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他来自未来
繁体版

第十三章:发酵

    林想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他的书在网络上的评价也不错。很多书迷都知道,他一直在寻找出版的机会。如今听说具体的新书上市时间,书迷们都为他感到高兴。许多人都留言说,终于可以看到实体书了,一定会买一本当作纪念。

    也有很多人祝福他图书大卖。期待新书早日到来等等……

    当然,有人夸赞,就会有人讨厌。

    这不,网上就有一群“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在嚷嚷。说林想写的什么“垃圾”小说,十几岁的小屁孩,知道什么是“保护世界”吗?还写狗屁的“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也有的说,指不定林想就是找“枪手”代写的,自己冠个名,还美其名曰“天才少年作家”……

    对此,林想没有反驳。时机还不成熟。

    先让他们“叫一会儿”,等销量出来再说。

    这种情况很正常。不是每个作家写一本小说,都会像林想一样,可以跟出版社签约出版。有的作家可能发表过几篇、几十篇文章,才有机会获得出版社的出版。之前可能都是籍籍无名,或者自娱自乐的写作。而且也不是每个每个人十四岁,都有“才能”写出一部完整的小说。

    就说02年当下正火的“新概念”“一代目”韩涵、“二代目”郭小四,他们十四岁的时候,大概还在一本正经的写作文。

    因此,除了故意作为宣传“噱头”之外,“天才少年”这个人设,林想还是比较符合的,哈哈哈哈……

    其次,在外貌形象上,林想算是“上镜”的。他年纪虽小,胜在个子高啊,看上去就会比实际年龄大几岁。剑眉星目、身材挺拔,会写小说有才华,这样的少年,怎么会不令人喜欢呢?尤其是女孩子们。要不是林想在网上流传的照片比较少,恐怕已经有人找到他学校里来了。

    在网上跟网友互动一番,林想继续做作业。

    小说得写,但作业也必须做!

    期间,因为网上讨论的热度,连好久没有联系的“前编辑”方卓,都给他发来信息。

    方卓:恭喜林大作家梦想成真!

    林想:?

    方卓:你好,我是蓉树下编辑方卓!!!

    林想:你感叹什么呢?

    方卓:难得真的有傻子愿意给你20%的版税分成?

    林想:谁是傻子还不好说,等销量出来看你还幸不幸灾乐祸!

    方卓:谁给你的勇气这么自信?

    林想:梁静茹。

    方卓:哼……

    林想:ByeBye!

    “如果实体书大卖,那么陆金波这个“伯乐”的人设估计立不住了。”林想愉快地想到。

    给他机会,他不中用啊!

    晚上上自习课。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光庆,悄悄来到林想课桌旁边,看到林想正认认真真的做习题,顿感老怀欣慰!他偶尔也会在网上看看论坛,逛逛网站的,也知道林想小说快出版书籍的事,见到“当事人”的自己的学生,没有“自恃文才”耽误学习时间,而是本本份份的学习,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说远点,如果林想的小说书畅销全国,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他,肯定倍感骄傲啊。也许自己还能还能获得其他方面的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评职称。有一个作家学生“傍身”,会不会在教职工作中更具说服力呢?

    想到此处,他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对林想说:“以后,不管课上还是课下,有哪方面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我都会跟你详细解答。”

    林想也“谦虚”的道:“谢谢老师,以后真遇到难题,我一定会叨扰老师的!”

    演戏嘛,谁不会呢?

    往后几天,林想正常上下课,安静地等待报纸报道的“发酵”,一如之前等出版一样。

    需要让消息“飞一会儿”!

    然后林想开始新“工作”——开新书。

    由于时间紧迫,林想只好“先抄为敬”,这次对象是后世米国著名的,畅销书系列《暮光之城》的第一集《暮光之城:暮色》。

    他准备按照电影版的剧情,先写出中文版的,然后再翻译。

    没办法,两世为人,他的英文水平只能进行日常口语交流。涉及到一些生僻单词或是俚语短句,他都不太熟悉,只能请人翻译。

    《暮光之城:暮色》于2005年出版,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52周。故事灵感,最早来源于原著作者斯蒂芬妮·梅耶,03年做的一个梦境。这个梦最终成了她第一部小说《暮色》中的一个章节。

    不确定具体是03年的哪一天,林想只好“先下手为强”。国内先出版中文的,在运作去米国出版英文版。

    原著的总体故事情节。其实也算高中生爱情故事。只不过作者聪明的加入“超自然力量”的背景,整个故事就变得荡气回肠了。原作也因此火速快销,成为“现象级”畅销图书。

    更主要的是,它的电影改编也很成功。

    根据小说改编的四集电影,全球累计票房约为15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将近100亿。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林想当然要想办法收入囊中。

    小说只是提前试水,如果能跟原时空一样成功,还可以再慢慢“创作”其他系列。

    林想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敲下一行字:新书来袭!敬请期待,《暮光之城:暮色》。

    他连任何内容都没有说,就在网上迅速引起注意。

    在线的网友纷纷开始各种猜测……

    有的书迷查询资料,一无所获。又根据书名展开联想,最后得出:林想的新生又是原创故事。只是不清楚属于什么风格。

    林想却没有关注任何留言,他已经开始“创作”第一章的内容了。

    有了第一次“创作”《少年的你》的经验,林想这回变得更熟悉各种“套路”。适当地改动原故事的时间线,注意一下剧中物品的年限,服装造型什么的。主角姓名、家庭住址之类的都不需要更改,中文翻译就可以。

    唯一游移不定的就是,剧中“狼人族”。原版是由米国的“印第安人”演员扮演,他在想要不要换个设定,比如换成亚裔,或者是其他东方面孔。换了之后,又怕将来拍摄电影版会受到束缚。电影是要面向全世界范围的,而亚裔、东方面孔,在西方主流世界是不受待见的。

    算了,还是就按照原著来吧!电影的事,以后有钱再说。

    想明白后,手指的敲击速度流畅许多。

    又是夜深,林想写完一章,上传后就没管了。

    关上电脑,他来到客厅,从冰箱里拿出一串香蕉放在茶几上。打开电视机,随机播放着。

    手里一个香蕉还没有吃完,林正贤夫妇开门回来了。

    “吃香蕉吗?刚开始吃呢。”林想拿起两个分别递给父母。

    林正贤接过就剥皮吃起来。

    苏婉萍倒是接过又放在茶几上:“不想吃,歇会儿再说。”

    一家三口又坐在沙发上看起电视来。

    林想一般很少看电视剧,平常也就玩玩电脑。还要做作业、写小说。没太多空余时间。

    偶尔看电视,也只是单纯的想陪陪父母,说说闲话。

    恰在此时,羊城电视台正好播出一则消息:本地“天才少年作家”林想,实体书《少年的你》确定十二月一日正式发售,期待广大书迷的支持!影像上,是林想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几个画面。十来秒的时间,一晃而过。

    林想知道,这大概是“钞能力”起作用了。

    林正贤夫妇却不这么想,都上“电视”了,那不意味着林想这个“傻仔”要出名了?

    夫妻俩顿时又是欢喜又是担心。

    欢喜的是林想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快看到成功的希望了;担心的是怕林想成名后“骄奢淫逸”,年少成名未必是好事!

    好在林想没有表现出任何骄傲自满的模样。

    “这才哪到哪呢?早着呢!”林想淡然的安慰着父母。

    一切的结果,都得等实体书发行,最终售卖数字出来,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