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
繁体版

爸爸的爱2

    我16岁那年,爸爸突发脑溢血去世。

    我和妈妈的天,塌了。

    尤其是妈妈。

    爸爸在时,妈妈是一个饱受恩宠的小女人。爸爸走了,她一个连灯泡都不会换的人,如何带着我继续生活?

    妈妈大学是文科生,工作是基层公务员。谁能想到,像她这样一个文艺女青年,有一天也会对螺丝刀、钳子、钣手一类感兴趣。

    那是个爸爸留下来的工具箱,她没事就拿出来摆弄。一会拧拧水龙头,一会修修晾衣架。就像从前爸爸在时那样。只不过,爸爸做这一切,轻车熟路。而妈妈,常常修理就是破坏,但她乐此不疲,也渐渐熟练。

    家里水电煤气电路哪里坏了,再也难不倒她。有时看她花很长的时间,修一个本可以换掉的水龙头,把自己整得很狼狈。我就会劝她:“妈,别修了,咱换个新的吧。”

    可她说:“越修这些老物件,就越想你爸,以前一直觉得,他心灵手巧,什么东西都会,现在才知道,他只是用心和有心罢了。”

    妈妈在学习爸爸。

    我做完作业走出房间,看到她坐在阳台上修修补补。我叫她,她都没听见。她看那些老物件的眼神,就像在跟爸爸对话一样。

    那眼里,住着最平静而隽永的相思。

    偶尔,看着前一天还漏水的花洒,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我会觉得,那个让家永远没有后顾之忧的爸爸,还在。妈妈不仅在学习爸爸对家的无微不至,也在培养自己不依赖的习惯。

    她说,不希望有一天,因为不会换灯泡这样的事情,而想要去找一个男人。

    找一个男人——这是很多人在爸爸走后,对妈妈未来命运理所当然的安排。包括爷爷奶奶。

    但每一次,妈妈都说:“不可能的,除了菲菲他爸,跟谁都是将就,我不想将就。”

    所有人都认为,她和爸爸感情那么好,一时半会走不出来也是正常的。时间会冲淡一切。

    爸爸走后的第一个关键点,是我上大学之后。给妈妈介绍对象的人很多。而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也在想:妈妈真的应该找个伴了。尽管内心很不情愿,但我知道自己不能那么自私。

    那天,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妈妈一直在厨房里忙活。她还破天荒地让我也喝了点红酒。而只有喝了酒,我才有勇气,像个大人那样劝她:“妈,我不介意你再找一个……”

    只是,我话还没说完,妈妈就生气地扔了筷子。

    “你爸是怎么对我的,你难道忘了?除了你爸,你觉得我还能接受别人吗?”

    那天晚上,是爸爸走后,妈妈第一次尽情地跟我聊爸爸。只不过,她向我倾诉的不是相思。

    妈妈不需要相思,爸爸其实一直都在。

    她说:“菲菲,别以为做饭就是把食材简单弄熟,你买菜、淘米、放盐、加糖、清蒸、红烧,其实心里装的都是家人。”

    下雨了,多少人叮嘱:“记得带把伞啊。”

    只有爸爸,只要是下雨天,一定会接妈妈下班,他知道她需要伞,但怕雷怕冷的她,更需要的是陪伴。

    虽然不能经常去爷爷奶奶家,可是,每次回去,妈妈都像爸爸那样,给他们炸丸子、包饺子,看他们吃得心满意足,没有比那更有成就感,更幸福的事情了。

    妈妈不仅学会了爸爸的手艺,更学会了像爸爸那样,热气腾腾地去爱和热爱。

    都说高考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那一天,18岁的我,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爸爸走后,家里感觉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很简单,是那个从前深受溺爱的妈妈,像爸爸那样,维护着这个家的初心。

    那天,我哭了,可妈妈却没有哭。我努力回想,自从爸爸走后,她几乎没在人前落过泪。哪怕每次见姥姥姥爷,他们想起爸爸时,总是会抹眼泪,但妈妈总是微笑着安慰他们。

    那晚,我抱着她说:“妈,想哭就哭吧,你又不是伞,不用撑着。”

    她说:“菲菲,妈妈如果哭了,就是想你爸想到坚持不下去了,可是,我欠你一个爸爸,不能再让你没有妈妈,妈妈必须替爸爸给爷爷奶奶养老送终,也必须看着菲菲结婚生子,他在和不在,咱们家都得一个样。”

    是啊,他在与不在,家都得一样。这是妈妈对爸爸最务实的相思。

    只是啊,人生漫长且艰苦,能做到这一点,她有多不容易,我看得最清楚。

    爸爸的爱,值得我在人生长旅中慢慢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