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孙吴
繁体版

第10章 吴郡士族

    迁移治所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吴县乃至周边各县,竟有数万青壮前来参军,全都想要跟随我前往秣陵,然后北上攻打曹操。

    奈何各部还未返回,如今的吴县内,将领极度缺乏。算上我和孙权在内,不过还有我麾下本部的五名军司马而已。

    于是,我火线提拔,暂时委任五名军司马为假校尉,其他曲军侯也都各升一级担任假司马。并派他们和孙权一起前去挑选士卒,从中挑选出三万人,再由原来我部众里的屯长、队率担任中层军官,什长、伍长晋升低级军官,再从青壮中间挑选出佼佼者来担任什长和伍长。

    假校尉、假司马,顾名思义,就是假的,临时的。

    汉代军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

    两伍,十人为一什,设什长;

    五什,五十人为一队,设队率;

    两队,一百人为一屯,设屯长;

    五屯,五百人为一曲,设曲军侯;

    两曲,一千人为一部,设军司马;

    五部,五千人为一军,设校尉。

    校尉、中郎将,麾下都只有一部。只有做了将军,才能统帅更多兵马,或者就是将军赋予其他人额外的兵权,就像如今的周瑜就有权统帅江东一半的兵马。

    三万青壮,加上五千我的本部,如今在吴县便有了三万五千大军,分别由我和孙权、五名假校尉统领。

    望着如此多的军队,我不由地摇头苦笑。

    接下去几天,我便每天都在城外军营带着他们进行操练。

    直到有一天,朱治带着几个人来见我。

    “吴郡朱桓朱休穆、张允张伯许、沈庆沈弘先…见过吴侯。”几人施礼道。

    这个张允乃是吴郡张家的族长,张温的父亲,并非赤壁之战中被曹操斩杀的水师将领!

    我连忙回礼道:“原来是诸位族长,孙策有礼了,诸位这次前来有何要事啊?”

    “几位族长听闻主公要迁移治所,前往秣陵,皆愿举族相随。”朱治回答道。

    “能够受诸位如此信任,策感激不尽。待到了秣陵,策一定会给各位安排官职及住所,还请诸位暂且放心。”

    这个结果让我有些惊讶,但也可见在这些日子里,朱治也的确做得尽心尽责,毕竟人家都举族跟随了,这人才还不是任我取用?

    “多谢吴侯!”众人道。

    “恳请吴侯让在下从军!”那个叫朱桓的男子说道,一旁叫作沈庆的男子也跟着附和。

    我看向二人,只觉得全都长得十分孔武有力,但毕竟吴郡朱氏名气更大些。

    于是,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好!我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就先委任朱桓为北部都尉!沈庆为副将,但凡二位有家族子弟想要一起从军,都可编入你们的部曲,校尉以下军官也可自行任免!”

    “啊?末将朱桓,拜见主公!”

    朱桓不由地大喜过望,竟然当场就认我为主公,而沈庆也是高兴万分。

    都尉等同于校尉,而北部都尉,可是与南部都尉贺齐同级,地位比一般的都尉、校尉还要高!

    这一番任命,不禁让其余大族子弟都兴高采烈,纷纷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了期待。毕竟我这个主公一上来就给了朱桓一个大官,其他人怎么着也不会差吧?

    然而,我之所以一上来就给朱桓这么个大官,还是因为他原本便是东吴的大将!

    朱桓曾在另一个时空里,先后打败过曹仁和曹休这两位曹魏宗族大将,也是位大大的将才!

    我将朱桓扶起,又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勉励。看着眼前这些吴郡士族代表,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于是,我叫来了正在训练士卒的孙权等人,然后说道:“算算日子,秦松和陈端应该也到许都了,等他们完成任务归来,咱们也就该出发前往秣陵。所以我临时决定,让你们带着三万新军先行一步!到了秣陵之后,你们便先在靠近渡口的位置,建造一座可供十万人驻扎的大营。然后找到县令,让他组织民夫一起配合你们,拆除城墙,建造民房,你们听明白了吗?”

    “我等明白!”孙权、朱桓、沈庆道。

    “那么,暂时由朱休穆统帅两部担任前军,仲谋统帅两部担任中军,沈弘先统帅两部担任后军,于明日出发,前往秣陵!”我下令道。

    “喏!”三人应诺道。

    “君理,你即刻去找张子布,调拨可供三万人食用一个月的粮草给他们。”我又接着吩咐朱治道。

    朱治闻言自然应诺。

    第二天一早,三人便带着三万新军,以及两万石粮草,朝着秣陵出发了。

    而在他们走后,我终于又迎来了一段轻松的日子。

    注:朱桓,字休穆,吴郡吴县人,孙吴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