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多少事
繁体版

第四章:流民跪上差,活人哭死人,穷人养富人。

    “公子,行行好,给点吃的吧。”顺着声音,有个骨瘦如柴的小姑娘,实在是饿急了,竟敢壮着胆子来拉太子的衣角。太子殿下狠着心拿来那个小丫头的手,他是太子,他不能徇私。这营地里这么多难民,他只能救寥寥数人,但他绝不能只救寥寥数人。要么全救,要么全不救,他是太子,这是他的道。

    “公子,行行好,买下我们家丫头吧。”“公子,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吧。”“快,叫哥哥,让哥哥可怜可怜,给点吃的。”虽然大部分的人无动于衷。但还有一些心存侥幸的人出声哀求,乞讨的声音此起彼伏。两人只得狠着心继续往前走。“旭儿,咱们的粮食还有多少?”“原先在各处买的口粮,还有肉二十斤,面饼三十斤。还有三斤多腌菜。”太子沉默了,依他们的能力,根本没办法做更多的事了。“阿娘,阿娘,阿娘。”一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孩子跪在一个妇人身边,伸手去推躺着的妇人,想要叫她醒来。但是旁人都看得明白,妇人再也醒不来了。朱旭将孩子揽在自己身前:“小弟,你家只有你跟你阿娘两个人吗?”“嗯,阿爹找不见了,只有阿娘。”“阿娘睡着了,你先跟我到那边去待一会好吗?不要打扰阿娘休息,好吗?”朱旭指的“那边”,是专门为这些孤儿划分出来的区域,大旱之年,孤身一人的小孩子,天知道要出什么事。就算混在这些灾民里没出事,也得为以后官府集中管理照料做准备。五六岁的孩子不懂得什么生死,最多就知道自己肚子饿。“哥哥,我肚子好饿,你有吃的吗?阿娘也饿。阿娘也要吃。”“对不起呢,哥哥没有吃的,再稍微等一会,再等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官府里就来人发吃的了。先去那边待着,再忍一小会,可以吗?”小孩也是这些日子饿习惯了,虽然不太懂大道理,但也知道大家都没有吃的。“嗯,我知道,要等每天早晚时候有几个穿着一样衣服的叔叔来发粥喝,还有饼吃,虽然没有阿娘做的好吃。”“嗯。”朱旭牵着他的手,往孤儿堆里走,送过了这个孩子,太子殿下一语不发地往前走。“殿下。”朱旭跟在太子后面。“旭儿,我改主意了,赈灾粮款,一分都不许克扣。”“听凭殿下吩咐。”“先等等看这顿饭吧。”不如说,二人今天的任务,就是来抽查官府赈灾粮的情况。楚国律法明文规定:插筷不倒,巾裹不漏。赈灾粮食配给这个事上,各国标准都差不多。当然能真做到这份上也不可能。几个大国还好些,那些个小国要是经历这么大面积的灾荒,能不能挺过来都是问题。太子也没想认死规矩,他就认一条:粮食出粮仓多少,就进百姓嘴里多少,一粒都不能少!

    不一会,到了晚饭时间,几个差役忙活着分粥。还有几个手握兵刃虎视眈眈。“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不要挤不要抢!敢有抢粥的,杀无赦!”太子带着朱旭没有排队,径直往差役那里走。“你们两个,是灾民吗?”旁边兵差拦了一下,再怎么说也是两个孩子,而且衣着整洁,长得又壮实,大一些的器宇不凡,看着不像闹事的灾民。“我们是钦差大臣的侄儿,陪着大人一同巡察,现在我们要看看你这锅粥。”太子说着,从兜里掏出来一块令牌。旁边人赶忙下跪。“都起来,忙你们的,灾民要紧。我就站一边看,你们不要耽搁施粥。”几人赶忙起来,继续忙着给灾民施粥,太子上前看了一眼锅里的粥,要说能插筷子的程度,肯定是没有的。但是这也没办法。太子看着随着勺子搅动上下翻腾的米粒。这个程度,早晚各一场,至少饿不死人。“早上也有这个水准吗?”几个官差支支吾吾不说话。“有,还是没有?说话。”太子追问,“出了事也是追责上面,跟你们没关系,但你们胆敢中饱私囊、知情不报,掉的是你们自己的脑袋!”“这位爷,实话跟您说,都是上面的官老爷,层层克扣。早上的,大约有这六层。我们兄弟就是干活的,半点亏心事没干。我们就在这吃,灾民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屁话,早晚两顿粥,早上的还稀的,要真这么吃,你们还有力气在这干活?不过太子也并非想为难他们。究竟是谁贪赃枉法,钦差大人自会明查,你们只管回话。”晚上一碗粥凑合,早上一碗稀粥,这个量根本没法活,不过是扬汤止沸。

