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父之新仇旧恨
繁体版

第三十回 救叔父立功获自由 逛庙会结识穷优伶

    话说雍正听了霑哥儿关于镇宅金狮来龙去脉的解释,十分赞赏这个少年才俊的语言表达能力,觉得—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在威严肃穆的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不卑不亢,镇定自若,慷慨陈词,义正辞严,的确有非凡的胆略和气魄,对国家大事不仅洞若观火,看得清晰明白,见解精辟透彻,令冷面君王心服口服,于是立刻下诏命刑部派人去南京万寿寺取来金狮,亲自验证,确系铜铸镀金无疑,于是打消了严惩曹頫的念头,并示意太子弘历及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位年高望重的老臣以后注意关注这个出类拔萃的的人才。承认曹家亏空,与承办接驾大典有关,可适当减免。傅鼐把这一喜讯,告诉了曹家,曹家人自然欢喜不尽。

    通过这件事,使傅鼐对霑哥儿刮目相看,并向曹妈妈建议让霑哥儿入咸安宫官学读书,将来讨个出身,谋个差使干。一家人对老姑父感激不尽,千恩万谢送他出门。

    获得自由的霑哥儿与胭脂商量:“我们来北京—年多啦,除了蒜市口,还没见过北京是什么样子﹖明日是清明佳节,踏青游春赏景娱乐的好日子,又是—年—度的东岳庙会﹐自从抄家戏班解散以后,奶奶多年没捞着看戏啦,你也不要再去唱曲﹐我们带上奶奶、娘、婶婶去逛庙会看戏去。”

    胭脂欣然乐同﹐于是出门雇了辆骡车,全家坐上,出朝阳门向东走了二里多路,便来到东岳天齐庙。

    今年庙会盛况空前,原因是两个戏班分庭抗礼,争夺门票。在庙前空地上同时搭起两座戏台,东边台上唱《西厢记》,西边台上唱《牡丹亭》。

    胭脂问奶奶喜欢看啥戏?

    奶奶说︰“看《红娘》。”

    于是,胭胎把带来得的櫈子放在东边戏台前让三位老人坐下,与雪芹站在老人背后看护、服侍。

    奶奶说的《红娘》,就是《西厢记》,红娘这个戏名是当年奶奶在苏州织造府为闺女时,建议家庭戏班改的戏名。老人的理由是︰红娘在这出戏中虽然是个丫鬟,但她却是舞台上的主角,—出《西厢记》,实际就是看红娘的戏。

    然而,戏台上的红娘—出场。却让奶奶和全场观众大失所望,因为扮演红娘的是个五大三粗,笨手笨脚的庄稼汉子,虽然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戴着女子“行头”,显得不伦不类,活像用绸缎包裹起来的大冬爪,粗糟的脸上抹着厚厚的官粉,好象滩黑牛屎上结了层白霜,特别是那阴阳怪气的假嗓音,像驴叫似的,让人—听着心烦,看着恶心。

    奶奶索性不看戏台,转回身向孙儿干孙女讲起当年苏州织造府娘家庭戏班来。

    奶奶说,当年他们的家庭戏班有十二个苏州女孩子,个个长得花儿似的。她特别喜欢那个年龄最小,名叫黄金莺的女孩子,把个风流妖冶的小红娘扮演得维妙维俏,活泼可爱。说戏台上这位红娘若叫俺胭脂扮演,肯定大添风采。

    “奶奶真是……”胭脂红了脸,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跃跃而试﹐“孙女回家演给奶奶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胭脂话音刚落,就听身后一男子迫不急待地说:“家里一无服装行头,二无道具戏台怎么演戏?现在就请姑娘登台演给老太太和观众看好啦。”

    雪芹回头—看,是个中年男子:“先生是——?”

    “敝人是戏班班主。”男子深深—躬,自我介绍,“我们戏班的人都是普通庄稼人,不会唱戏,只因家乡遭了水灾,几个戏曲爱好者自动组织起来闯江湖混饭吃,不料城里人眼光高,看着庄稼汉笨手笨脚做戏不顺眼,又遇到了竟争对手,观众纷纷找我要求退票,卖票的钱众人买饭吃了,哪有钱退给人家?不退票激起众怒,后果不堪设想,这位大姐如果能登台救救我们,我们感激不尽,日后定当重谢!”

    “这……”雪芹和奶奶一样,虽然深知胭脂的演艺才能,却不知胭脂意下不如何?感觉为难,用目光试探胭脂,不料胭脂却自信地点了点头。于是说:“好吧,不过,我妹子也没登台唱过戏,暂且帮你们忙,成功不图报答,失败了多多包涵”。

    “太好啦!”班主大喜过望﹐“事不宜迟,大姐立刻跟我去后台化妆。迟则观众要闹亊啦!”

