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江山
繁体版

2.林平之

    每个人都在愁,乞丐在愁下一顿饭,有饭吃的人在愁讨老婆,有老婆的人在愁前程,有前程的人又在愁如何永远不死,永远不死的人在愁。。。。。。额,这个我暂时还不知道。

    当公孙角在发愁儿子将来能否考上进士,能否出人头地的时候,在京城的府邸中,已经出人头地的张居正也在愁。

    虽然现在的皇帝是万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出生民间的人才是大明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他在愁大明的以后。

    到万历五年,大明已存在了两百多年,超过东汉、北宋和南宋的历史,换句话说,它的日子应该不太长了。实际上在嘉靖朝的时候,大家已经感觉到,大明要不行了,严嵩当道,皇上修仙,吃不上饭的人遍地都是。

    如果你此时在大明做个老百姓,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你家有两亩地,一头牛,但是在官府登记的册子里,你家有良田三十亩,还有十头牛,你家还有四个壮劳力。你不仅要为不存在的二十八亩地交税,还要为不存在的四个壮劳力服徭役。

    去年发大水临时征了抗洪的税,今年洪水已经走了,但是这个抗洪的税要一直交下去,你已经习惯了,这种临时加的税已经有十几种了,不差这一种。

    到某年修黄册,里长找到你说,要你出一两银子黄册的费用,你交了,黄册被衙门的书吏故意写了很多错字,上面驳查打回重做,里长又找到你说还有错误要罚二两,交了罚款你连明年买种子的钱也没了。这还没完,过了几天里长又找到你说又有错误,这回要罚五两,你没钱了是吧,给你介绍一家高利贷。那玩意你知道,村头老吴因为还不上利息被打死了,你做了个决定,家不要了,去要饭吧,于是你连夜逃跑成为了一名流民,后来跟着造反被打死了。

    打死你的人也苦恼,朝廷没钱,常常欠饷,大明的官场,大概腐败至此,老百姓几乎活不下去,朝廷也几乎活不下去,都让这帮官吏吸走了。

    这正是张居正极为得意的地方,这样的大明,他竟也救得活,也许仍有许多积弊,但至少从表面来看,现在大明又活过来了。

    张居正分析历朝灭亡的原因,无非是两条,其一是文治问题,要么是皇上昏庸,要么是其他有权利的人昏庸,其二是武力的问题,落后的北方民族往往有强盛的武力,从匈奴到蒙元,一千多年来从未放弃对繁盛中华的入侵。

    在第一个问题上,他常常私自希望,能够永远像现在这样。因为皇帝的素质是不稳定的,而天下永远有聪明人,所以他希望皇帝永远像当今天子一样,不能管事,而找一个帝国最聪明的人来管事,这是一个接近君主立宪制的构思。

    在第二个问题上,他早年听闻过一种武功,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以一敌百,叫做辟邪剑法,源出自葵花宝典,如果这种武功能够在军中推行,便能彻底解决千年以来的边境入侵问题。

    江湖传言,这种武功已经失传了,剑谱早已毁了,但是要知道,此时距东方不败之死还不到二十年,天下之大,未必连一份留存的剑谱都没有,而且。。。。。。林平之不是还活着吗?仔细算来,他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呢。

    至于这种武功的副作用,基本上可以忽略——就算没有剑谱,宫里也是要招太监的。

    万历元年,张居正派出了一批人,在民间秘密搜寻剑谱,到现在剑谱虽未找到,但他已得到了一大批武林秘籍,还有锻造武器装备的图书。而且,林平之找到了!

