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河的三十岁
繁体版

第二十章 谈创业心潮翻涌,尽人事笑谈杂文

    2016年6月,张清河大学毕业,因为之前提到的“就业协议书”的事情,张清河对学校极其不满,以至于最后拍毕业合照的时候都没有参加。兜兜转转,张清河还是回到了家乡。本来呢,张清河是打算在黄冈混一段日子的,直到某个幼儿园开出的工资是“一个月600”,这才让张清河“去意已决”。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看看张清河后来的日记吧: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2016年6月,我大学毕业。本来想直接在黄冈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干干就算了,毕竟那个时候心无大志,也没有什么考虑的东西。于是,我去全市各个幼儿园、早教机构应聘,就是这些应聘经历,让我一下子把对大学、对黄冈甚至对湖北仅剩的一点好感消耗殆尽了。

    先说某实验幼儿园。我在这个幼儿园实习,各方面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最主要的是,我自认为学术基础扎实且是为数不多的男幼师。试想,谁能拒绝一个专业的男幼师呢?当时的带班老师和园长对我还是挺不错的,也非常有意愿让我毕业后直接留在园内。可是,当他们看到我的籍贯,一下子就取消了这个念头。没人会相信,至少当时的他们不相信,一个江苏常州的小伙子,愿意留在湖北黄冈。当然,我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地区歧视,也没有所谓的优越感。但是,在现实面前,连我自己都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在黄冈呆一辈子。于是,实习结束的那天,我照常下班,也没有跟孩子们说“明天就不来了”之类的话。都说人性本善,可事实告诉我,即便是一群小孩子,即便朝夕相处,只要我就这样离开了,消失一段时间,没人会记得我。事实如此,一年后我回到实验幼儿园,那些中班的小孩,已经完全不记得我了。

    遗爱湖某幼儿园。我一直很喜欢遗爱湖这个名字,不知道是谁起的,直到今天我也没搞清楚,不过不重要。遗爱湖在东坡公园旁边,或者说,遗爱湖环绕着东坡公园。我还是很喜欢苏轼的,心想,要是在这么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了此残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第一天去面试,园长(面试老师)让我带小朋友上节室外活动课,效果非常好,让我回去等通知。第二天,又让我去上节课,效果依然非常好,结果一下子没有了下文。我想,就算不录用,至少也给个理由?

    某爱婴早教中心。工资一个月两千不到,但是生活还是很快乐的,美中不足的是,十几个员工,只有我一个男的,待在人群中实在显得突兀。这应该是我在黄冈第二开心的时光了,虽然每天要早起坐公交车上班,但下班后走两个小时,就能从市中心走到大学附近。我想,如果我这样工作几年,应该会变瘦吧,哈哈。物是人非啊,记得那时候每天早会的时候让我讲冷笑话,记得那时候一到下课就跟主管闲聊扯淡,记得外出采单看到小孩就夸他们长得可爱,也记得跟管理人员争论得面红耳赤,还贡献了一个经典的哲学梗——我们阴天看不到太阳,难道太阳就不存在吗?星星在夜晚格外璀璨,难道白天就没有星星吗?可惜啊,当时我就知道,没人会听我的。所以啊,我想这个机构现在肯定是已经倒闭了。

    某科技职院附属幼儿园。这是个新建的幼儿园,据说还有外教。虽然我没有什么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但还是不能理解,怎么中国的小孩要以有个外国老师为荣?当然,这是题外话。面试当天,面试官非常正式地让我全方位展示了一下能力,包括“琴棋书画”。她应该是很满意的,然后问我,一个月六百块工资,能不能接受?我笑了笑,回答道,您这是侮辱我呢,还是侮辱我们这个职业?很明显,当时她的脸上是没有笑容的,当然,我的脸上更不会有真实的笑容。当时我住在校外,一个月房租不包括水电费刚好六百块。这时候我就开始想了,我就算回家每个月扫扫大马路,也不至于六百块一个月吧,那我搞什么专业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是的,钱不代表所有,但是有时候确实可以侮辱一个人。

    我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的,差不多在“六百块”事件之后,我已经对这个地方心灰意冷了,刚好大学也毕业了,不如回家吧,这个地方不值得我留恋。或许有的人有的事还可以回忆,但已经不值得我留恋了。带着这样的心情,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左右,决定找份差事做做。至于我为什么要回忆之前的事情,我想正是因为那些事,才有了后来的创业经历吧。

