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儿盈盈
繁体版

119 丑亲丑亲的奶弟

    母亲生了四弟只奶了十来天就送人了。

    亲生的四弟被抱走后,母亲的奶涨疼的没办法。父亲动员我们几个替母亲吸吮出奶水以缓解母亲的痛苦,我和大弟二弟都太大了,不好意思再吃奶。

    七岁的三弟刚断奶一年多,他是最听劝的一位,果断再次开始每天吃奶,替母亲分忧。

    我不无担忧,这要是三弟一直吃奶,就这样吃下去,何时再能断奶啊?一想到一年前断奶的费劲我都替他发愁。

    不久,有人介绍来镇上一对夫妇,他们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来到我家。据说是女方自己没有奶,又认为味牛奶不利孩子发育,打听到我家把出生不久的孩子送人了,便想雇我母亲做他们孩子的奶妈。男婴可以长期寄养在我家,每月给18元的费用。他们想孩子了就不定期的到我家看一眼,什么时候断奶了再接走。

    奶奶和父亲都觉得不错,每月得18元可以补贴家用。姥姥开始有些反对,但母亲没意见,姥姥也就不好坚持了。

    就这样,家里多了一个襁褓,里面有一个一点大的婴儿。细细端详,长的很有特点,小圆脸,下巴很短。他仿佛代替了我们的四弟,几个弟弟一直管这个孩子称为四根。

    没几天奶弟弟的父母来我家看望,听见我的几个弟弟异口同声地喊四根,人家原本想给儿子起个正规乳名的想法也不好提了。

    再过几天,奶弟弟的奶奶带着叔叔姑姑也来到我家看望,我感到奶弟在人家家里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延长,我们全家都把奶弟弟当作了自家孩子。尤其是奶奶和父亲,家里最近几年没有小不点,突然来了一个,便宝贝的不得了。我和弟弟们一个个都争着想抱抱奶弟弟。母亲倒是看不出多么喜欢这个孩子,因为母亲从来都是木讷的。

    奶奶很喜欢抱着奶弟弟转街。父亲无论多么劳累,回到家看到奶弟弟先亲一口,心情顿然好起来。

    奶弟弟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和难得的温馨。

    我一有时间就抱着这个奶弟弟,边哄孩子边听收音机。在我的记忆中,一直不喜欢哄孩子,但这个奶弟弟又乖又可爱,也或许是与我年龄大一些有关。我常常端详着这个不哭不闹的小人儿,奇怪他是那样与众不同,长相一看就和我家的弟弟们不是一类,脸型和五官其实不如任何一个弟弟,他的眼睛虽然不大不小,但是掉眉梢,睡不醒睁不起来的样子。尤其是他的下巴,几乎短到没有。按理说这般明显的丑孩子不会太招人喜欢,但我就是怎么看都是很顺眼。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丑亲丑亲吧,假如长的很完美或许不会这样欣赏,就因为他的特别才觉得是独一无二的难得。

    偶尔我会突然想起送人的亲四弟,也不知道生生被断了奶的小人儿过得可好?内心多少有些愧疚,抱走时我都没看清他的长相。假如他不被抱走,或者我和弟弟们联合阻止,他一定能留下来。如今享受全家呵护的本该是他啊!这样的假想只是一闪而过,很快我就被眼前抱着的丑奶弟吸引了。

    奶弟在我家幸福地一点点长大,从长第一颗牙到咿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走的稳稳当当,从只吃奶到每天跟着大人吃饭。

    奶奶慈爱地看着奶弟,她幻想着有什么办法才能把这个小人儿永远留在我家。

    奶弟的父母来我家看望时,看到孩子在跟着我们吃饭,而我家的饭菜明显没太多营养。再来时便给奶弟弟拿来一瓶钙片。

    奶弟早该断奶了,他的父母尝试着提出接走时,奶奶找各种借口拖延,最后还说实在不行每月18元不要了,就把这孩子放我们家我们免费养着。

    我和三个弟弟也都舍不得奶弟,希望他继续在我家做我们的弟弟。尤其是二弟,听大人说不确定哪天奶弟的父母就要接走孩子,二弟表现的很伤感,抱着奶弟把手指伸到奶弟嘴边对他说:你咬二哥一口吧,给二哥留个记号,等你走了,二哥看到你咬的伤疤就像看见你一样。

    大概奶弟的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合情合理地从我家接走孩子成了一大难题。

    最后一次奶弟的母亲来我家是瞅准时机,趁着我们几个都上学了,家里只有母亲和奶奶。他们借口带孩子到镇上拍张照片手疾眼快抱走孩子,信誓旦旦地和奶奶许愿拍完照片马上送回来。

    结果几天没有送回来,奶奶急着要到镇上去找人家家里看望孩子。母亲这时说话了:孩子本来就是人家的,去了你也找不到,肯定不让你见。说不定转移到别处了。

    奶奶只好作罢,但是还一直动员父亲抽空到镇上找找奶弟弟父母的住处。

    过了很长时间,母亲打着到镇上找临时工的旗号,名正言顺地见到了奶弟,母亲回家转告我们说奶弟已经被人家训练的见风使舵,奶弟父母给他正式取名为冬冬。

    以后的三年里,每年奶弟的父母还同意父亲接奶弟到我家临时住几天,再后来就不联系了。所有割舍不了的亲爱终成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