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非攻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非命之说

    顾担一个人在山门里行走着,他曾对这里无比的熟悉,每一处地方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可今天他竟不知要去往何处。

    师父的回答,并未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他知晓了师父告诉他的道理,可并不见得就此接受。

    所以他最后说的是“我知道了”,而非“我明白了”。

    墨家教义之中,有大利与小利、大害与小害的说法。

    在大利与小利之中,选择大利;在大害与小害之间,选择小害。

    相比于背叛人族的大害,那些罪人的子嗣仅是严刑峻法之中蕴藏的小害,是属于祛除大害中的一部分,顾担并非不理解这个道理。

    可等他真的见到那些尸骨之后,特别是孩童的尸骨之后,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

    就在他默默思索,穷究自己所知晓的道理之时,不知不觉间,竟又来到了一处石室的门前。

    这里是属于五师姐的石室。

    顾担再次站在了门前,可他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进去。

    连师父都没有为他解除心中的疑惑,五师姐可以告诉自己吗?

    他罕见的迟疑了起来,盯着面前的门扉,手掌起又落,却始终没有触向石门。

    “进来吧,一直站在门外做什么?”

    熟悉的声音自石室内传来,是五师姐的声音。

    顾担不再犹豫,推门走了进去。

    五师姐端坐在蒲团之上,手捧墨经,注视着眼前的小家伙,她能够清晰的看到顾担脸上的迷茫。

    “行墨家之义的感觉怎么样?”五师姐放下手中书,目光柔和。

    顾担张了张嘴,看着最为熟悉的五师姐,终于说道:“不太好。”

    “我见到了外面的世界,可那里却和二师兄讲给我听的故事完全不一样。我见到了很多妖族,还灭了一族,因为它们吃人。我灭了那一族之后,还在那里站了很久,可没有别的妖跑过来要给它们报仇,也没有什么妖要捉拿我。”

    顾担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要说,在五师姐的面前,他卸下了自己的顾虑。

    “我还想要救一个小女孩——她是妖。可她并未伤害过人族,甚至除了我之外,她都没有见过人族。她并不知道人族与妖族的仇恨,她算不算有罪呢?算不算死敌呢?”

    顾担纠结了起来,显得格外的沮丧,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我想不明白,很多地方都想不明白。”他低下了头,准备迎接五师姐的批评,或者再被揍一顿。

    然而预想之中的批评没有到来,一只温暖的手掌落在了他的头顶上,轻轻的揉了揉。

    “五师姐......”

    顾担惊讶的抬起头来,看着面前显得格外温柔的五师姐,她在笑,而且笑的很开心。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已经做好了被批评,甚至是被揍一顿的顾担,见到这个样子的五师姐,心中反而是觉得非常非常委屈,小脸紧紧的绷在了一起,嘴唇紧抿。

    “看来没有白跑一趟。”

    五师姐笑着说道:“真正想要做事,并不是喊着大义或口号,就能做好的。如果不明白为什么去做,仅仅只是一腔热血,最后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

    顾担听着,觉得五师姐应该是在夸自己。

    “你记得墨家的主张吗?”五师姐问道。

    “当然记得!”

    顾担肯定的点着头,不假思索的说道:“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明鬼、天志。”

    一共十条,简洁明了。

    “背的不错。可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能明白吗?”五师姐再问。

    “我......”

    如果是这次离去之前,顾担定然会毫不犹豫的说自己明白。

    可此时张口欲言,却说不出话来。

    “那我们就谈一谈非命吧。非命,是说生灵的命运并非绝对注定的,是能够以个人意志进行改变。你的疑惑,可以从非命之中得到解答。”

    “而在谈论非命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标尺。先生提出了这个标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考察其本源,审度其事故,运用于实践。本源是起因,事故是结果,实践是经过。这就是非命之说。”

    五师姐开口讲述了起来,“归墟因何而立?当时人族已在黄帝的统领下占据了大片的疆土,有了立身之本,不可再躲。临危受命的颛顼大帝不得不面对敌人,且必须要正面相抗。胜则生,败则亡。可人族面对神族、妖族根本难以全面抗衡,哪怕面对的仅是一部分,便已经危如累卵。”

    “不得已之下,颛顼大帝想到了另一条路。既然奋起直追不可能,那就只好从源头想办法解决这件事——让成道者不得不合道于天,这样神族和妖族最上层的力量将变成一团乱麻,人族也会争取到喘息之机。这就是起因。”

    “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颛顼大帝建立了归墟,并且最终完成了‘绝天地通’的壮举,甚至凭计谋将神族天皇都关在了归墟之中。这就是结果。”

    “而如今,你见到了归墟之中昔日生灵留下的子嗣后代,并因此产生出了别的想法和怜悯。这就是经过。”

    五师姐一如往常般的诉说着这一切,然后看向顾担:“我说的可有错?”

    “没有。”顾担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好,那我问你。颛顼大帝建立归墟,对于人族而言,是好是坏?”

    顾担没有犹豫,立刻说道:“是好。”

    “将进攻人族的妖族关在归墟,甚至神族的天皇都被关在了这里,是好是坏?”

    “是好。”

    “起因和结果,都是好?”五师姐目光幽幽的看着顾担,再次问道。

    “是。”

    顾担点头。

    “那么,这些妖族或神族的子嗣的命运,在他们的父辈进攻人族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他们本也能生活在浩荡天地之间——可他们的父辈替他们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包含了生死,自然也就包含了之后可能会有的后代。”

    “如果他们成功了,人族的后代也必将承受这一切。他们的子孙,也有可能享受到不一样的命运。所幸,最后我们赢了。”

    五师姐平静的说着,声音中没有任何的起伏,只是简简单单的告知着顾担这一切。

    怜悯,可以存在于个人。

    而生存,才是种族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