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红楼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静心殿贾瑁初面圣 天家心阴阳两难猜(一)

    从贾瑁离家寻冯紫英,再到他们破那胡人酒楼,奔马来大明宫,一番忙活,竟已是午时了。

    天日高悬,使得贾瑁二人心中越发焦急。

    那旗官听完冯紫英的话,也知事关重大,便道:“还请稍等,我这便过去传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贾瑁、冯紫英在大明宫外等着。

    未几,只听见一阵匆忙脚步,一个小黄门出现在二人面前。

    “陛下有言,召二人进宫。”

    大乾皇宫不仅名字同唐时相仿,就连规格,也大差不差。

    贾瑁二人跟着那小黄门自兴安门入宫,一路走过光笵门、昭庆门、光顺门……

    一路走来,贾瑁也知轻重,三人沉默不语,再走了盏茶功夫,三人便到了静心殿门口。

    随着那黄门进去传话,贾瑁二人再侯了有十数个呼吸,这才得到传唤,要他二人进殿面圣。

    贾瑁跟着冯紫英身后,亦步亦趋,待走到殿内,也不敢打量殿内陈设,只低着头,随着冯紫英一道跪下。

    二人跪着,又跪了三五个呼吸,只听着上面一声冷哼,随后又是啪的一声,似是合上奏章,又像是扔掉奏章。

    “朕听说有人谋反啊,何人,何处?”

    永和帝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的响起。

    听见这声,冯紫英才敢抬起头来。

    只听冯紫英道:

    “回陛下,臣于悦功坊,胡人酒楼内搜出刀兵数百,甲胄二十,弓箭三十具,另有火器十把,火药两箱。”

    “臣搜索时,酒楼掌柜以兵拒之,并说酒楼乃义忠千岁产业。”

    “臣不敢造次,故来向陛下禀告。”

    冯紫英说完,龙塌上永和帝久久不曾出声。

    贾瑁在冯紫英身后也不敢抬头,只随着时间过去,他看到冯紫英身子有明显的抖动。

    “哦?”

    良久过去,永和帝终于开口了。

    他哦了一声,话里不带任何感情。

    “你消息从何而来?”

    永和帝第二次开口询问,他没有问那些刀兵火器,反而问起了冯紫英的消息来源。

    听见这话,冯紫英沉声道:“自我身后之人得来,此人乃贾家三房子贾瑁,有勇武、通智慧,有陛下赐下的绣衣牌。”

    冯紫英说完,让开身位,在一旁跪下。

    这下,贾瑁面前再无遮挡,他也第一次看见了永和帝的容貌。

    一身龙袍,头上带着冕旒让人看不清面目和表情,颌下三寸青须,极威严。

    贾瑁只看了一眼,便忙低下头来。

    随着永和帝一声“说”后,贾瑁便说起了详细。

    在路上时,冯紫英便再三叮咛,永和帝回禀时,不要有任何隐瞒,如此,一路过来,贾瑁便在心里组织语言,此时,心中早已有了定计。

    等到永和帝开问,贾瑁顿了顿后,便恭敬开口道:

    “草民叩见陛下。”

    “此事说来离奇,且容草民细细说来。”

    “六月中旬,草民偶经同族好友邀请,去往那胡人酒楼吃酪,吃酪时,小人见那掌柜面容乃番邦异族,便下意识问起那酒楼来历,酒楼掌柜支支吾吾,小人就此心生疑惑。”

    “后来草民多次经过,见那酒楼杂役小厮,行走坐卧皆不似常人,手心虎口,多有老茧,小人心中更是惶恐。”

    “今岁七月初,小人随同族大爷南下,待回京时,已是九月。”

    “再想起这事,草民便使了银子,从市井泼皮赚来一个消息,说是那酒楼九月初运送了十几车美酒。”

    “草民知晓那家酒楼生意不好,生意不好,却买来十几车美酒便无道理。而且酒乃贵器,存放易碎易打,十几车酒,只那酒楼的地窖,如何存放,这便再有疑点……”

    “小人自由愚笨,只一点聪慧,每每过那酒楼,总感觉眉间掠过锋锐肃杀之感,如此,便忙求到冯千户门上,要冯千户提兵搜查……”

    贾瑁静静说着,龙塌上永和帝面无表情,似乎只是听旁人故事。

    等到贾瑁说完,永和帝又是淡淡嗯了一声。

    时间又过去了三五个呼吸,就连贾瑁此时也感受到了永和帝给的压力。

    就在贾瑁觉得口干舌燥时,永和帝淡淡开口道:

    “朕明白了,你贾瑁报的信,冯紫英去拿的人,搜出来了兵甲火器。”

    “嗯……”

    “好,有功。”

    “朕待有功之臣绝不吝啬,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永和帝话音刚落,贾瑁便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这种感觉远比上次拿到虎丘剑时,更甚百倍。

    贾瑁心思疯狂运转着,思索着危机究竟来自何处。

    三个呼吸功夫,就好像过去了一年那般长,贾瑁思来想去,终于明白了危机感来自何处。

    永和帝!

    该怎么办呢?

    贾瑁深吸一口气,急中生智,忙俯下身子道:

    “草民不敢奢求,但草民不是读书材料,空有一身力气,如此,草民恳请陛下允草民去往边关,为家国戍守。”

    贾瑁一番话说完,他身上顿时轻松三分。

    “哦,你想去边关?”

    永和帝这次的声音有了一分感情,他戏谑道:“朕这么多年,见过不要赏的,见过要金银的,还是第一次见要去边关的。”

    永和帝一句话说完,顿了顿,又道:

    “嗯,朕知晓此事了,你二人出去吧。”

    “此事交由田东、冯唐全权处理。”

    永和帝挥手间便打发了二人。

    离开静心殿,贾瑁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有些不理解,为何他揭露谋反,竟然让他有了生死危机。

    贾瑁一路走一路琢磨,待出大明宫时,他这才反应过来。

    顺,太顺了。

    顺的让永和帝起了疑心。

    这天家自古便是疑心病重,今他这一遭,就是由别人说给他听,只怕他也会心生疑窦。

    永和帝高坐金銮,眼界远比他贾瑁宽广,想的,自然也远比他多。

    或许,刚才永和帝认为他是来栽赃陷害的了。

    如果不是他心里一早便有远去辽东的心思,再加上京里混乱,更坚定了他的想法,恐怕刚才一句话说错,后面便要身陷囹圄。

    唉,自古以来,掺和进天家便是祸福相依,现京中混乱,还是早去辽东为好。

    贾瑁叹息着,出了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