    离家三公里左右,有个培训机构,主营托管和学科培训,正在招人。我心里一合计,就凭我这才学,去干个这事儿岂不是轻轻松松?总比一个人待在家自怨自艾要强得多嘛!于是,2016年7月,我去找老板面试。交谈了一会,老板突然问我,你觉得咱们合伙怎么样,我出钱你出力,你看专业的东西,还是交给你去做吧。我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老板便让我做个合作协议书,然后任命我当校长了。第二天,当我拿着合作协议书来到办公室,老板看完,又突然问我,现在把这个地方全部转让给你怎么样?既然你想要做事情,那就全部交给你。我又点了点头,回家写了份转让合同。中间的细节可以忽略不计,当我们签完转让合同之后,我才意识到,还没开始赚钱,就要先付钱了。可我这刚刚毕业的人,身上哪里有钱?

    回到家,我跟爸妈讲了这个事情,老妈说,你想做的事情,我一定全力支持你。老爸说,你太年轻了,世上的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当时家里还是比较紧张的,商量了很久,爸妈决定先问亲戚借点钱支持一下我。于是,一万两万的就开始借来交到我手上。中间还有个小插曲,直接决定了现在的我对待亲戚的态度。我妈问某位亲戚借钱,这亲戚笑着说,家里钱是有的,不过要回去看看存条才知道能借多少。结果,直到今天,这亲戚也没看完那绕地球好几圈的存条。而这位亲戚,正是我那外公的兄弟。我时常感慨,那时候是我第一次亲手拿到那么厚的一沓现金,可惜做生意这件事,可能也就开始的时候能见到自己手上的钞票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不适合做生意,因此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生意的真谛。开弓没有回头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硬着头皮开始付转让款,开始想办法招生、招聘员工,开始动脑子经营。

    正当事业逐渐好转甚至开始出现如日中天的迹象,磨难就马上来了。周围还有好几家类似的机构,其中有一家是不需要房租的(自己的房子),而且主营兴趣班。结果,当他们发现有利可图,就一股脑全都挤了进来。这一挤啊,就出事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国人的本质,似乎从来不愿意互利共赢,只想“大权独揽”最后搞得全军覆没。大家都知道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可当利益到来的时候,没有人会搭理所谓的仁义道德。

    我想继续引用我爸当年跟我说的两句话:你太年轻了,世界上的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商场如战场。古人讲,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样的说法似乎过于绝对,但当我亲身经历之后,忍不住点头。打开门做生意,似乎不能挑选客人。但是跟选择的主动权相比,更窘迫的是既不能往怀里揽又不能往门外推。两年后,虽然有老同学的投资帮助、朋友的资金周转,最后我还是在2018年12月15日正式停业了。虽然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但是我这个特别有仪式感的人呢,决定就用这个日期给自己的创业经历画个句号。反正不管结局是否圆满,结局始终是要有的。

    历程讲完,总是要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的,不然摔跤就白摔了。除了提到的“六百块”之外,我不想再提关于收入支出之类的经济问题。因为我们应该明白,金钱其实跟流水很像,我们可以喝点水解渴,却不能把所有的水装起来,也不能泡在水里淹死。另外,在我看来,淹死的比渴死的更可悲、更可笑。

    写篇文章总是要体现一些意义和价值的,所以我想提几点建议,一是为了甩自己两耳光,让自己保持清醒,一是为了给能看到这里的朋友以“过来人”的身份提提醒,免得摔进同一个坑里。

    首先,永远不要在脑子不清醒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我所说的脑子不清醒,包括但不仅限于神志不清。当我们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你要知道,当时做的任何决定都会让你后悔。我不能说那些决定都是错的,因为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那些决定一定会让你后悔,虽然这种说法也过于绝对,但是相信我,是真的。有时候,我们情绪激动高亢,恨不得上九霄揽月,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那一定会进退两难,既不能上天潇洒,又发现下不了台了。有时候,我们情绪低落消极,只觉得人间不值得,这时候就算有机会,也不应该强迫自己去接受,因为人是没办法既高兴又不高兴的,除非是神经病。诚然,当我们情绪平稳的时候,难免会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或是诸多顾虑或是错失良机,但机遇从来不是根据人的情绪出现的。那么,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努力,保证自己的实力,用真才实学静待时机,用平心静气来深思熟虑。

