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超市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战争与超市

    在老王的牵针引线下,与“老兵物流”这家类似个体户小公司的见面过程十分顺利。

    婉拒了对方提出亲自登门拜访的提议,众人在紧张的开业筹备工作中抽身,驱车赶往他们的办公地点。

    毕竟耳听为真,眼见为实,亲眼考察一下才能确定他们是否能满足万象超市的采购需求。

    这件事可不是在饭桌上吃吃喝喝就能看出来、听出来的。

    真正到达对方办公地点时,连来时兴致勃勃的王宗耀也踌躇起来。

    按照对方提供给他们的地点,众人按图索骥,从超市出门右拐之后进入孙武路,一路往南直行15分钟左右,农家院面前。

    在陆远的印象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这几个字往往出现在政府机构和国企大门前。

    没想到时隔数年,在信息流通还不算发达的现在,竟然在小县城看到了这么时髦的物件。

    竟然有种故地重游的亲切感觉。

    “乐安县老兵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牌子右边赫然挂着一块“乐安县老兵搬家有限责任公司”,光亮的牌面反射着炽热的阳光,明晃晃的映入众人眼中。

    听到门口传来的“砰砰”几下关门声,田钟政立马从院子里大步走了出去。

    嚯,两台漆面锃亮的奥迪A6啊。

    田钟政的目光在车上短暂停留了瞬间,在距离陆远他们还有三五米远的时候就热情的伸出右手。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穿着一身劳保服,左手还戴着白色棉纱手套,一副刚刚做完体力活后模样的清瘦中年人,竟然是一位转业军官。

    混在几人中权当助手的陆远并没有引起田钟政的过多关注,在与陆远一行人纷纷握手后,田钟政走在前面,侧身引导着大伙前往会客室。

    说是会客室,其实就是平房里的客厅而已。

    “老班长,你这大院收拾的怎么跟《士兵突击》里的草原五班似的?”

    王宗耀进入大院也没把自己当外人,转了一圈大致看了一眼后,笑吟吟的打趣道。

    大院正中用红砖拼接成一个巨大五角星,平房周身被贴满绛黄瓷砖,安装了玻璃门,外部陈设算是崭新,院中停着一辆东风轻卡和一辆军绿江玲皮卡车。

    “这可不是我自己收拾的。这院子以前是我们村的小学,后来孩子们都到城里上学去了,这里就被我从大队部低价租了过来。”

    这也就难怪院子中是这幅模样了。

    客厅里没有那些又重又长的实木会议桌,也没有配置繁复的茶具。

    田钟政拿起一个瓷白的大茶壶给每个人面前倒了一杯白开水,稍微寒暄了几句,就直入主题。

    与己方先前了解的信息对比过后,杜锦峰向陆远所在的位置微微点头。

    虽然动作轻微,但这没有躲过田钟政锐利的眼神,他也隐晦的向陆远这里看了一眼,但没有发现什么。

    在关于送货的时间地点、需求的蔬菜数量等方面达成一致后,双方对于合同签订延续的时间产生了争执。

    杜锦峰作为公司供应链方面的负责人,在来这之前,已经得到了陆远的指示。

    在涉及到超市吸引客流以及盈利的关键位置寻找外部合作商只是权宜之计。

    想要在与其他超市的竞争中取得领先身位,建设自己的运输车队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必不可少。

    这是他在利群超市工作十余年中学到的最宝贵经验。

    况且,古往今来,物流的重要性从未降低过。

    诸葛亮六出岐山,据说是一人打仗,需要五人做后勤支持,后勤是最大的挑战,而输也是输在后勤上。

    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惟秦陇之事,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而筹转运尤难于筹粮,窘迫情形,为各省所未见。”

    在陕甘一带,筹钱比招兵难,筹粮比筹钱难,而粮草的运转比筹粮更难,说的也是物流后勤之难,物流后勤之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表面上是一场战役的成功,不为人所知的是后勤物流的杰作。

    以前说老美能够在24小时内开赴全球的任何地方;现在呢,老美第82空降师可以在18个小时内到达世界的任何地方,拼的还是物流的实力。

    2017年,中猴对峙事件,之所以能够和平解决,与国家的物流运输能力分不开——得益于这些年在边区的铁路、公路建设,国家能够迅速地在边区投放大批重型装备,对某猴形成有效吓阻。

    所以,老杜牢牢抓住万象超市的优势位置,与一起过来的王容同心协力,唇枪舌剑。

    相比之下,孤身一人的田钟政就显得迟钝了许多。

    不是他不想找几个得力帮手,问题是自己的小兄弟干体力活、开车倒是一把好手,要想比一比谁的嘴皮子更利索,自己这边全都加起来也说不过人家。

    没办法,最后这个短期合同只好签了。

    签字,就意味着自己这边未来一年起码有一份保底的收入,不至于每天睡觉都睡不踏实,生怕第二天起来找不到活干,不签就是零。

    憋屈是憋屈了点,但是赚钱嘛,不寒碜。

    过程虽然曲折了点,但是结果没有悬念。

    从进门就没有出声的老王这才活跃起来,提着茶壶给大家倒水。

    田钟政也起身给大伙散烟,只有他跟杜锦峰点上了,陆远借口自己不会也就没收。

    开玩笑,小郭的鼻子比吞日神君还灵,被她闻出来的话自己还要不要品尝甜津津的樱唇了。

    在这方面,孰轻孰重陆远还是分得清的。

    “听口音,杜总好像不是本地人哈?”

