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反派的作精亲妈后
繁体版

第029章 碾米

    太阳下山得早,加上做红薯片和香芋片花了些时间,等姜宁他们吃完晚饭后天已经快黑透了。

    一天加起来擦了近八十斤番薯蓉,胳膊太累了,姜宁没再做别的,抓紧时间洗了澡就早早睡了。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白,姜宁就睁开了眼睛。

    今天她给自己定的任务是把剩下的白薯都处理完。这七十斤的量估计也得忙一整天,反正已经睡了九个多小时,再躺下去也睡不着,姜宁索性起床干活。

    快两个小时里她又擦了十多斤,直到天色大亮后才停了手,开始做早饭。

    米缸里只剩大半碗米,加了好几个红薯凑合煮了半锅粥。

    烧着硬柴火就是轻松,粥熬着的同时,姜宁去前院瓜豆棚里摘了一大把豆角,焯熟了加两勺虾酱拌匀,又切了一个芋头放到大铁锅里蒸。

    这会萧昭也醒了,他自己把姜宁放在床尾围栏上的衣服套上,揉着眼睛来厨房找人。

    姜宁给他舀了热水到洗脸盆里,指导他洗漱完,芋头也蒸好了。

    娘俩匆匆吃完早饭,姜宁就找来扁担,挑了早就装好稻谷的竹筐去大队部。

    碾米房与大队部的院子紧挨着,一共有两间屋子,一间是旧式的舂米屋,里面有人力给稻谷脱壳的工具碓臼。

    碓臼由碓窝和踏椎组成。

    碓窝是一个挖凿成窝窝头形状的大石臼,踏椎是用整根树干制成的,踏椎的首端下方卯嵌了一截大木棍椎头可深入石臼,离石臼约摸三分之二处装了个杠杆式支架架着踏椎,人站在踏椎尾端,用力一下一下地踏踩,在椎头的锤舂冲击下,碓窝里的稻谷渐渐壳米分离,再用簸箕抛扬去谷壳与米糠,就能得到干净的米粒。

    人力舂米不用花钱,但费力又费时还费人(必须至少两个人合作,一个操作踏椎,一个守着石臼不时翻动调整里面的稻谷),所以公社有了柴油碾米机之后,社员们还是同意大队购买了回去,于是就有了隔壁新建的碾米机房。

    用碾米机是以稻谷的重量来收费的,每十斤五分钱,五十斤以上才开机,一次最少要花两毛五。

    当然,如果不到五十斤也非要用这机器也不是不行,按最低标准五十斤来算钱就是了。

    姜宁这一袋是把家里原来的存粮和她后来催长的那茬全装上了,大概五十六七斤。守着机器的是昨天送柴火到她家的年轻小子之一,过称时直接给她抹了零头按五十斤算。

    收了钱,年轻人熟门熟路地将姜宁拿来的布袋钩挂到出米口,两个小麻袋套到出细糖和粗糠的口子,将一筐稻谷倒进最顶端的金属漏斗里,然后就开动机器,看漏斗里的稻谷下去得差不多了,又将另一筐倒进去。

    等米碾出来的间隙,小伙子笑着跟姜宁搭话:“姜宁,你家种的芋头太好吃了!我奶都说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芋头!又香,又粉,又糯,简直绝了!你们家哪里找来的芋种?”

    闻言,姜宁脸上刚漾起的微笑瞬间僵住,脑筋飞速转动,眉头微皱露出疑惑的表情:“就是往年种的那些啊!我看村里好像种的都是这个品种。我家的一开始好像是桂英姨家在圩市换来的,之后就每年自己留种……”

    她在心里懊恼得直拍自己脑门。利用异能催长植物除了缩短生长期之外,同时还会附带着品质优化的好处——

    催长过程中,植物吸收到的是能让本身品质得到最大程度激发的精纯能量,而不像自然生长那样,因为环境因素在汲取养分的同时会吸收到杂质、或招惹病害从而降低了品质。

    催长出来的植物,不仅味道更好,而且在营养方面也更优良。

    昨天她是一时没想到这个问题,所以直接就在仓房拿了芋头,没有特地到菜园子里去重新挖。

    姜宁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以后这些催长出来的真轻易不能给外人了,否则很容易得罪人。因为她就算给了种子出去,对方肯定种不出相同的品质啊!

    到时再觉得是她有意藏着掖着不肯拿出好东西,那她可真冤死了!

    想到这里,她赶紧继续打补丁,若有所思地道:“我前天一起挖了好几个的,吃起来跟往年差不多,可能给你们的那个正好长那位置的土肥一些?”

    总不能让我把菜园子的土挖了给你们吧?釜底抽薪就过分了啊。

    “……应该是?”小伙子很快就信了姜宁的说辞。

    毕竟种地这东西真说不准的,像什么南瓜番茄啥的,偶尔也会突然出现一两个特别好吃的,想要找原因没那么容易,毕竟这会也没什么仪器去分析土壤或是其它生长因素不是?

    用了碾米机效率就是高,短短几句话间,白|花|花的米、褐黄色的糠就被各自输送进了袋子里。

    姜宁婉拒了小伙子的帮忙,自己一手拎起米袋子塞进竹筐,另一手拎起两袋糠放到另一个竹筐,即便如此,两个竹筐的重量相差得还是有些大。

    她又把萧昭给提溜起来,墩进装糠的筐里,把担子挑到肩上感受了下,点头:这样就差不多了。

    萧昭还是第一次这么被装到筐里挑着走,新奇又兴奋,一边咯咯笑着一边扒着筐沿探出小脑袋瓜撩|拨跟在后面蹦蹦跳跳的大黄狗:“阿财阿财,你要不要坐筐呀?”

    “汪!”阿财跃跃欲试地跳起来想扒拉着筐进去。

    姜宁赶紧丑拒:“不要!你太重啦!”

    “汪汪~”

    回到家,看着姜宁把东西安置好,萧昭立马迫不及待地问:“娘,要做奶糖了吗?”

    还不行,奶还没弄来呢!

    姜宁想了想,进柴房从稻草垛里拔出一捆稻草来,拎着去了牛棚找负责照料母水牛的老郑头。

    奶粉一包要三块钱,而且还要奶粉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实在没路子弄到,要是产妇没下奶、新生儿又饿得哇哇哭实在没办法,碰巧大队的牛有下崽的话,就可以拿些能给牛当口粮的干稻草去换个一碗半碗。

    大概是村里最近没什么人来换牛奶,小牛的口粮充沛,老郑头收下姜宁的稻草,给了她一大搪瓷缸的水牛奶。

    姜宁捧着搪瓷缸回到家,一边在院墙角采摘着薄荷叶,一边在心里琢磨事情。

    牛奶营养丰富,就算不为了做奶糖,也应该想办法让萧昭能多喝些,这对于他的成长发育以及增强体质都有好处。但像今天这么操作一次两次可以,次数多了村里就有人要说嘴了,毕竟萧昭不是必须喝奶的婴儿了。

    还是得想办法买奶粉才行。

    可是奶粉票不好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