    其次,资金对创业是极其重要的。我不是成功学大师,也不是个成功的人,但我始终相信,成功的人不可复制,失败的经验必须吸取。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重复失败。有人说,一个科学合理的团队是创业的必需,我不反对。但是,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光靠画大饼总是不行的。理想和信念固然重要,但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人性。归根结底地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不是金钱至上,也不至于去说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是单纯地讲,创业如果没有资金,那就只是空谈。经验之谈,目前看来,似乎只有钱生钱才是赚钱的本质。没钱的人怎样才能变有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没钱的人怎样才能稍微变得有钱?这取决于对“有钱”的看法。然而,井蛙不可语于海,依然没什么意义。我想,凡是想要做生意的人,一定要把资金放在首位,而且一定是足够的资金。举个例子,如果你要做一笔十万的买卖,你应该至少有二十五万的资金。那么,资金从何而来,资金是否充足,这就不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了。附带一提,做生意的资金,必须是闲钱,不然一旦失败,毫无退路可言,那就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再者,心态一定要平衡。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做生意的目的是什么,还要保证自己能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失败。以我自己为例,一开始我只是想找个工作而已,可当我成了老板,一下子就矛盾起来,这跟从事的行业有关。教育培训这件事吧,我到底是追求教育呢还是追求收益呢?直到今天,结合我接触过的其他人和事情,依然认为,二者难两全。这就要了命了,我当时想两者兼顾,结果发现根本顾不过来,而当我选择一心搞教育教学,却发现被钱釜底抽了薪。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对那些人说三个字,给我钱。我倒不是说不要讲良心,只是在保证问心无愧的质量的基础上,钱这种东西肯定还是多多益善的。不能说义不掌财,只是有钱不赚非君子啊。

    然后,要学会考察。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考察政策、考察人群、考察员工。提到的这些,应当把政策放到第一位,如果不熟悉当地的政策,那千万不要头脑发热。换句话说,政策能够直接决定事业的生死,毫不夸张的说,跟政策作对,有点刑天挥斧的感觉。

    除此之外,我们要重点考察人群,这人群指的是受众,也就是服务对象。我们要明确自己到底要把产品或者服务投入到谁身上,搞清楚这些人的想法和经济情况。这是非常容易出错的环节,依然以培训学校为例,我一开始以为我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后来才发觉,我的服务对象是家长。当然,如果上课上的好,学生愿意听课,那家长一定是愿意送孩子来的。但是,如果分数提不上,价格太贵,这就不好说了。反之,如果家长觉得价格实惠,据说还能提高成绩,那么就算孩子不愿意,家长还是会把孩子送来。于是,一下子,家长就成了服务对象,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双刃剑。那么,家长的经济情况怎么看呢?从穿着打扮其实很难发现,但是神韵和谈吐是很难作假的,这就需要充足的识人经验了。

    考察时间,指的是在研究受众的时候,务必重视受众的有效时间,你不能让一个学生在学期的周一八点不升国旗唱国歌来培训班上课,你也不能让一个朝九晚五的家长下午三点来接学生。考察地点,也就是选址,合理的位置,能够带来极大的帮助。而选择位置,需要了解地理及人流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实地考察和交通地图结合。我们不能在学校旁边开游戏厅,不能在图书馆旁边开KTV,也不能让人家来了没地方停车。其实还有更有趣的,当我研究易经八卦之后,发现一些神奇的事情,暂时不作论述。简单来说,依然是三个字,技术活。

    考察员工,用古代的话来说,叫作知人善任,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熟稔心理学和管理学。你得知道自己需要怎么样的人来做怎么样的事情,你也要知道自己任用的人到底需要什么。而最重要的,竟然是以身作则。又有很多人觉得,我一个老板,难道还要什么事情亲力亲为吗?我所说的以身作则不是让你什么事情都自己去插一手,而是指对待事业的态度。试想,我的老板每天都看不到他人,我还会兢兢业业工作吗?我的老板随手在办公室丢垃圾,我还会积极打扫卫生吗?我的老板自己都不在乎这份事业,我还会为所谓的理想去卖命吗?更要命的是,如果我的老板平日里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等到发工资那天却迟迟不见动静,我还会把这工作当工作吗?我用大量的篇幅在讲老板应该怎么做,并不是忽略什么叫“考察员工”,而是特意强调不要太把自己当成领导,现在已经不是封建专制统治了,没有人格魅力的老板,根本就没机会去考察员工,因为优秀的员工根本不会来,最后考察来考察去,发现一个能干的都没有,还不明白其实这是自己的问题。当老板自己有了一定的魅力,才有机会去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啊。

