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月儿圆
繁体版

十三

    街上的三轮车渐渐出现了,而且不断增多,那是人们开始准备卖早点了,炸油条的摊子上的鼓风机的呜呜声打破了城市的宁静,夹杂着煎饼摊子的“嘶嘶”声,摆弄小桌凳的“咣当”声,勺子碰到碗的“当当”声……新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小胡子打着呵欠,揉着眼睛晃晃悠悠的过来了,他看都没看一眼家旺,径直去了仓库,验看了货物,关了灯,锁好库门,转身就朝着大卡车走去。

    累的连腰都直不起来的家旺正瘫在地上喘气,他看事情不对,挣扎着爬起来,急急火火的边往大卡车跑边朝着小胡子喊道:“嗯嗯……”

    小胡子从驾驶室里探出头来,他这时已经踉踉跄跄地跑到了大卡车跟前,

    “啥事儿?”小胡子瞪着两只老鼠眼,尖声怪气的冲着家旺吼道。

    家旺倒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似的,他低低的说道:“那个……我……我的工钱……”

    “哼,”小胡子轻蔑的笑了两声,:“记住了,以后要叫老板,不要‘嗯嗯’的,不懂规矩!”,说话间,一张五元的票子从驾驶窗飘了出来,家旺慌忙去捡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抬头望着小胡子:“老……老板,就这么点儿?”家旺还想说什么,被小胡子蛮横的打断了:“你个土包子,你可长点儿心吧,记住喽,以后干活儿,先和老板谈好了,干什么活儿,给多少钱,管饭不,是日工还是包活儿,说好了再干,你可长点儿心吧你,老子传授你的这几句话就值个百八十的。”小胡子轻蔑的瞟了一眼家旺,还没等家旺反应过来,大卡车已经得意的吼叫着向着大门冲去……

    本来就很累的家旺,又无缘无故受了这么一顿数落,软绵绵的坐在地上,他觉得自己窝囊又委屈,眼泪都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了。

    家旺无助的躺在地上,唯一陪伴他的,就是院子里那盏并不明亮的灯,听着路上喧嚣的声音,想想自己这几天遭受的委屈,他的心态都接近崩溃离开。通过这次打工,家旺明白了在社会上生存的学问是学校学不来的,他还痛定思痛的认为,小胡子给自己说的话虽尖酸刻薄,但还是有道理的。“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握紧了拳头,紧咬着嘴唇,在心里大声对自己说。

    心里那道坎儿过去了,也就想通了,他从地上爬起来,准备吃点儿东西再接着打工。

    说干就干,家旺站起身,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孩子,来这里吧。”家旺刚来到街上,还在合计着吃什么,边上的那个卖油条的老大爷就招呼他了,家旺见老大爷慈眉善目的,和蔼可亲的样子,就顺势走了过去。

    老大爷热情的招呼他坐到桌子边上的小马扎上,端给他一个柳条儿编成的小框子,小框子里面有三根油条,趁着招呼别的客人的当儿,大爷和家旺攀谈着。

    “小伙子,刚来这里吧?”大爷笑着问家旺。

    “大爷,是谁告诉您的?”家旺很吃惊。

    “还能是谁,你呗!”

    “我?”家旺越发的摸不着头脑了。

    “嗯,你想想啊,你肯定是刚来这里的啊,你要是有经验,能一个人给人家干活?”见家旺不说话,大爷接着说道:‘咱就说刚才那件事吧,人家要是跑了,你找谁要工钱去?’大爷边和家旺说话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他一边往锅里下着油条一边说道:“所以啊,这打工,要尽量的搭伙儿,碰到个意外啥的能商量着来,互相也有个照应不是?,团结起来也力量大嘛,要是刚才那事儿,你们有几个人的话,不把钱结清就不让走,看他怎么横去?”

    家旺也不在马扎上坐着吃了,直接拿着油条站到油锅旁,边吃边和老汉唠着。

    “谢谢您,大爷。您这一席话可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

    “先别着急谢我,孩子,这混社会呀,得慢慢来,见的多了,也就懂得多了,就说你吧,一看就是没出过远门的,”大爷诡秘的笑了笑。

    “您怎么看出来的?我脸上写着呢?”家旺拿着油条的手愣在了原地,等着大爷的答案。

    “这还用说嘛,到地儿了想要吃啥一定要问一问价钱,你以为这是你们家啊?拿起就吃,有时候你还真的吃不起”

    “啊?”家旺当场就目瞪口呆了。

    大爷笑了笑:以后记着就行了,我这儿没关系,我不讹你,三根油条六毛钱,不过记住了,,没事儿别乱摸人家东西,别和陌生人搭腔,买东西前先问价钱

    “谢谢你,大爷”听了大爷这番话,虽然觉得油条的价钱有些贵,可家旺的心里亮堂多了,他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吃过早点,按照大爷指点的方向,家旺找到了小尾桥,这里是个约定俗成的劳动力市场,找活路的,招工的都在这里碰头儿。家旺知道,在这里闲着他可闲不起,一个馒头就是一角钱,他必须挣到钱才行。