    他仍被关在西湖牢底,令狐冲归隐之后,早就忘了他,而看守他的下人是很好买通的。

    张居正立即下令,让杭州巡抚亲自派人接管了西湖地牢,好吃好喝伺候着,只是这林先生,始终不肯从牢里出来,也不肯透露剑谱的第二句。(第一句天下都知道了,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由于林平之长期不肯松口,张居正决定,剑谱要是实在套不出来,就把它创出来,他将收集到的武功秘籍发给宫里的人们(尤其是太监们)去练,以求对武功的领悟,由此也导致万历朝宫里的太监高手不计其数,这也为后来六扇门的繁盛打下了良好基础。

    不过他还是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也许武功并不代表武力,因此他也鼓励火炮火枪等先进武器的制造。

    不过,他还是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到底什么才是绝对的武力?似乎不是这些。

    忽然,他想起来在什么地方看过一份记录,是在什么地方看的他早已想不起来,但依稀记得内容:嘉靖某年,天有异象,有魔仙乘一草帽,降在河间府某县。。。。。。

    直觉告诉他,接近真相了,他立即下令,去查!

    很快那份文件被找到了,嘉靖某年,是嘉靖四十二年,河间府某县,是河间府肃宁县,他很快就查到了公孙败,知道他家的鸡四十天就能长大,知道了他的各种怪事。

    为了保密,张居正命人从距离公孙败家院子十里地的地方开挖,从地底悄悄挖到他家院子下方。

    公孙角一直不知道,有那么一段时间,在他睡觉的时候,他家院子下面有人忙的热火朝天,正将当年那不明飞行物的残骸慢慢搜集起来,送到宫里。

    不过只搜集了一小部分,最大的一块的是那个草帽的一大半帽身,在不惊动公孙一家的情况下是无法移动的,工匠们曾试过将它切开,试了各种工具都无法完成。

    后来决定先将搜集到的部分碎块尝试锻造,结果无法锻造,碎块不像普通的陨铁,在工匠所能制造的最高温度下仍然坚硬,虽然勉强可以将它弯折,但冷却后便会恢复原状。

    张居正相信,如果锻造的问题的能解决,大明便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边境问题,他不惜重金在全国范围召集锻造能手,但始终没有出现能锻造草帽碎块的工匠,因此锻造的事无限期耽搁下去了,只有太监练武的事情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宫里浓厚的习武气氛感染了一个人,正是万历皇帝,由于年幼,政事一般由张居正来处理,他跟着张居正学了很多东西,却无处施展。当他跟冯保表明自己也想学武的时候,冯保吓坏了,哭道:

    “皇上,那是太监练的!”

    万历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你想到哪去了!不是还有很多是正常人练的吗?”

    “哦哦,对!”

    在请示了张居正之后,冯保开始教万历学武,相处多了,万历越发讨厌这个大嘴巴的太监,他被他妈李太后骂了好几次,都是因为冯保打小报告。

    在张居正对锻造草帽碎块一筹莫展的时候,万历突发奇想:不是说那个人家有很多怪事儿吗?为什么把精力放在锻造上,而不放在人的身上试试呢?他想,应该去查查这个人!

    他去跟张居正一说,张居正难得地对他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得到鼓励的万历皇帝立刻着手开干,派了一个御史去肃宁县调查公孙败一家,因保密需要,让他微服前往,不许在巡按察院办公。

    望着那御史远去的背影,万历皇帝有些激动,此时的他非常相信,自己会成就千古事业,会超过张居正,也会超过所有的皇帝。

    练了几个月武功,万历皇帝觉得自己精神倍增,仿佛有无穷力量,便到处在宫里找人比武。其实这只是他身体变强的信号而已,距离真正的高手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是宫里毕竟是宫里,能在这里混下去的,脑子一般都不太坏,跟皇帝比武,哪个傻子肯出全力?都是假意用力,看到皇上忽然有一招使得凑合,立刻便趁机失手落败。

    万历皇帝在宫里罕有敌手,虽然知道人们有些让着他,但他相信,随着他的进步,这个让着的成分已经越来越少了。

    他跟张居正说,想要去外面活动,去江湖上看看。张居正本来想说他一顿,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便道:“正好,我想查一查书院的事儿,国子监不远处有个和风书院,我安排你去读书,但读书是假,你帮我查查,书院里有没有心怀不轨的人。”

    万历皇帝喜出望外,本以为张先生会拒绝,想了一肚子为自己辩白的话,竟没用上,张先生居然答应了。

    他想,自己要出宫办事,不能用皇帝的名号了,应该起个化名,至于起什么,他还没有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