    胭脂跟班主去了。

    读到这里,看官不禁会问:胭脂没唱过戏,怎么敢冒然粉墨登台?诸位有所不知,原来雪芹喜欢西厢记唱词写得好,通过听戏对诸多唱段不仅背诵得滚瓜烂熟,歌女出身的胭脂更不必说,有时高兴了,二人还悄悄在房中表演一折,久而久之,熟能生巧,竟然扮演得维妙维俏,此刻胸有成竹,正好正式登台实践一番。所以班主提出让胭脂登台挽救戏班,胭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雪芹却担心戏班人员不会化妆,于是嘱咐娘和婶婶好好照顾奶奶,随后跟着去了后台。

    正如班主所言,这个戏班真是纯—色庄稼汉子,拿惯锄把、镢柄的笨手,拿起笔杆如大梁,如何把妆画好?雪芹虽然没化妆过戏子脸谱,却是绘画高手。况且由于喜爱胭脂,早晨起来往往效法张敞,为胭脂画眉描眼线,此刻拿起画笔—点不外行,帮胭脂画好妆,立刻回到奶奶身边观看演出。

    俗话说︰“匠改匠﹐不走样”。唱红京华的歌女扮演花旦红娘,—出场,花枝带露,细柳生姿,轻歌曼舞,莺声燕语,把个风流妖冶的小红娘表演得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博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

    换了—个演员,戏班起死回生。班主看看台上精神起来的演员,望望台下观众万张满意的笑脸,遂生得陇望蜀之心︰请曹雪芹上台扮演张生。

    雪芹却开玩笑:“这样﹐戏班岂不成我们的啦。”

    班主诚恳地说:“但愿如此,敝人甘愿为先生牵马坠镫。”

    “我们可不这么想”雪芹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之所以尽力帮助你们,是因为天下穷苦人是—家,你们的难处也是我们的难处,不过,世上任何事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唱戏更是如此,戏子有句格言︰台上—刻钟,台下十年功。我妹子是歌女出身,演起戏来得心应手,我就不行了。不过。我要尽力学习,尽最大努力把戏演好。另外,再提醒你︰《西厢记》剧本虽然好,演好却不容易,必须有四个出类拔萃的优秀演员密切配合,特别是扮演莺莺、红娘、张生的三个角色,必须密切配合,滴水不漏。所以我们回去再为你们物色个比我妹子更加出色女孩子扮演红娘,我妹子素性瑞庄文静,适合扮演崔莺,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些。”

    “这太好啦!真是这样,我现在就把班主位子让给先生。”

    “不不不!”雪芹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您这样做,我就此撒手不管了。我们的目的是看着你们处境可怜﹐尽最大努力帮您们演好戏,在北京娱乐界打开局面,挣碗饭吃,不是夺取你们的戏班,更不图你们任何报酬。等你们站稳了脚根,我们就退出舞台,各干各的——好啦,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我回去物色演员背台词,争取明天登台演出。

    傍晚刹了戏,—家人坐车回家。雪芹去傅鼐老姑父家的藏书室——谦益堂,挑选了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四种剧本。胭脂去前门外找跟她学唱曲儿小姑娘秋菊叫来—块背台词,让她扮演红娘。

    为了演出成功﹐他们边背“台词”边排练,—直闹腾到深夜。

    雪芹为戏班设计的一点不错,第二天,秋菊扮演红娘,登台就把观众牢牢叹引住了。小姑娘身轻如燕,行走若风,顾盼神飞,八面玲珑。与胭脂扮演的端庄文静的小姐莺莺搭当主仆,前后左右,婉如蝴蝶绕着花朵翩跹起舞,那清喨婉转的歌喉,更象新莺出谷,声遏行云,穿林度水,缭绕耳畔,令人心旷神恬,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欢呼声。

    及到雪芹扮演的张君瑞登台亮相,台下观众眼前—亮,别开生面。少年公子本来锦衣玉貌,再经过胭脂巧手妙笔一番化妆,更显得面如敷粉,齿白唇红,剑眉入鬓,星眼流慧,潇洒倜傥,玉树临风,未曾开口,便赢得观众—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特别是那些女观众,看直了眼,诱走了神,我天爷!世上竟有如此秀色夺人的风流男子,我要遇上,倒贴彩礼也甘心情愿……

    然而,正当年轻女人们爱慕不已,想入非非的时刻,张生开口道了句︰“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

    刚说到这里,忽听台不有人大喊︰“把这没廉耻的曹门败类抓起来!”

    喊声刚落,只见两个年轻人小伙冲上戏台,不容分说,拧起雪芹的赂膊,堆推搡搡下了台……

    正是︰

    —出好戏刚开演,雷霆风暴变了天。

    台下观众惊恶梦﹐后台戏班瞪了眼!

    不知抓捕雪芹的—伙人是谁?请读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