少女。

    “皇后看人用眼睛看,本宫看人用心看,德妃那种人表面上老实本分,子系中山狼,你且看吧。在这宫里,心坏的人,嘴巴都不坏。”

    淑妃出浴,只见她身姿曼妙,她浑身上下散发出阵阵幽香,宫人围上来,为她穿衣,梳理头发。

    “这是李公公差安玳送来的新药,已经放温了,娘娘请用。”

    淑妃端起药碗一饮而尽,而后歇下。

    翌日。

    龚光杰与钱子穆同乘一车,一道去找工部尚书王渭,想让王渭和他们一起去找刑部尚书孙浩誉说明情况,让孙浩誉上书皇帝将查抄了鱼家作坊重新开放。

    可龚光杰与钱子穆才去到工部,坐了下来,茶水还未端上,便见王渭匆忙地上前来问:“二位大人,您二位怎得空就过来了?”

    龚光杰正欲开口,那王渭便问了句:“那个,内阁一年前批的,修坝的钱怎么只来了一半?修坝的钱可都是地方垫付着的,底下的人都在催款了,最后那点钱不拨下去,那堤坝可就修不好了,现在已经是三月了,再过几天汛期一来,那没修好的堤坝莫说挡住水,能不能撑住都不未可知,下游这么多老百姓身家性命摆在那儿,容不得半分差池。您二位要不现在就把钱拨来?”

    龚光杰要钱的话顿时便说不出口了,钱子穆也是面有难色。

    王渭斜眼望着二位,他哪里不晓得户部的难处?只是他这边仅有的几个能挣钱的机构如织造局,官窑等也只够他拆东墙补西墙的。知道那二人是来要钱的,他便先下手为强。知道户部现在为军饷忙得焦头烂额,可也不能把用之于民的钱全拿了去打仗。

    钱子穆也机敏,便开口说:“王大人,咱们那边,您也知道——现在吏部,兵部和枢密院就差去我家门口堵着讨钱了……抱怨的话也不该此时说,还记得咱们和西洋人谈生意的事吗?祺王那边说至少要翻一番,才能将眼下的事翻过去,就问您工部有这么多布吗?”

    王渭当即拍案而起,大喊:“翻一番?老师,以现有的工部设下所有作坊的织机,就算一天到晚不停工都织不了。学生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水利,水利如果不修缮,汛期一来要是遭了灾,可怎么办?”

    龚光杰叹息一声,说:“知道你难,可是现在咱们怎么办?宫里都来人催了。”

    钱子穆问:“要不,您去找孙大人说说情?你在内阁也要提一提这件事。”

    王渭打太极,问:“哪个孙大人?刑部尚书孙浩誉?你们找怎么不直接去?再说他就那点囚犯家人打点的银子还不够他们手底下衙役的修缮牢狱的。”

    钱子穆摇头,笑道:“是请您去找他谈谈有关鱼难成家业的事,鱼难成的家产不是封着吗?找个人盘下打点,总比摆着积灰、长蜘蛛网强不是?这件事就户部一家在内阁说不管用的,你工部也要提起这样才能让他们相信户部没钱,这时候提起鱼难成才能顺理成章。”

    王渭微恐,当年他和鱼难成一直都有书信往来,交情不浅。

    “鱼难成是第一的富商,他家的作坊就这样被封了八年,不可惜吗?”钱子穆挑眼问王渭。

    王渭望着龚光杰今日礼下于人的样子,拱手说道:“鱼家产业买给谁是一回事,鱼家产业重新开张又是一回事,这不单单是增加税收这一回事,这些学生心里清楚。钱大人不消激我,鱼难成做大那几年,你们是看到‘苗头’了的,鱼难成为了提高利率他做了些什么我们不是不知,要不是他早死,事情还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

    龚光杰沉默了。

    钱子穆却说:“这件事在十年之内不会变成鱼难成地那个样子,要是下一个人真敢走鱼难成的路,就法办了他,一切照旧。”

    王渭道:“说到底,你们还是想借机捞钱。”

    “现在掉过去的一部分粮食,是户部向几个粮号借的。这户部的钱不够,你们工部的一些事项怕是也批不了了,水利出了事,死了百姓您这工部尚书也难辞其咎吧?”钱子穆威胁说。

    王渭叹息一声道:“我答应你们在孙浩誉和内阁会议上提起重开鱼家产业的事,只是你们答应拨到工部的钱修水利的钱必须在汛期来前拨来。”

    “有了钱一切好办。”钱子穆说。

    而后三人一同去找刑部尚书孙浩誉。

    孙浩誉见户部和工部尚书都来委托他此事,便问了一句:“这件事祺王殿下同意吗?”

    钱子穆笑道:“加货本就是祺王殿下吩咐的,我等思来想去才找到这么个法儿为殿下分忧。”

    孙浩誉问:“只能这么做吗?鱼难成的事,我一直觉得没了呢。你们说的鱼难成的证物,不是还没找到吗?”孙浩誉还记着当年被李麟拦住的月娘,只是这八年来不敢提及。他一直在等待,故而查封鱼家产业,以各种借口不肯售出。

    “八年了,要是有那个所谓的账本,我们不会平安无事地在这个位置又待了八年。”王渭说。

    孙浩誉瞥了王渭一眼:“你怎么也这么说?”

    王渭道:“此事是祺王授意的,现在仁清太子离京需要钱,正好把当年遗留下来鱼家的东西处理了,鱼难成家留下的尾巴不处理,摆在那儿,始终叫众人膈应着。鱼家彻底翻篇也算是了却朝中许多老臣的一桩心愿,既可以为朝廷分忧,又可以卖个人情,何乐不为?你身为刑部尚书,不要到处查,到处搅浑水,弄得人人自危。这样你这个位置迟早会被人换掉的。”

    孙浩誉一怔:“换掉?”

    钱子穆说:“要不是老师护着你,你以为你这些年来为了查案到处得罪人,你还能好好坐在这儿?做人要知恩图报。”

    孙浩誉架不住威逼利诱,只能松口答应户部和工部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