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月儿圆
繁体版

三十九

    这天,家祥的儿子学军和家顺的儿子学岭来找爷爷,加上小东,祖孙四个人聊得那叫一个嗨。

    孩子们吃着枣儿,听着任老汉讲打土坯的相关学问:

    这打土坯兴许是农活儿里头最累的活儿啦,打一天土坯子下来,浑身酸疼,能叫你的身子散架喽,累的人连话都懒得说。一块儿土坯子不砸二三十下是弄不好的,想打得快,最好是两个人配合着来干,这样子不窝工;打土坯子用的泥也有学问,使水太多了坯子容易瘫掉,不成样子,怪难看,用时候也不好干活儿,使水少了坯子又攒不住劲儿,一碰就散,也不行,最好是泥穗子。将模子放平喽,一个人朝里填泥穗子,另一个人抡夯锤儿打,一定要肯使力才行,不把土砸实土坯子容易坏掉,打土坯子用的土有杂质也不好,里面要是有草根啥的,草根烂了的话就成了一个窟窿,让雨水一灌会慢慢瘫掉的。打好的土坯子暂时还不能动,先将模子拆下来晾着就行了,等到半干的时候再立起来接着晾晒,直到完全干了再拿来垒墙就中啦……

    “爷爷,现今儿大伙都不用土坯子来盖房了,都是烧砖,盖大瓦房,住着又干净又宽敞,还不怕雨淋了,比以前好多啦。”

    “鸡啄米,鸭吃谷,个人清享个人福,使哈有使啥的好处。这砖是好,可还得买煤,还得挖窑坑,不是还得费大劲儿不是?土坯子垒的房,冬暖夏凉,住着多舒坦呀,可就是不能垒太高啦。”老汉说着指了指自己身后的老屋。

    “爷爷,垒太高了是不是怕倒掉呀?”学岭问道。

    “房子要那么高也没用,一般就是,站在板凳上伸手能摸着房梁就中,大概都是八尺高。”老汉说道。

    这时候盼盼在厨房说话了,“那您老的意思是说,咱家要是烧砖盖房子的话,还得提前买煤咧?”

    “以前烧砖用木柴,那会更费事儿,现今时兴用煤烧砖啦。烧砖也得拓砖坯子,砖坯子也怕雨淋,最好是在春上拓坯子,春上天干,雨水又少,省得过分费心坯子让雨淋了。晾着坯子就该挖窑坑买煤准备点火了,等到雨水稠的时候砖也烧好了,就不怕雨啦。”不过,任老汉说道:“这砖墙好是好,就是烧砖怪费事儿,最好是两家合伙干,反正也是费一回事。”

    “那中,学军学岭,回去问问你们的爹娘,看看你们两家谁准备盖新房子,咱们就合伙儿先烧砖。”盼盼扶着厨房的门框。

    “不用问啦,我都问好了,有伴儿了。”这时候家旺从大门进来了。“进喜家的房不是因为超生让人家给拆了吗?他们一家四口就住在一间屋里头,我已经和他谈妥了,咱们两家开春了就搭伙儿烧砖。”

    “啥?跟他?能中不?”老汉和盼盼异口同声。

    老汉忧心忡忡,“咱两家那么大的仇,躲还躲不及呢,能打伙计?”

    盼盼也上前表达自己的担忧,“俺都来十年啦,看他们家的人怪怪的,觉得和他们家的人不对付,你还是再找一家吧,不行咱就自个儿烧砖,烧好了砖就放着呗,又不会吃草料。想啥时候用还是自己的砖不是?”

    “哎呀,爹,盼盼,你们就放心吧,错不了事儿的。”家旺说道;“我可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这么干的,你们想啊,满天乌云散,咱们两家人不是已经和好了吗,矛盾也化解了,冰释前嫌,能有啥不放心的?再说了,那进喜可比我有力气,论起拓坯子,他要比我能干得多,可我又比他考虑的周到一些,两个人互相帮衬着,肯定能将活儿做好的。”

    “俺还是不放心,能和别人合伙就找别人合伙吧,实在不行就自个儿干。”老汉对家旺的想法并不看好。

    “俺也是。”盼盼接过话茬说道,“再咋着说,两家人也曾闹过那么大的矛盾,非往一块儿凑啥呀?你不会是想借着这事儿和他妹夫套近乎吧?”

