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繁体版

第三节 形势恶化

    就在永历与孙可望谈判的时候,清朝也没闲着。顺治六年(1649)五月十九日,清廷下诏改封恭顺王孔有德为定南王,怀顺王耿仲明为靖南王,智顺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定南、靖南、平南,名字很喜气,目的只有一个——搞定南明。

    李成栋反清后,广东再一次回到了南明的怀抱。这次三王南下,目标是两广。耿仲明、尚可喜二人由江西进军广东,孔有德从湖南进攻广西。

    这三人刚出门,发生了变故——耿仲明死了。

    军队刚出发,有人告发耿仲明部下私自藏匿逃人,论罪当杀。

    说起这个“逃人”,又得从多尔衮制定的“逃人法”说起。

    清朝创立者是满族,现在拿下了中原大片地区,为了融合汉人以及管理汉人,制定了一套套法令,比如之前的“剃发令”,现在的“逃人法”。清军入关后,大批汉人不满清朝的统治,纷纷逃亡,越逃越厉害,越逃越严重。

    多尔衮原本的打算是将汉人变成“旗人”,所谓旗人,就是归八旗管辖的人,前面说了,八旗制度不仅是一种军事制度,更是一种生活、生产制度,只要你是清朝的人,就一定有管辖你的八旗。汉人归汉八旗管,蒙古人归蒙古八旗管,满人归满八旗管。

    很多汉人不愿意,就跑,往南跑,往西跑,哪儿没满人就往哪儿跑。

    这类人,就叫“逃人”。所谓“逃人法”,就是针对“逃人”颁布的法令。规定:逃人,逮到的鞭打一百。藏匿逃人的还要挨刀,逮到的直接处死,家产没收,邻里、朋友全部跟着挨一百大板。

    一经查实,耿仲明属下确实藏匿逃人,按照法令,身为上司的耿仲明是要连坐的。耿仲明心理素质实在很差,直接畏罪自杀了。耿仲明死后,军队归儿子耿继茂统领,由于资历浅,给尚可喜打下手。就这样,孔有德打广西,尚可喜打广东,二人分兵行事。

    顺治六年(1649)夏,孔有德率军入湖南,进驻衡州,由于天气太热,孔有德打算先避避暑。

    秋,战斗开始。

    孔有德首先打湖南、广西交界处的龙虎关,九月十二日打灌阳。随后,孔有德兵分三路,进攻瞿式耜镇守的桂林。

    十月十三日,瞿式耜召开军事会议。主题只有一个——怎么应对?(逃跑不可能)留守桂林的守军不多,要歼灭孔有德属痴心妄想,自保的话凭借桂林的坚城还可以试一试。

    商讨完毕,坚守!

    瞿式耜是个有原则的人,但他的属下都没有原则,听说孔有德来了,一个个都跑了,比兔子还快。瞿式耜大失所望,就算所有人都跑了,就算只剩我一个人,也要坚守此处。

    “老师,所有人都走了,你为什么不走?”

    问这句话的,是瞿式耜的徒弟,张同敞。他还有一个身份——张居正的曾孙。

    “因为我不能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这是张同敞听到的回答,很朴素,但声音足以响彻整个桂林城。

    顺治七年(1650)正月,桂林。

    张同敞与瞿式耜二人正襟危坐,饮着小酒,天空冷雨凄凄。城外火光映天,城内寂静无声。因为所有人都跑了,只剩下了这师徒二人。当东边的太阳升起,天空泛白时,桂林城破,瞿式耜、张同敞双双被俘。

    孔有德感于瞿式耜师徒忠义,前来劝降,无论是瞿式耜,还是张同敞,他得到的回答只有那么一个,永远都不会变。

    ——宁死,不降!

    看到瞿式耜师徒,孔有德那一丝良知被唤起,他妥协了,降低了标准——只要把头发剃了,就能活命。但瞿式耜与张同敞的回答依然一样。

    ——宁死,不剃发。

    十一月十七日,瞿式耜、张同敞二人在桂林被处决。刑前,张同敞大呼:“我死后就算变成厉鬼,也要杀虏击贼!”瞿式耜却很安静,他遥望自己经营多年的桂林,叹了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我平生最爱山水佳景,此地山水甚佳,可以去矣。”

    瞿式耜是钱谦益的徒弟,但他却选择了跟钱谦益不同的路。瞿式耜死时,刚好六十岁,而他的老师钱谦益却在新公司(清朝)活了八十二岁才自然死亡,实在很讽刺。

    说实话,瞿式耜也不是十全十美,他自命清高,他排挤农民军,他争权夺利,他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他很真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享受了权力,也履行了义务。历史人物就是因为真实才显得可爱。

    我尊重瞿式耜!

    广西的战事完了,我们接下来把目光放在广东。顺治六年(1649)年底,尚可喜、耿继茂抵达赣州。

    十二月二十八日,清军正式进入广东。二十九日打南雄,三十日攻占南雄。顺治七年正月初三,尚可喜由南雄出发,初六抵达韶州,明军逃跑,清军占领韶州。

    对于清军的行动,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势如破竹。南雄、韶州失守的消息传到肇庆,举朝震惊,而永历倒是久经风霜一样的冷静,对他来说,这早已是家常便饭。

    打不过,就跑呗!

    二月初一,永历跑到广西梧州。把留守肇庆的任务交给了“马屁王”马吉翔。马先生说:“陛下,带兵不是我的强项啊(强项是拍马屁)!”永历想了想,给马吉翔留了个助手——李元胤。

    李元胤,是李成栋的干儿子。

    正月二十七日,尚可喜由韶州南下,打清远。清远是“岭南三忠”陈邦彦与陈子壮遇难的地方,也是广州的门户。清军拿下清远后,就只剩广州一座孤城。尚可喜下令,猛攻广州,打了半天,自己人倒了一片片,没打下来。

    明两广总督杜永和坚守广州,亲自操剑杀敌,英勇奋战。照这样打下去,估计人死完了都很难啃动广州的一块砖头,于是尚可喜下令,停止进攻。他在等,等一样东西,也只有这样东西运到才能打下广州。

    ——大炮。

    清军大炮运到后,再次猛攻广州。十一月初二,坚守了近一年的杜永和坚持不住,广州城破,杜永和驾船逃往海南。拿下广州后,尚可喜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作为对广州军民顽强抵抗的报复。

    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尚可喜攻占广州,孔有德攻占桂林,永历一连丧失两座重镇。

    永历方寸大乱,梧州也不安全了,快跑快跑。十一月十一日,永历跑到了南宁。顺治八年正月,清军轻松占领梧州。

    尚可喜攻下广州后,“五虎”也有了自己的结局。金堡安葬了瞿式耜师徒后心灰意冷,出家做了和尚。“虎头”袁彭年再次降清;丁时魁再次降清,并厚着脸皮说当初反正是李成栋逼迫。至于李成栋的干儿子李元胤,不忍心看到父亲一手经营的广东再次落入清军之手,一生坚持抗清。

    李元胤与杜永和逃到海南后,经常出兵骚扰广东,和清军打游击。在一次骚扰后,因为兵力有限,二人被抓。被抓后,杜永和降清,李元胤不屈被杀。

    而被永历留下来看家的马吉翔,看事情不妙,直接扔下肇庆,跑南宁去了。永历再一次丢失了广东,连广西也丢了大半。而就在这时,云南的孙可望宣布加入永历,不仅如此,另一个人也逐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即将活跃在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