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多少事
繁体版

第五十一回:哪里都有节,哪里都无家。

    周国湘江城,王都近在咫尺。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在八月十四日日落时候住进了一家还算不错的客栈。

    店小二都觉着稀奇,这眼瞅着就八月节了,今年又不开茶道会,各家客栈都没什么生意,怎么这会儿来了这么一大队人。

    稀奇归稀奇,店小二只管麻利地做事,招待客人,旁的并不多眼一句、不多看一眼。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待到人定时分,一大队人马都安顿好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盲眼少女与一位看起来只有幼学之年的男孩同处一室,另一位看起来是领头人的中年壮汉的房间则紧挨着二人。

    不是别人,正是月儿、冯小宝、李磊一众人马。一路舟车劳顿晃悠了将近两个月,这才终于到了目的地。

    “月儿姐姐,明天就是中秋了,咱们先在这儿休息一天,明天好好出去玩一天,后天再去面见六圣,好不好?”

    月儿这一路主打一个随遇而安,当然没理由拒绝:“好啊,往常过中秋,阿伯他们都给我做好多好吃的呢。”

    虽然月儿看不见,但冯小宝还是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笑着应允:“这儿是周京畿地区了,等到明天,肯定有许多人,也会有许多好吃好玩的。月儿姐姐喜欢吃什么?”

    月儿笑着摇了摇头:“原先我是最爱吃肉的,自从遇上你们,隔三差五的总有肉吃。现下也没什么想的了。”

    冯小宝有些庆幸她看不见自己现在的表情,强打精神笑道:“不要紧,这儿比宋国又是不一样。有许多没见过没吃过的,明天都尝一尝试一试。”

    “好呀。”

    浅浅聊了会儿天,月儿躺在床上睡觉,冯小宝就打坐守在一边。不知过了多久,许是有个把时辰,冯小宝听见月儿辗转反侧的声响。对此他早已熟悉,这一个多月以来,他日日守在月儿身边,自然清楚。许是过去那些年养成的习惯,她睡觉从来睡不踏实,夜里总是会醒来。有时候还不止醒一次。鲜少有一夜安眠的时候。

    “月儿姐姐,我在。”冯小宝也不知晓月儿姐姐是不是需要自己出声提醒,只是这些天来,他一直一厢情愿地做着这样的事。

    听到这个声音,月儿那边的声响止住,有些歉意地回复“小宝弟弟,打扰你修炼了。”

    冯小宝摇摇头:“不打紧的。”

    一夜无话,转眼天明。

    冯小宝本就没在睡觉,后半夜听了半夜的鸡鸣,生怕搅得月儿睡不着觉。所幸这会儿借着微微天光看见月儿姐姐睡得正香,这才放下心来。

    就这么静静看了许久,等到天光大亮,月儿才微动眼眸,用无神的瞳孔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冯小宝赶忙出声提醒:“月儿姐姐,天亮了。”

    “这会儿什么时辰了?”

    “大概辰时三刻了。”

    “这么晚了?”月儿有些惊讶,自己往常可没有这种待遇,就是跟着小宝弟弟这一路上,也是舟车劳顿,鲜少有睡到这么晚的。

    “饱睡一觉才好。”

    月儿笑言:“我都要叫你惯成懒猪了,到时没人要可怎么好?”

    冯小宝没敢说,只是心里默默想着:有人要的。

    “要不要这会儿先出门逛逛?这会儿人少,有什么新奇好玩的,我来帮月儿姐姐挑挑拣拣。”

    “好。”

    冯小宝喊来店小二要了两份早饭。宋国人习惯吃面食,这地儿人习惯吃黍米。早饭一大碗干饭,配些绿叶菜,还有肉,规格很不错。

    “月儿姐姐,还吃得惯吗?”

    月儿笑他保护过度:“哪有什么吃得惯吃不惯的,能填饱肚子,还有肉吃,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那不就是吃不惯的意思嘛!冯小宝有点失落,月儿姐姐就是太容易知足了。

    吃过了早饭,冯小宝牵着月儿上了街市,两旁边有买有卖,有挑担有吆喝,虽说周国式微,但毕竟是京畿地区,又借着茶道会的势,比之其他大国的富庶地方也并不逊色。

    “上好的白绢嘞,别家没有的绫罗,蜀中出的好丝绸,边地来的好貂皮。瞧瞧看看,公子穿着俊嘞,小姐穿着俏。”

    别听他吹嘘得卖力,就这货色,懂行人打眼瞧上一眼都是罪过,称一句假冒伪劣都是奉承。

    “来看一看瞧一瞧嘞,新到的香圆,又大又圆,又香又甜嘞!”

