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小皇叔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封地发展 井中神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子祤来到封地已经两年了。

    短短两载,渭南郡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便是人口的扩张。

    记得在刚到此处之时,渭南只有四十万百姓,这还要算上那大量的流民。而如今,却已经有了七十余万人口,而且都是能够贡献价值的合格人口。

    在这个时代,百姓与土地就是一切,近乎翻倍的人口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生产力的提升更是超乎想象。

    而这都要归功于子祤所施行的积极政策以及不断发展的工业水平。这不仅导致大量外地人口涌入,同时还促进了新生儿数量的提升。

    除此之外,最为明显的变化便是经济层面。

    随着雪盐与秦纸生意越做越大,每天都会吸引大量客商前来,商贸不断。

    而在几个月前,道路修建工作也已经完成,每一条驰道皆是平坦宽敞,再不像之前那样坑坑洼洼,大大方便了各地来往。

    现在的渭南郡已经成为了七国间最发达的商业地带,生意更是扩展到了韩魏赵楚几国,雪盐与秦纸成为了上流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

    而随着商业的发达,也带动了不少相关行业发展,大到酒楼客栈,小到沿街摊贩都得到了巨大实惠。

    虽然不能说是家家富裕,但至少不会再有人饿死了。只要好好工作,养活一家人是不成问题的。

    除此之外,军事领域也获得了不小提升。在安平君的号召之下,大量青壮报名参军,而经过挑选最终留下来了两万新兵。

    虽然不多,但这两万人皆是身高七尺以上的壮汉,不说精通无武艺但也各个身姿矫健,稍加训练便可成为精锐士卒。

    无论何时何地,只有武德充沛才能获得更多话语权。

    而决定一支军队战力强弱的除了将士本身,最为重要的就是装备了。

    为了打造出真正的精兵强将,子祤花费大价钱购买战马与生铁,然而结果却并不是很乐观。

    在如今这个乱世之中,无论马匹还是铜铁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管控十分严格。哪怕他以高价收购,也没几个人愿意做这笔生意。

    费了好大功夫才从其它国家搞来了两千匹战马,而且质量还是参差不齐的那种。

    至于生铁更是想都不要想,哪怕是几个大国的产量也极低,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对外出售?

    此事一直都是子祤的一块心病,毕竟钢铁是一种难以取代的重要材料,想要进一步奠定工业基础,绝对离不开这东西。

    幸运的是,就在前些日子军队在外出训练之时无意中发现一座大型铁矿,而且还是渭南境内的矿山。

    这一发现着实令其欣喜,毕竟有了足够的铁便意味着可以打造更加强大的武器铠甲,军队战斗力将获得大幅度提升。

    至于铁器锻造方面,完全可以交给公输玉儿来解决,作为鲁班的后代对方在这方面必然是十分擅长的。

    除此之外,几个月前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制盐之法,名为钻井法。

    顾名思义,便是通过工具对特殊位置进行钻取,利用地下含盐水层的盐分,通过钻井将水提上来,然后进行蒸发,最终留下盐分。

    这种方式的优点十分明显,那就是成本更低,而且提炼出的盐也更加精细,不会有用太多杂质。

    而缺点就是效率偏低,而且对于打井的位置要求很高,需要经过详细勘探之后才能动工。

    不过总的来说,比起先前那单一原始的制盐之法还是有所提升的……

    正当其想到此处之时,蒙恬却是快步而来,急匆匆的开口道:“老师,老师,神迹啊!”

    “别慌慌张张的,什么神迹,说清楚点。”

    子祤抬了抬手示意其冷静一些。

    “老师,钻井工匠在打盐井时,发现神迹了,天佑我大秦!”

    蒙恬一脸激动的说道。

    “详细一些,到底发生了什么。”

    子祤依旧面色平静,作为一名接受了现代义务教育的三好青年,他压根就不相信会有什么神迹祥瑞啊之类的。

    多半又是闹出了什么乌龙,或者较为罕见的自然景观。

    蒙恬讲述道:“打井的时候,忽然有怪味蔓延而出,凡是待在盐井边的工人不少都昏倒了。但凡靠近些便能听到轰鸣雷声若隐若现。

    有工匠壮着胆子向里面投了火把想看清楚究竟是什么,谁知忽然间滚滚火浪喷涌而出,足有数丈之高!

    据说是里面住着火神,不少人都在井边叩拜呢!”

    听到这番话,子祤也不禁微微蹙眉,听上去确实挺玄乎的。但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几分莫名的熟悉感。

    思量片刻,其神色一动:“莫非是……”

    像是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道:“快,让人先把井堵上,我这就过去。”

    说着便在前者带领下快步赶去,如果真是如他所料一般,那可当真是意外之喜……

    …………

    咸阳宫的大殿内,一道身着黑色的冕服的身影正坐在桌案前,无比认真的阅览着桌台之上的奏折。

    此人正是大秦君主嬴政,如今的他已然蜕去了当初的稚嫩与青涩,有了几分帝王之气。

    虽然尚未亲政,很多国事都无法亲自处理,可依旧会将每一份批阅完成的奏折仔细看一遍。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了解秦国的大小事务。

    就在这时,一个宫人却是步履匆匆的自殿外走了进来,恭敬的禀报到:“禀王上,吕相国已经到门外了!”

    嬴政神色微微一动,手上的动作也稍稍顿了一下,随即开口道:“将丞相请进来吧。”

    “诺!”

    宫人应了一声,随后便退出去传话。

    不到一杯茶的功夫,便见一名身着华丽的服饰,头发灰白相间的老者便走了进来。

    虽年龄不小但身体依旧硬朗,眉宇之间不自觉的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凌人威势,一看便知身居高位多年。

    只见其微微拱手,施礼道:“臣吕不韦,参见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