    深吸一口,田钟政向身侧吐出一团烟雾,试探着问道。

    虽然两人刚刚的谈判中都讲普通话,但是乡音浓郁。

    一个是带着黄土地的味道,另一个则是海蛎子的味道。

    “对,我是琴岛人。”

    “那你来这儿还挺远的,也不容易啊。”

    “趁年轻就多折腾折腾,等再过几年想折腾打不起精神了,那时候回家也不迟。”

    “说得好!”

    老田猛地点下头。

    “我就是这么想的,让我每个月拿个三四千块钱坐在办公室一动不动,待一天能把我憋死,还不如拿一笔钱出来自己单干呢,时间上也比较自由。”

    田钟政几口就吸没了一支,把烟头摁在烟灰缸中捻灭。

    “就是累点,每天晚上早早睡觉,凌晨3点就得爬起来往寿光跑,摸着黑再回来,送完货才有时间补觉。要是有搬家的就接着干。”

    “往后就好多了。”

    老杜也知道开大车不容易,但是合同签订后的预期收入会弥补他们的这些损失。

    “要是能多签几年那就更好了。”

    田钟政笑着打趣说。

    “这我可做不了主。”

    事关老板大计,老杜可不敢擅自做主,何况老板本人就在旁边竖着耳朵听呢。

    虽然听他们二位阅历丰富的中年人聊天有不少收获,了解了不少蔬菜市场的内部行情,但是一直听他们忆苦思甜还了得。

    连忙岔开了话题,好奇的问道:

    “听老王说,田老板上过军校,专门学过物流管理?不方便的话就算了。”

    “嗨,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没什么不方便的。当时我们学的不是物流,早些年就被叫做后勤学,也叫做军事物流学。”

    按照田钟政的说法,物流和后勤是一个意思。

    供应链就等于后勤保障。

    它围绕市场和销售部门制定的“战争策略”、运营部门选择的“兵种”(商品),建立好供应链网络(安营扎寨),然后把商品放到仓库里,最后根据市场需要(战场的猛烈程度)把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一线(货架)。

    如果遇到超市与超市之间的竞争,后勤部门(供应链)就要根据前方的反馈,调整物资的供给,打得猛烈的战场多提供一点补给,甚至需要从其他打得不猛烈的战场调配过去。

    这就像新品导入和后续补货的过程,商品首次上市需要一定数量的供应,同时结合不同市场的反馈来动态调整后续的供应量。

    打完胜仗后战场开始进入防守阶段,先锋部队继续往其他战场前进,其余兵力进行防守,该战场的物资需求也会趋于稳定。

    这就像新品上市后打下了市场,客户逐渐接受了产品,形成了购买习惯,产生了稳定的需求,产品进入成熟期,供应链也就采用所谓的拉式供应链即“销售拉动供应”。

    最后整个战争取得胜利,各个战场也不需要保留太多兵力了,士兵们纷纷撤退,为新的战争做准备。

    这就像即将要被淘汰的市场或产品的退市流程,把它们撤下来,再用新品来抢占市场。

    这老小子有点东西啊,讲得头头是道,起码自己是信服的。

    “田总,你这还真是不打没准备的仗啊。”

    王容略带感慨的说道。

    “哈哈,我也算是后勤老兵了,加上平时给超市送菜,接触多了就有点想法,说错了大家也别笑话。”

    听完田钟政的供应链理论,陆远歪头眼神示意老杜。

    这小子的人才饥渴症又犯了,跟某兔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似的,之前总结的“人才引进五步法”该派上用场了。

    杜锦峰心领神会,同时示意陆远稍安勿躁,待臣再细细打探一番。

    于是提出行业内一本知名杂志上的故事,打算给田老板来点零售业的科技震撼,给这小老板上一课。

    “陈小明是明天科技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的采购工程师,星期天一家人想吃个比萨饼,于是陈小明打电话到必胜客。

    客服:您好,必胜客。陈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吗?

    顾客:您好。您怎么知道我姓陈?

    客服:您上次订过餐,您的手机号已经连接着我们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顾客:我想要一个海鲜比萨饼。

    客服:您好,陈先生,海鲜比萨饼可能不太适合您。

    顾客:为什么?

    客服:根据您的医疗记录,您的血压和胆固醇都偏高,您可以试试我们的低脂健康比萨饼。

    顾客: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吃这种的?

    客服:您上星期一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低脂健康食谱》。

    顾客:好。那我要一个家庭特大号比萨饼,多少钱?

    客服:99元,这个足够您一家六口吃了。但您母亲应该少吃,她上个月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还处在恢复期。另外,今天是您儿子小小明的生日,祝他生日快乐,我们会在比萨饼上,以他喜欢的字体,写上“祝小小明生日快乐”!您看是否可以?

    顾客:好,就订这个。

    客服:根据定位,您在家中,那么我们还是把它送到您家中的地址××路3号楼605室,用××卡支付可以吗?

    陈小明:可以。

    客服:好的,无人机已开始送餐,预计7分钟送到,届时开窗,祝您用餐愉快。”

    “接电话的,是一个机器人。

    机器人通完电话,一个特大号低脂健康比萨饼生产订单已经在系统自动生成。

    厨房内无人,全自动流水线机器自动识别订单信息,在每道工序上自动配料,自动生产,包括用奶油写上“祝小小明生日快乐”。

    自动化包装后,产线后方的无人机抓取,飞往陈小明家中。”

    没等在座的几位出声,陆远率先坐不住了,出口打断了他的话。

    再不停下来,自己的“美团号无人机”“顺丰号双尾蝎货运无人机”就泄露了,他也没想到老杜这么有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