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计划之微生物
繁体版

第十四章 获得认可

    突然实验室的空气像是凝结成冰块般,李松警觉迅速描了一眼实验室,陈教授正在朝他走来。

    “实验进行的怎么样。”陈教授说,“关于'DBY-4'的分组实验。”

    “还算OK。各种外部环境、仪器等等都是我去再三确认的。”马天解释道。

    “你觉得还有什么完善的地方吗?”陈教授的面部不易察觉地抽搐了一下。

    “时间。”从门外传来声音。

    “时间...?”李松望向了门外。

    徐海缓缓走了进来。

    “我只考虑到24小时,其他时间应该也要考虑。”李松马上反应了过来,自责道,“我当时综合了各种因素判断,认为24小时就够了。微生物是有复活的可能性。”

    “之前有位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基因型相同的病毒灭活之后,相互接触,通过重组,可以达到复活的状态。”徐海说,“虽然'DBY-4'是'海因子'的变异体,但本质也是微生物,只要是微生物就有可能基因重组。”

    “当时徐海刚加入我们团队中,我知道你们都看不起他,觉得他没有资格加入我们。”陈教授说,“这就是你们最大的缺点。”

    “这个实验交给徐海去完成吧。”陈教授看向李松。

    李松一脸惊愕的表情,不甘地说,“我知道你想让他证明自己,但是这个实验有多么重要您又不是不知道。”

    “李松说的对,我虽然学过一些化学知识,但是没有系统的做过实验和分析,所有的理论都是来自书中。“徐海突然声若蚊蝇,“还有爷爷的笔记。”

    当时陈教授宣布徐海加入团队的时候,只有张杰接受了他,不过他的接受也仅仅是站在队长的身份上。

    普通的实验仪器徐海还可以操作,特殊的实验仪器徐海却只在书上和笔记里看到过,并没有实操经验。而这次实验正好会用到特殊实验仪器。好在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徐海想着边学边做,如果遇到不会的可以请教李松。不过在实验中,当徐海真的想要请教李松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是你这么厉害我可教不了。

    对徐海来说,几乎是在煎熬中度过,前1小时,他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灭活的过程,他非常兴奋,自己之前从来没有看遇到过。2小时,3小时......随着时间的流逝,“DBY-4”不再发生任何变化。他抬头看墙壁上的挂表,秒针与时针和分针三线重合时,宣告着今天的结束。徐海略带疲倦的自言自语,“反正现在也不会出现任何变化,不如小憩一会。”徐海在心中定了一个五分钟的“闹钟”。

    徐海猛地醒来,同时用手捂着小腹,想要站起来,下意识地用手撑了一下桌子,由于用力太猛,桌子稍微倾斜,放在桌子是的培养皿往桌边迅速滑动。徐海突然来了精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扶稳了桌子。然后马上去了厕所。

    徐海对着小便池长长嘘了一口气,提上裤子,癔症几秒,简单地洗了手,便走向了实验室。当他把左眼对着显微镜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看到了复活的“DBY-4”。徐海心想:难道是刚才桌子倾斜,导致培养皿中灭活的'DBY-4'碰到了一起发生融合?他抬头看了一眼挂表,时间是2点35分。“才过了10个小时啊。”

    徐海伸了个懒腰,精神恢复一些,“第3组和第4组的实验中,其实生理盐水和酒精与“DBY-4”刚接触就发生了反应,但是使其灭活的时间是20分钟左右,血液在人体中循环的时间约为30秒左右,也就是20分钟30秒左右,酒精就能使“DBY-4”灭活。但是,考虑到不同的人,血液吸收的速度也不一样,最慢的时间也不会超过1个小时。

    能肯定的是,生理盐水直接进入血液,会大大减少接触的时间。”徐海突然想到什么,“复活和时间无关,但是复活会受到次数限制。”

    徐海精神抖擞,拿起仪器开始新的实验。

    第二天,陈教授来到徐海的实验室,“实验结果怎么样?”

    “实验结果很成功。”徐海虽然神情带有很强的倦意,但却精神的很。他把拍到的照片递给了陈教授,“不同的血液也会影响复活的时间。”

    “'DBY-4'在血液中灭活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左右,它复活不受时间限制,但会受到次数的限制。”徐海说出结果。

    “哦?”陈教授挑起右眉。

    “复活的次数和时间有关。”徐海轻点了一下资料,“请翻开第5页。昨天我又做了几组新的实验,发现了这个现象。灭活的'DBY-4'只要相互接触就能复活,但是,复活次数却只有5-7次。”徐海说。

    “这就意味着,如果超过7次之后,就失去了复活的可能?”

    “理论上是这样。”

    “这个复活的原因,你清楚吗?”陈教授看到徐海不理解的表情。于是换了一个说法,“如果有无数个“DBY-4”,是不是就意味着复活次数能够超过7次,或许更多次,也许是你的实验对象不够多?”

    “我猜测是5-7次是“DBY-4”的复活极限,即使有再多的实验对象,结果应该也一样。”徐海说,“在同一时间灭活的微生物才能复活。”

    “你猜测?”

    徐海沉默不语。

    “所有的结论都要经过实验考核,可不是你猜测就行。”陈教授教训道,说完便离去。

    徐海马上调整好心态,钻进实验中。他找来足够大的培养皿,里面是数以亿计的“DBY-4”,经过24小时的反复实验,发现复活次数最多8次,也就几乎印证了徐海的猜想。

    陈教授把徐海的实验报告,用ToGo发到了陨星行动群里,强提醒给每个人。

    四人看到实验结果,先是一惊,然后开始讨论。都说智商高的人,情商会很低,除非你能获得他们的认可。而徐海不仅得到了另外三个人的认可,还得到了李松的认可,获得了李松由衷的赞美。徐海也通过这次实验,成功地融入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