    冯小宝走到近前伸手掏出一枚铜元:“来四个香圆。”

    冯小宝早问了解过物价,这儿的橘子也论斤卖也论个儿卖,五文钱两个,四个就要十文钱。

    卖橘子的接过铜元,冯小宝才意识到自己给错了。这是宋国的铜元,一枚当十文,他早先换过周地的铜钱了,怎么这会儿还有这么个漏网之鱼揣在怀里,还叫他给出去了。

    冯小宝赶紧往回要:“哎,对不住,我给换换。”

    “小公子您客气了。”

    解决了这么个小插曲,冯小宝松开拉着月儿的手,改作挎着手臂,把刚买的橘子里挑出来个头最大的,剥好了递过去。自己也剥了一个:大是挺大的,我来尝尝甜不甜!

    两个人出门在外,也不好拿东西,四个橘子一顿剥了都给吃了。月儿肚子小,只吃了一个多一点,剩下两个半都进了冯小宝的肚子:还挺甜的。

    “糍粑嘞,又软又香的糍粑嘞,热热乎乎的糍粑,顶饿又解馋的糍粑嘞!”

    “小宝弟弟,糍粑是个什么东西?”

    “我也只听说,是拿糯米饭打的糕点。”

    “糯米饭呀?”月儿有些好奇,她还是跟眼前这些人在一起才知道有糯米这种东西,还没尝过是什么味道的,没想到还有拿糯米饭做的糕点。

    “月儿姐姐想尝尝吗?”

    月儿有些羞怯地点了点头:“嗯。”

    得嘞!不怕您提要求,就怕您不提。在小宝心里,月儿的话比圣旨都好使,月儿的心思比圣意都要紧。这会儿好不容易对这东西感兴趣,冯小宝恨不得多叫些人手把人家铺子搬空才好。

    想归想,毕竟不能真这么做。问过了价格,就这么一小块糯米玩意儿,可不便宜。一枚铜元一个,五枚铜元六个。只买了两个,冯小宝跟月儿一人一个分着吃。

    新鲜出锅的糍粑,软软呼呼热气腾腾的,方方正正的一小个,拿在手里还觉着有些烫。

    月儿两只手捧着只顾着吹气了,一时吃不到嘴里。好不容易凉了些,放进嘴里,咬下来一块大了些,黏得嚼不下去,拔丝一样粘连着一点也不雅观。

    小丫头好面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吃,左右为难动弹不得。冯小宝只看着身边人笑,完全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呜!”月儿手里捧着嘴里吃着都是糍粑,腾不开手也说不出话,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以示不满。却因毫无威严的形象适得其反,惹得身边人哈哈大笑。

    好不容易咽下这一小块儿,这才腾出功夫来,转过头用表情无声地抗议。

    “是我不好是我不好。”冯小宝只好连声认错,“还吃吗?糍粑。”

    “吃!”

    还挺好吃的。

    吸取了教训,这下月儿更加谨小慎微,一小口一小口地把这本就不大的糍粑都吃进了肚子里。

    对于自己这来者不拒的态度,月儿只好在心底无声地给自己辩解:装饭菜用的跟装街头吃食用的是两个肚子!

    可惜这个装街头吃食的肚子好像没有装饭菜的肚子好用,之后就再没有吃过其他,只一路安安静静地走着,听冯小宝给他一一描述沿街店铺和各色行人。

    这一天白日里没什么好说的,等到月上枝头,吃过了月饼,拜过了月亮,大街小巷都叫灯笼装点地一点也没有黑夜的模样,这才显出过节的热闹来。

    规格最高的活动,自然要属猜灯谜了。这活动是民间自发,近些年都是城中四家大族轮流办,今年轮到城西的富商王家。

    “南梁北魏并东房,还有城西一个王。”之所以把这王字单拎出来,是因为这梁魏房三家都有功名傍身,只有他王家是白身。早些年,王家老爷王富贵还想方设法地往其他三家的圈子里挤,但这么多年过去,他也释然了,不再强求。

    这猜灯谜,说实话,月儿目不能视,又没怎么读过书;冯小宝虽然读过些经史子集,左右是个将门武人,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与其去自取其辱叫月儿姐姐笑话了,不如在这儿看杂耍有意思。

    冯小宝正沉浸在跟月儿姐姐一块儿过节的喜悦中,过了好一会儿才感觉到身旁人极力遮掩的窘迫。

    “月儿姐姐,你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吗?”

    “没有啊。”

    撒谎。

    “对不起,我们回去吧。”

    “不要紧的。”

    “走吧,外边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回去吧,外边人多,万一走散了不好。”

    一向随遇而安的月儿这一回并不想顺从:“不要紧的,你牵好我就是了,好容易过一会节,该好好玩玩才是。”

    冯小宝态度坚决,不肯退让:“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