    接着,要善于思考,善于谋划。很多时候,我们既是皇帝又是将军还是军师,因此一定要有犀利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睿智长远的考虑和眼光。斟酌之后最好要制定计划,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过于随心所欲并不能对事业有任何帮助。想要做到这些,在我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和学习。观察身边的企业、关注时代发展、研究历史。其中,研究历史必须单独拿出来讲一讲。古话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读史使人明智。当我们潜下心来研究历史,就能够发现,很多事情古人早就干过了,不仅干过,还总结过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既如此,为什么非要搞得一腔孤勇的样子从头做起呢?人家跟你说了前面有个坑,你非要跳下去看看坑有多深,我只能一边为这种精神鼓掌,一边觉得你或多或少有点神经病。

    最后,要擅长创新,其实这就是讲与时俱进,甚至要超过当时。人嘛,多多少少有点猎奇和喜新厌旧的心理,大家都没见过的东西,你一拿出来,大家都会感兴趣;人家做过的事情,你再做一遍,就没有太大意思了。所以,一定要创新,而想要新颖独特,就要敢想、会想。然而,这世上没有凭空出现和凭空消失的东西,所有的质变都是从量变积累起来的。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充满想象力,但是他们应该做不了微积分。至于我们,一方面要保持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积累,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老一辈的人总是说,店是要守的。诚然,创业艰难,守业更比创业难。但是,古人也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到底怎样去斟酌损益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有点像谈恋爱,爱的时候就认真爱拼命爱,不爱了就好聚好散。如果自己去做个事业,那就要把事业正儿八经当回事去做,就要拼命尽自己所能去做。我们不能说从开始就不在乎不关心结果,毕竟我们总是希望有所收获的,但我们也不能满怀希望迎接命运女神和财神爷的垂青。对于创业,我现在的看法其实很简单,四个字,问心无愧。或者,我想换个说法,更加符合我的形象:尽人事,听天命。

    二零二二年二月十日

    事实上,张清河的创业路上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只是一时间不能全部铺排开来,所以只好引用他后来的日记以作梳理。日记中提到的“老同学相助”,这位老同学正是中学时期的刘凯,也就是那个“摔跤癞蛤蟆”。当时,头脑发热的张清河,被迫卷入了行业的价格战,一时间损失惨重,开始四处寻求帮助。某天,刘凯来到张清河创办的“昶晗教育”校区,两人交谈一番后,刘凯立刻决定投资。说是投资,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这笔买卖“凶多吉少”。用刘凯的话来说,几万块,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冲着张清河这个人,也是值得的。那时候张清河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这么值钱。当时,小芳正趁着假期跟张清河待在一起,虽说是要给张清河帮忙,但实际上只是每天跟在张清河身后而已。张清河跟刘凯在办公室商讨着投资的具体事宜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小芳不耐烦地催促,张清河顿时上了火,只是说了句“你出去玩会,我有点事要处理”,而小芳却像个五六岁的孩子一样嚷嚷着“快点快点,回去吃饭了”。张清河不由得怒火中烧,心里一下子想到很多事情——这些年,小芳那助学贷款都是张清河在还,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是张清河在给,就连毕业论文都要张清河代笔;而小芳除了每天跟在张清河身后之外,就是吃喝玩乐,毫无压力。

    张清河又想到自己辛苦创业,只是为了今后两个人的日子能过得舒服一些,如今面临各种问题,不帮忙就算了,还要在这捣乱。一时间,张清河满脑子都是以往各种不好的片段,加上小芳依然喋喋不休,顿时失去了理智,举起手就要上去给一巴掌。但是,手刚举起来,张清河又想,她是被我宠坏了,总不能真的打她吧?而小芳完全不领情,一边把脸凑过来一边嚷嚷着“你打啊,你打啊”。刘凯在一旁看着不说话,张清河又想到前几天跟小芳说的话——我知道你受不了委屈,但是要分场合,在家里你爱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在公众场合一定要注意给我留面子。然而,小芳似乎完全不记得这些,只是自顾自把脸凑过来喊着“你打啊”。明明是两三秒的时间,张清河却像过了几个世纪,最后一巴掌扇了下去。小芳大哭起来,端起板凳就往张清河身上砸,然后就一个人跑了出去。刘凯愣了一下,问张清河要不要出去看看。张清河摆了摆手说,没事,我们继续谈正事,真是没规矩。谈完工作后,张清河给小芳打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只好急忙出去沿街找,实在找不到,只好先回家。结果刚到家,发现小芳正坐在奶奶家吃饭呢。张清河心想,这女人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啊,没心没肺的。想着想着,又好气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