    “要那样你可就拉倒吧,俺这么大岁数了就没见过这么不是东西的人,比那个顺至还不是东西。”老人向东指了指顺至家的方向,“俺前些天儿和你娘去你舅舅那儿听说,刘家的这个女婿在镇上做事儿的时候,勾搭前屯的一个小媳妇,让人家的男人撞见了,他跑掉啦,可那个小媳妇跑哪儿去?叫他男人一扁担把她的腿打断啦,好好儿的一个家就这么散啦。”

    “爹,守着孩子,提这些干啥?”家旺用眼色示意了一下在旁边的孩子们,“这事儿先放一放吧,反正时候早着呢,现今儿挠头的是,马上就要过秋了,出去的话,干不了几天活儿就该回来,不出去呢,又这么干闲着。”家旺说着抖了抖两只手。

    “还真有个事儿要办。”盼盼想起了什么,“就刚刚,来了封信,你看看吧。”

    家旺让小东拿出信,拆开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下好了,不用发愁这一二十天的安排了,屏峰坝那边出事儿了,要咱俩帮着去修房子呢。”

    “啥!房塌了?俺爹俺娘没事儿吧?”可把盼盼吓得不轻。

    “信上说两位老人没事儿,就是房子漏雨了,老人年岁大了,没办法爬高上梯的,老人家指使别人过意不去,让咱俩去帮着修修。”

    “那还愣着干啥,路上有这么远咧,赶紧的收拾一下东西,明儿个早起就去吧。”老汉也很心急的催促道。

    天刚蒙蒙亮,两人就出发了。

    家旺骑着他的那辆“二八”大杠,盼盼在后座上可不闲着,见四下无人,盼盼就抱住家旺的腰,“诶,你说,现在的年轻人多会玩儿,接新媳妇儿的时候用车子驮回来,就这么大点儿地儿,她不搂着腰就得摔下去,只能去搂着他的腰,男人不带劲儿都不行啊。”

    “是啊,两口子,媳妇抱着腰,多带劲儿呀。接二娃媳妇儿那会子,就因为她害羞这还将她落下了呢。”家旺说道。

    盼盼让她说说这事儿。

    家旺对她说,那会子,村里已经有好几辆自行车了,到周庄娶二娃媳妇的时候,由于当地有“抢好儿”的风俗,鸡才叫两遍,六个人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到了周庄二娃的丈人家,叫开门儿,等了老大一会子天还没亮,我们这几个人就起哄着要走,按照定好了的,新媳妇儿要让一个年纪小的辈分儿也小的来带着。可去的这俩活宝就有好看了,由于天黑,看不清楚,大伙儿就这么不说话,次第骑着车子走着,同去的俩小年轻都以为是对方带着新媳妇儿呢,再加上都抹不开脸儿,走了好远才发现不对劲儿,把二娃媳妇儿落家里啦!等再拐回去,二娃媳妇儿正在家里哼哼着哭呢‘俺还没坐上,他们就走了,俺又不敢喊’家旺学者二娃媳妇的样子,逗得盼盼“咯咯”的乐。

    “哎”盼盼忽然想起来什么,“你说这会不会就是她的命呀?接新人的时候是不让走回头路的,走了回头路过日子会弯弯儿多,就不顺啦;成人儿那天也不能哭的,哭了会不吉利。你看,二娃媳妇儿和二娃过得就跌跌撞撞的,家里穷就穷呗,二娃媳妇儿还差点儿就迈了二道门槛子。”

    “我可——”家旺还没有说完,盼盼就学者他的腔调接了过去“不信这个!你谁呀,一个大知识分子,喝过墨水儿的人,你的学问当饭吃啦还是当衣裳穿?俺嫁给你还真是不甘心呢。”

    “嫁给我还不甘心?”

    “啊,你看啊,人家二娃媳妇儿出嫁,至少还是一个自行车队呢,那也算是风风光光吧?俺来的时候呢,就是那几辆马车,叮呤咣啷的,俺就傻乎乎的跟着你来了,你是不是得补一回典礼呀?”盼盼噘着嘴,假装生气的样子。

    “好”家旺蹬着车子,微微喘着气,“我这就把你送回丈人家,再用自行车把你娶过来,行不行?”

    “再取俺你就娶不起啦,俺那会子小,没心眼儿,让你占了便宜,你要是再娶俺一回的话,看俺不坑死你。”盼盼笑着拧了家旺一把。

    “傻媳妇儿,人家现今儿不时兴自行车队接亲了,现在换成‘三蹦子了,前些天儿,那个三木头家的小子结婚时不就用上了‘三蹦子’‘吗?嘟嘟嘟’的一冒烟儿,新媳妇到家了,预示着一路顺风,多吉利呀。”家旺晃着车把,有模有样的学着。

    “对呀,俺干啥不赶时兴呢,你就用‘三蹦子’娶俺吧。”

    “咱买辆‘三蹦子’不行啦?拉着你到处跑,天天都娶你。”

    两人嘻嘻哈哈的说笑着朝着影子指示的方向奔去,留下一路的笑声……

    盼盼还想说什么,家旺“嘘——”了一声,“老实点儿吧你,牵头有人了,让家人家看见笑话死你。”

    “俺自个儿的男人,才不怕呢。”盼盼小声说着,将手从家旺腰间拿开了。

    这时,太阳刚刚露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