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月儿圆
繁体版

自序

    曾几何时,不止一次的做着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完成了长辈们给自己规划的人生蓝图,实现了他们光耀门楣的夙愿。

    其实,这也仅仅是一个梦而已,它梦幻般的朦胧模糊,海市蜃楼样的可望而不可即——就是现在去问爷爷和爸爸以及叔伯们,怎样就算是实现了这个夙愿,他们也会众说纷纭,不一而喻。然而就是这么个飘忽不定的大饼,居然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下,我,一个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凡夫俗子,在自己并没有太多努力的坚持下,竟然也从堂兄弟九个当中有了些许让长辈们点头赞许的机会:我是村里第一个走进了县城中学的孩子,第一个考上了省城大学人,这样的成就很是让爷爷炫耀了好长时间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对我的长辈们有了些许的理解,作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他们,作为最广大的农民群体当中的平凡一员,作为走进茫茫人海就很难再被发现的他们,喝着牛奶吃着肯德基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很难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或许在他们心中有过这样那样的宏图大愿,但是他们最终败给了现实,也于是,像更多的家长一样,这个情节被他们又一次的复制,将自己没能完成的抱负灌输给下一代,让孩子们代替他们去实现。

    可是,我,却要让他们失望了。

    确切的说,在我离开那个封锁了我十几年的小村,走向县城中学去读书的时候,我就不止一次有过背叛它去闯世界的愿望,这个愿望就像一粒种子,它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我的心间默默吸收营养并积蓄着力量,或许,它是在等待机会吧,一旦舞台的聚光灯打向他,属于它的机会真来到了,就会不失时机地,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直指青天也不是不可能。

    随着我渐渐长大,见到了外面世界的绚丽多彩,渐渐将小县城的亮光和小村的静谧丢到了身后,我中庸的一面渐渐现出了原形,我对长辈是尊敬的,因为我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液,可对于他们的教导我却不敢完全赞同,我没有理由去评判他们目光的短浅与否,因为,他们的全部世界就是那个以小村为圆心的几千米的地方,跟她们聊手机支付、共享单车只能徒增她们的自卑,也于是,我渐渐变得世故;当爷爷再一次给我讲“皇帝的金銮殿两旁摆满了吃的,有煎饼、有油条,他想吃啥就吃啥”的时候,我不再像我的堂兄弟那样和他老人家较真儿,只是谦和的笑笑而已。我不是不坚持原则,因为我深深懂得:短短四十几年的时间,对于整个宇宙而言,或许就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占了国家大多数的农民而言,这几十年的变化或许已经是几个时代般的遥远了,我们的父辈和祖辈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国正在经历着惊人的剧变,这个变化不仅令国际友人难以置信,连身处其中的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好好地看待并记录这段珍贵的历史,因为,我们太幸运了,赶上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代,就让我们大家顺势而为,紧抓时代脉搏,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换言之,牢记过去,直面现在才能争取属于自己的未来。

    短短四十年,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从农村的变化来窥见端倪,而农村的变化,又因任家旺、顾盼盼他们的亲历而更加真实,让我们随着他们穿越回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去领受那段值得每个人为之讴歌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