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枫华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割舍

    那天,我同陈曦聊了许久,总也没个结果。陈曦的心性是那种一旦决定了一件事,就会一条路走到黑,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入夜我歇在书房,保姆抱了被子来帮我铺好床。

    我同她询问叶子这一月来的近况,睡得好不好,吃饭香不香,学习成绩呢?保姆都一一答言。总的来说,陈曦即便心中有事情,也还顾着孩子,这就令我欣慰,想必于她,我实在有些失责。

    躺在行军床上,把胳膊压在脑袋下边,仰着脸看天花板。

    这些日子,习惯了同知秋窝在那个小小的阁楼里边,习惯了吃知秋亲手准备的三餐,习惯了我睡着时她轻手轻脚翻书的样子,习惯了她煮的茶、泡的曼特宁咖啡,日子就这么过着,似乎也有滋有味,周遭充满了知秋的气息,那种沉静的带着沉水香的气味的氛围,像极了八年前我们在难民营里独处的厂房。

    我掏出胸前的怀表,摩挲着,神思悠远。

    今天与施长官的会面带来许多信息。

    第一,日本人即将无条件投降;

    第二,内战将会持续至少两到三年。

    施长官作为军事统帅数年,对于战争形势走向的判断无人能及,加之与重庆上层关系极为密切,各方消息都能使他得出更精准的结论。如果有一天,真要对共军动手,我该怎么办,那些随我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我该带着他们去对抗曾经的盟友么?

    自古以来,前线的军事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上级的一个打或是撤的命令,都能将他们的命运改写。

    自从我和丛瑛、张扬他们死里逃生后,我没什么多余的信仰,唯一相信的就是一双手,一支枪,以及上级的命令。可如今,我们还能什么都不想,随波逐流么?

    第二天一大早,丛瑛便派他的警卫员捎来口信,让我在家中等他,他要同我商量点事情。

    饭桌上,陈曦精神不太好的样子,似乎昨晚没休息好。催着叶子吃了早点,被管家送去上学后,陈曦说要同我谈谈。

    我看看座钟,距离与丛瑛约定的时间还早,“好吧,我们去书房里谈。”

    陈曦坐定后好像下了很大决心才开口,“我想了一夜,我可以接受你和那个人的关系。”

    她称知秋为“那个人”,似乎连姓名都不愿意提及,想必是厌恶到了极致。

    不过,眼里不揉沙子的陈曦,能讲出这样的话,还真叫我吃惊。

    “陈曦,你不需要这么委屈自己,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带着叶子去美国。”

    “美国?我为什么要去那?”

    “中日战争结束以后,国内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战。我已经接到上峰的命令,离开南京去东北,具体是哪里,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

    “那我们母女在南京等你回啊!”陈曦眼里透露着担忧,每次我将出征的时候,她都是这样的反应。

    我摆手道,“南京城也不太平,战争开始以后,很有可能持续两三年,叶子的学习也会受影响。不如带着家里绝大部分的钱,去美国,找一处风景好的地方,买一所房子,读一所好学校,带着叶子好好过日子。只要你愿意,我们就不离婚,你还是叶太太,我叶崇峰一辈子只有你一个太太。”

    “崇峰,你到底是为了什么啊?你都能为我们母女做到这步田地,家财可以不要,命也可以不要去前线,那外边的女人算什么呢?”陈曦悲切道。

    “八年前,37年,小日本打进来,我们认识,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之时,我的世界里,从没见过那样一个人,一个大小姐,饿的都快脱像了,竟然拿粮食换灯油,就为了看几页字儿。”我想我的眼睛里定是透露出无限的温柔,陈曦怔怔地看着我,眼角滑落泪水,我替她擦着眼泪,“她那时候的头发比你现在还要长,喜伯被老鼠咬了,痛的恍惚,就想见儿子阿朗一面,她就狠心割了自己的头发,在喜伯面前扮演阿朗,喜伯是笑着走的。”

    “就为了这些?”陈曦抽泣着,不解问我。

    “还不止,如果没有她,我即便活下来,也还是码头扛大包的苦力,一块茅坑里的臭石头,根本不懂什么叫自尊,什么叫努力,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我们俩人被战争紧紧系在一起,曾经分开过,又遵循着生命的色彩找到彼此。”我轻轻抚着陈曦被泪水湿润的通红的眼眶,“陈曦,我爱叶子,也爱你,爱我们一起建立的这个家,爱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天。可我,不能骗你,也不能骗自己,只要一想到她,我便心痛,想要同她一起走下去。如果这场战争明天就能把世界毁灭,我也选择与她共度剩余的时光。”

    “崇峰,这些年你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给了叶子十成十的父爱,可我知道,你从没打心眼里开心过。这些日子,我找人跟着你,从照片里,我看到了一个从没那么开心快乐的你。我恨啊,那个让你展开笑颜的人,为什么不是我,你的妻子,在你最难过最绝望的时候,是我,明明是我啊,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谁又能教会我,当一个丈夫告诉妻子,只有另一个女人能够使他感受到幸福的时候,妻子该怎么办?”

    “别太逼迫自己,陈曦,我和知秋谁都不想伤害你,伤害叶子,你可以选择留在南京,也可以选择去美国,带着叶子重新开始,我们可以等,甚至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