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小皇叔
繁体版

第六十章 秦纸问世 富可敌国!

    两天后,子祤将造纸的具体流程交予了两大家族,并嘱咐不可向外人透漏。

    虽然有着石灰这一关键要素把控,但凡事都得稳妥一些才好。

    他之所以将造纸生意同时交给两个家族,不仅是为了平衡麾下势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一种竞争意识。

    无论什么生意,永远都是垄断者得利最大,而现在一分为二就意味着两家所获得的好处都少了一半。

    为了将友商踢出局,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抓对方小辫子。

    如此一来,双方皆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想着怎样将事情做的更好保住手中的蛋糕,而不敢再生出其它小心思。

    如此两相制衡之下,不但造纸术更加安全,子祤也更好拿捏,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得到造纸术之后,冯家与徐家皆是在第一时间展开行动,开始大范围的收集原材料,与此同时迅速召集众多工匠进行试验制作。

    为了避免信息泄露,还特意建造了多个工作点,并且将造纸流程分割开来,每部分都由不同人手分别负责。

    造纸流程虽然略显繁琐但难度并不是很大,经过了几日的练习之后工人们便逐渐熟悉了起来,开始步入正轨,并尝试着进行生产。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尤其是冯家那边要更快上一步。

    在数千人的同心协力之下,很快就制作出了十万张合格的纸,并且大肆宣传,在人流量最高的街道铺展开来。

    “此物乃安平君所造,由我冯家对外出售,其名曰秦纸!”

    伴着冯胜的一声高呼,气氛瞬间被抬升到了极点,所有人都的目光都击中在了那足有数丈宽大的纸张之上。

    这是特意制作出来的非卖品,为的就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在短时间内吸引众人目光。

    这般宣传之下,秦纸直接火爆了整个渭南郡,凡是手上有些钱财的人无不争相购买。

    看着如此红火的场景,冯胜乐得合不拢嘴,在得到造纸术后他就让匠人夜以继日的赶工,为的便是争取到这首发权。

    他很清楚,当一个生意被两家同时掌握时,最先打开名气开始售卖的哪一方,将会获得巨大优势。

    无形之中便会在人们心底打下一个正统的标签,之后再有人宣传售卖,所造成的影响便会大大削弱。

    如今看来,自己的选择果然是正确的……

    一日之后,徐家也开始了大张旗鼓的贩卖,虽然双方所售纸张的质量不分伯仲,但依然是落后了一步。

    甚至很多人都会以为是他们在模仿冯家,这着实让徐辉发了一通脾气。本以为自己已经够快了,没想到还是被抢了先。

    从此之后,两大家族也从原本的交好逐渐走向了对立,虽然算不上敌人,但却也少了许多往来。

    正所谓同行是冤家,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见此情形,子祤只是微微一笑,可以说如今的情况算是他一手推动的,毕竟只有手下人相互制衡,自己这个老板才能更舒服……

    随着纸张售卖的不断火热,生产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价格不低,但作为日常消耗品市场依旧广大。

    随即两家开始了加大产量,火力全开之下一天之内就可生产近二十万张纸。

    这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毕竟工匠基本上都是新手,若是再多熟悉一段时间将制作速度再提升一倍应当不是问题。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市场过于饱和,在销售上策略上多出了一些限制。

    每个店铺每日最多只能售卖三千张纸,而且每位顾客每日限购五张,不能进行多次购买。

    秦纸虽然人人皆可购买,但本市上还是专属于贵族的韭菜收割器,例如一些大户人家一个月下来就需要耗费上千张纸。

    这笔开销就不下于数十金了,而像这种富户,渭南郡中便有这数百家。单此一地,造纸生意的月度流水便不下万金。

    不知不觉间三个月时间过去了,纸张生的热度不仅没有减退反而越来越高。

    而在经过近百日的发酵之后,秦纸的名声已然逐渐想着周围几个国家传播而去,诸多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想要一探究竟。

    毕竟对于文人来说,书写工具可是重中之重,不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代表着各自的脸面。

    试想一下,人家吟诗作赋用的都是轻薄柔软的纸张,只有你还抱着厚重的竹简,哪怕文才再好也免不了一番奚落。

    尤其是对于贵族来说,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虽然已经过去了不少时间,但秦纸的销量依旧不减,各个店铺之中更是人声鼎沸,遭到无数士族的哄抢。

    甚至有人为了能够挤到前面还起了冲突,毕竟卖家铺子的销售数额都是有限的,慢一步可能就买不到了。

    就连平日里风度翩翩的士子们也不顾形象大打出手,要不是周围的人将其拦住,恐怕都要抽出腰间的大宝剑砍人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可并非手无缚鸡之力文弱秀才,而是精通六艺的精英分子。

    相互间的交流基本上都是先礼后兵的套路,道理是要讲的,不过若是讲不通的话也不排除拔剑砍人的可能。

    毕竟都是孔圣人门下,有些作风自然也是一脉相承。以理服人是应当的,但若是道理不行,那就只能用物理了……

    伴随着纸张的火热销售,大把大把的金钱也随之不断的聚拢而来。

    秦纸每张售价高达五十铢,而成本价却远不到十分之一,可谓之暴利。冯家与徐家一共开设了数十个店铺,每个铺子每日售卖三千张。

    如此计算下来,即便是刨除各种成本,最终每日的净利润也有着两千金以上。如此一年下来,就是数十万金。

    要知道在这个产能低下的时代,一金便足以让一户普通家庭生活数月之久,数十万金已经算得上一个国家半年的赋税收入了。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已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