    这次的打工顺利多了,有了上次的教训,有了大爷的指点,当然也有小胡子的“教育”,家旺伙同其他两个外地人找了份帮人清扫大院的活儿,顺利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七元钱。

    家旺抬起头,一轮夕阳正甜甜的看着自己……

    晚上,家旺照例回到了火车站,他将身上的衣服换了下来,在水龙头那里洗了,学者别人的样子,将洗好的衣服搭在公厕外边的铁架子上晾着,可能是这天家旺的打工很顺利的缘故,家旺一点儿睡意也没有,他就走向几个流浪汉模样的人,想和他们攀谈几句。

    不同方言的几个人聚在一起,大家席地而坐,天南地北的扯着闲篇儿,其中有一个岁数比较大的老人关心的问了家旺的一些基本情况,看来,这一天就要这么顺利的过去了。

    正在这时候,远处的人们开始躁动起来,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开始整顿秩序了,凡是没有火车票的一律赶出去。大伙儿也赶紧收拾自己的东西,这时候,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急急地拍了拍家旺,让他赶紧去将自己的衣服收起来,要不会被工作人员扔掉的。家旺回过神来赶紧起身去拿自己刚刚洗的衣服,然后就随着大家往外走。

    家旺随着这些人来到了站外的广场上,找了个台阶坐下,他想找到刚才那位提醒他取衣服的小伙子,可是他东张西望了一下,发现他不见了。

    正在狐疑呢,那个年岁大的老人问家旺在找谁,家旺跟老人说明后,众人听了都哄笑了起来,弄得家旺好一阵子摸不着头脑。老人笑了笑说;“你不是已经谢过他了吗?”

    家旺更加纳闷儿了。

    经过老人的提示,家旺才发现自己兜里的钱已经不翼而飞了。就是在刚才那阵慌乱的时候,那家伙借着提醒自己的当口将自己兜里的钱给顺走了。而自己还傻傻的要谢人家呢,真是羞得无地自容。

    老人告诉家旺,像家旺刚才这样的事儿每天都在上演,出门在外,挣到的钱不一定就是你的钱,不仅要挣到钱,还得管好钱才行。

    痛定思痛,家旺接受了老人的建议,自己还这么年轻,光混在流浪汉里面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自己以后的路还很长,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再和别人合租间房子,有了个比较稳定的落脚之处了,才可以体体面面的去生活不是?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勤奋之后,家旺终于在城乡结合部和其他三个人合租了一间地下室,算是有了自己一个落脚之处。

    这天,天刚亮就下起了小雨,家旺见没人来招人干活儿,想着自己也无事可做,就走进了旁边的公园。

    公园的凉亭下面,有个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画画,老师在一旁很耐心的给孩子指点着:“对,就这样,让牛的腿向前倾,这样显得牛跑得很快的样子,让牛的大尾巴甩起来,这样子更有气势……”

    家旺看得出了神,忍不住脱口而出:“老师,错了……”

    虽然声音很小,可还是被老师听见了,她回过头很生气的问家旺哪里错了。

    家旺跟老师解释道,牛在打架的时候,力气都用在了头上,尾巴根本就甩不起来,

    家旺说话的时候,亭子里已经有几个人在围观小朋友的画了,老师显然觉得自己面子上过不去,生气的翻开了手里的书,指着上面的画,对家旺吼道:“不懂就别胡说,你看好了,戴嵩的斗牛图,唐代的大画家戴嵩。一千多年了,会有错吗?可能有错吗?”

    可家旺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家旺说,别的他不敢夸口,他是农村人,从小就和牛在一起,他熟悉牛的秉性,牛在打架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头上,以牛角为武器进行攻击,他从没有见过牛打架甩尾巴的情形。

    老师拍打着画册开始发飙了“你还知道你是农村人啊?瞧把你能耐的,连大画家的画你都敢挑毛病,你以为你是谁呀?专家?教授?哼……”

    “爷爷——”这时候,画画的小女孩朝着人群起来。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老人和孙女以及老师打过招呼后,对家旺说道,“你们的话,我刚才都听到了,我赞赏你的勇气,就算真有错也不打紧,***他老人家不是说过吗,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大画家也不能保证就不出错,就像小平同志讲的那样,去检验一下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老人顿了顿,对家旺说道:“魏老师是个好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孩子严格要求,深受学生喜爱。就算这幅画有错也不是魏老师的错,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啥都懂,她又没有养过牛,是不是?”说罢,看了看家旺。

    家旺心领神会,走到魏老师跟前,真诚的向她道歉。

    魏老师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连连摆手,带着孩子先离开了。留下老人和家旺在细雨中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