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反派的作精亲妈后
繁体版

第015章 投喂幼崽

    黎桂英回去后,姜宁就开始处理剩下的虾苗。

    她先找来一个洞眼极细的竹编大簸箕架在木盆上,将虾苗倒进去,然后一手拨着虾苗一手舀水冲洗。

    清刷了几遍并且把里面的杂质都挑出来后,分出一半盛到另一个稍小点的簸箕里沥水,原大簸箕里剩下的再拨松散均匀,最后搬到晾晒区那个十字交叉木架最上一层进行暴晒。

    紧接下来做虾酱。

    步骤也不复杂,按一斤虾二两盐的比例往沥干水的虾苗里加入粗盐,翻拌均匀后装进陶坛里,给坛口蒙上纱布扎好,搬到北间的西窗台上等待发酵就行了。

    之后只需要每天用不沾生水的干净木棍翻搅一遍,半个月后就能发酵完成,可以取出来分装密封保存或直接食用。

    姜宁忙着将虾苗处理成虾皮和虾酱的时间里,萧昭接了黎桂英小孙子送过来的咸金桔放好,就拉了大黄狗到葡萄架下玩梳毛。

    这一人一犬明显心不在焉,萧昭是梳一下往姜宁的方向望一眼,阿财更是一直盯着料理台底下放着的桶——桶里放着鱼还有它心心念念的筒骨。

    等姜宁将装虾酱的小陶坛放好回来,萧昭马上起身跑过去抱住她的腿,仰头笑得可软萌可爱了:“娘,我们午饭吃哪个鱼呀?”

    姜宁想了想:“吃黄花鱼吧。”

    她在原主的记忆里只找到晒金鲳鱼干的做法。

    “那……”萧昭捂着肚子,一副欲言又止的小模样。

    姜宁扑哧笑了:“饿了是吧?现在就做饭。”

    日头快升上中天,本来也是时候做午饭了。姜宁拍拍萧昭小脑袋瓜,指着西墙的瓜棚,“去吧,帮娘摘两个茄子来。”

    末世里丧尸砍多了,姜宁一手菜刀能玩得跟针同样溜,几下就利索地将两条鱼都开膛破肚清理好鱼鳞内脏那些。

    金鲳鱼在腹部和背部分别下刀切段但没完全切断、保留了三四厘米相连,形成连贯之字状,薄薄抹上盐,就可以挂起来晾晒了。

    黄花鱼肚子里塞上姜片,撒两粒粗盐,水开后上锅蒸几分钟,取出倒掉盘子里积的蒸汽水,铺上葱丝再淋两勺豉油,放回锅里继续蒸个三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姜宁还按她以往的习惯,往大铁勺里倒了小半勺一直舍不得吃的花生油,勺子放到火上燎烧加热后淋到刚出锅的黄花鱼上,瞬间,一股夹杂着花生油的浓郁脂香与黄花鱼的鲜美、以及葱丝辛甜的味道就在厨房里弥漫开来!

    萧昭:“……”咕咚!咕咚!不断吸溜口水。

    大黄狗:“……”滴答!滴答!它的口水直接滴下来了!

    茄子也是用蒸的做法。

    家里的竹编蒸笼是那种可以一层一层往上撂的,茄子切条,码在盘子里,撒一点盐,跟鱼同一锅蒸,省柴火又省事。

    出锅后撒上蒜蓉,再加入浇鱼剩下的一点点热花生油,拌匀。蒜香在热油的作用下得到了最大的激发。

    “好香!好香!”萧昭深呼吸一口,迫不及待地拿了勺子要自己盛饭,“我可太饿了!”

    姜宁也不嫌他动作慢,任由他自力更生。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先放到萧昭碗里,自己也接着吃了一块,再扒拉一口米饭,一本满足地点头:好菜果然就是要搭配不加任何多余配料的白米饭,才能在味道上达到这样相得益彰的效果。

    萧昭“啊呜”一口吃掉姜宁夹到他碗里的鱼肉,又挖了一大勺子米饭塞进嘴里,小脸顿时像藏了食物的松鼠般鼓鼓的,他的表情享受之余貌似还带了一点点罪恶感:“娘,家里还有米煮晚饭吗?晚饭我们就吃煮红薯吧?”

    姜宁愣了一下,想起后院里晒着的那几十斤谷子,趁机叮嘱他:“米没有多少了,但仓房里还有谷子,改天可以碾成米。但昭仔在外边别跟人说我们家总吃白米饭知道不?”

    “知道的!”萧昭一脸老成地点头,“要是别人知道咱家总吃白米饭,就该像那谁一样总跑来找娘,把我们的糖、米、鸡蛋都借走了。”

    姜宁把挑好鱼刺的鱼腹肉放到他碗里,赞许点头:“没错,就是这样的。”

    萧昭胃口好极了,啊呜又是一大口,心满意足得摇头晃脑:“娘,你做这个鱼好好吃!比兔肉还好吃!”

    姜宁投喂得也挺心满意足的:“那儿子你多吃点。”

    前世她连宠物都没养过,更别说养一个人类幼崽了。她对小孩的印象几乎全来自于他们家楼下那户人家一个两岁、一个五岁的俩孩子,动不动就在小区或是楼道里哭闹撒泼逼大人就范,这让她对幼崽这种生物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但从萧昭身上,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会格外喜爱小孩了。

    乖巧懂事的小孩的确是挺讨人喜欢的。

    姜宁笑眯眯地又给他夹了一块鱼肉。

    萧昭美滋滋地吃了,把盘子往姜宁面前推了推:“娘,你也吃。”

    他又扭头看向旁边吃着茄子蒸鱼汁拌饭的大黄狗:“阿财,你再等等,等领完番薯回来娘就有空了,到时再给你熬骨头吃哈!”

    阿财从食盆中抬起脸望他一眼,从喉咙里发出了含糊的咕噜声回应,很快又继续埋首食盆。也许是因为有了晚饭可以啃上骨头的盼头,它吃得还挺津津有味的。

    姜宁的视线从阿财身上收回来,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还是得给家里弄些硬柴火才行。老是这么烧稻草也不是事,不仅每次煮饭前都要掏灶膛清理稻草灰,而且熬个汤什么的动辄得一直把人绑在灶台边上个把两个小时,忒浪费时间。

    不知道找大队部用钱买行不行?

    吃完饭,姜宁刚把碗筷收拾好,黎桂英就过来了:“阿宁,好了没?领番薯去吧?咱们早去早回。”

    “这就走。”姜宁牵着萧昭的手往外走,大黄狗立马甩着尾巴跟上。

    走到院门旁的工具房时姜宁进去拿了四个折好的麻袋出来。

    黎桂英见了马上提醒她:“这不够装的吧?是家里麻袋不够了?”

    “不是。”姜宁摇着头,边打开一个麻袋把其余几个塞进去,边解释,“我算过了,下半年我上工少,不补钱的话我们娘俩满打满算加起来能分个三百斤出头。番薯我不打算拿钱补足口粮了,能分多少分多少,等分稻谷时再用钱补。”

    黎桂英只略一沉吟,就点头赞同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