    太子没再说话,又绕到孤儿那一堆里,那一堆有专门分出来的另一伙人负责施粥。太子也凑近看了看,这一锅,明显比其他难民的稠一些,偶尔有些难民眼神复杂地望向这边,他们恐怕也明白这其中有区别,不过,好在,对孩子的优待暂没有引发不难。太子叹了口气,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大难临头,不能指望这些灾民自己的良知。

    “走吧,先去粮仓”太子领着朱旭前往粮仓,一开库门,脸色就不好看了。楚国建国才五年,底蕴不足,上一代皇帝昏庸无道,官吏只顾中饱私囊。粮仓里根本就没有三年余量可用。再加上楚国刚刚立国前两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今粮仓里连五年的存粮都没有。全国各地大抵也都是如此。之前他就收到消息了,秦国换了国军,虎视眈眈,恐怕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希望战争能拖一拖,至少拖到明年吧。“通知下去,把这些米都过一遍,每一仓都掺两把沙子进去。”“是。”朱旭心中叹息,这也都是无奈之举。“别忘了吩咐,查抄出任何人家任何商户任何官员家中有囤积掺了沙土的粮食的,格杀勿论。”“是。”“跟他们说清楚,掺着沙子,不要用土,土能筛干净。”“是,臣明白。”两人跑了这大半天,如今已到了打更时候。再叫人来干活,一直忙活到三更天。

    二人草草结束这一天,第二天一早,还有事要办。“走吧,灾民的事,暂且如此安排了,现在,能稍微腾出手来收拾这些贪官了。”楚国粮仓里存量是不多,但太子不信,这里头没有贪污。如今朝廷上下都在忙着赈灾,这些粮食,在贪官眼里是钱,在灾民眼里,那就是救命稻草。绝不能让那些肉食者拿天下百姓的命换钱。

    二人再次来到城外,七拐八拐,拐到一处村落,那里已经没什么人了,居民都跑到城外那块地方跟别的难民一块听天由命了。在一处近乎荒败的屋子前停下,太子直接没推门进去,冲着屋里相貌老实的庄稼汉子喊了一声:“有客人从东边来。”“东边?东边我就认得一个日头,总不能是日头上来的吧?”男人答话。“东边不止有日头,也有云彩。”“那就是从云彩上来喽。”“还有彩虹呢。”“彩虹我知道,那是座桥,怎么住得人?”“我就住桥上。”“小人辛字六号,参见大人。”国内谍报网,分四支,以四圣兽命名。这是朱雀阁的谍子。专门管国内百官监察。朱旭不清楚这支谍子掌握在谁手里,也不知道如何调用。他就知道自家阿爹手里有一支白虎领,统管军队监察调动。还有一支玄武谭是用来渗透他国的,还有一支谍报朱旭连名字都不清楚,只是推测跟青龙沾边。当然,这些东西,打死他他也没兴趣去知道。

    “殿下,臣回避。”朱旭说着往门外退。“嗯。”太子点点头,也没客气。与其让他知道得更多,不如让他知道得更少才是对他好。

    “说说郡中大小官员贪污情况,挑能在一两天之内给灾民拿到粮食的说。”探子点了点头,不敢隐瞒。其实探子心里对这份工作还挺满足的,自己是朱雀阁供职,其实官家皇家两方都是心知肚明的,自己只要老老实实的听令行事,即使暴露了,也没有杀身之祸。自亲眼见过有同僚暴露被朝廷抛弃,最多也就趁早离开,别叫当地官员下黑手报复了就行。他可知道,玄武谭的同僚们,真出了事,连死都是奢望。他也没成家立业,自己的俸禄虽然不高,但比寻常百姓好些,也不想着成家,无儿无女无地的,平时也爱屯粮,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一会天灾,对他倒没什么影响。不过自己每天还是会早晚去灾民聚集地地白嫖早晚饭,不然他也怕别人起疑心。这会儿没得说,把自己知道的,都说给殿下。大多都是些小官小吏,不是他刷心机,这会儿急着用,能派上用场的,只能是这些个贪了钱没处花藏在家,贪了粮没处卖藏在家的小人物。

    过了将近一个时辰,太子看着自己记着的名单,默默算着。这些人,查下去肯定是十拿九稳的。要是能及时买着粮食的话,按着律法打到顶,也够这一百多万人吃两天了。再省一省,三天也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