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采石残卷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哭祭姜太公(二)

    出了郢都城,姜子牙忆起那城中百姓如此伤心欲绝地哭祭自己,不禁心神恍惚,思想混沌。

    见此时自己状态不佳,他不欲召回四不像,以免自己心中的无名火,莫名其妙之下燃烧至四不像身上。

    从东门跌跌撞撞出来,一直沿着周天子新修的官路直道缓缓前行,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见直道左侧山林处,新修了一条宽约两丈的泥路。

    因此时正直春雨纷纷,绵绵不绝。这条泥路虽是新修,但是却被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踩得坑坑洼洼,处处都是泥浆积水。

    姜子牙见了,不禁心中讶异,莫非此路是通向繁华集市?不然怎会有如此多人不惜衣裳染泥丸,慷慨裤袜沾浆水?这些人甘愿遭受这泥泞之苦,走在这污糟泥路上,莫不成是前往此处集市赶集?

    心思至此,他在此路口处停了下来。

    只见他朝着官路直道前方看了看,见驿站就在前面不远处。姜子牙想了想,心中暗道:“现下距离天黑尚早,不如趁着此间的闲暇间隙,沿着这条人多之路走一走,看看前方究竟有什么名堂?”

    于是,他不顾那条新路泥丸四溅,积水堪忧,竟然脱掉靴子,卷起裤腿,光着脚丫拐上了那条泥路。

    沿泥路一直往前走。初时,此路虽然泥泞不堪,但还是相对开阔平坦。只不过此路愈走愈窄,走到最后,竟然成了羊肠小道,仅容一人勉强通过。再往前走了几步,泥路慢慢变得陡峭起来。

    此时正直冬去春来,道路两旁草长嫩芽,花吐新蕊。点点雨珠依附叶尖滚动,处处莺雀倒挂枝头鸣啼,正是万物复苏好光景。

    只不过此时姜子牙因心中藏事,顾不得驻足欣赏此时春日的盎然生机。

    “原来此路是通往山上的!难怪会愈走愈窄,愈走愈陡峭了!”

    姜子牙沿着此路走了近半炷香的功夫,此时,一座高约百丈的小山突现眼前。见此路通往山上,他不禁在山脚下暂作停歇,自言自语说道。

    看着眼前这座小山,再看看眼前那条尚未铺上花岗岩石条的泥泞山路,心中斟酌了片刻,旋即决定沿着这条路,继续向上小心翼翼地攀爬着。

    在这山路上又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走到了路的尽头。

    这条山路从官路直道左侧开始,一直延伸至山顶之上,到了这山顶处便是路的尽头。

    姜子牙站在这路的尽头四下张望,只见路的尽头上新建了一座庙宇,这庙宇虽不是青砖绿瓦堆砌,亦无女娲娘娘庙宇那般富丽堂皇。

    但从地上那些深浅无度,杂乱无章的脚印来看,前来此处上香祈福的老百姓不比女娲娘娘庙宇的少。

    姜子牙站在庙宇前,抬头望去,只见庙宇正门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竟然赫然写着“姜太公祠”四个鎏金大字。

    姜子牙见状,心下一惊,没想到自己生前配享世间顶级福禄,死后还能享受老百姓的香火。

    见了此情此景,他不觉心中一酸,眼泪瞬间涌了上来,直接模糊了双眼。

    他用衣襟抹掉了眼泪,继续往前走着,想要进庙里一览庙中神灵威严。

    “你这老头是谁?这个时辰来庙里作甚?”

    正当他欲要推开庙门之时,一名守庙的后生急忙迎了过来,厉声喝道。

    原来姜子牙此时正用心观赏着眼前这姜太公祠的好风景,却是没注意到这旁边还有人在守庙。

    那守庙的后生见此时天将要黑,却有一个樵夫打扮的老者闯了过来,遂急忙向前拦住了他。

    “老朽乃附近山中伐薪的樵夫,这几日心中思虑姜丞相了,特上山来拜祭一下他老人家。”姜子牙谎言称道。

    “拜祭?此时春雨未歇,夜幕又临,你这时候过来,怕不是要祭祀那么简单吧?”

    那后生见姜子牙两手空空,既无香火纸钱,又无三牲酒水,更是怒从心生,大声斥道:“你这老头,两手空空,不带一点祭祀用品,竟胆敢谎称自己前来拜祭?你再不走,休要怪老子对你动粗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心诚则灵,何须带那些无用的东西?况且彼时姜丞相在世之时,尚且不愿受他人半点礼物,死后又岂会贪图百姓那丁点香火?”

    姜子牙见这后生着实无礼,对老者这般粗鲁,心底怒火顿生,忍不住厉声训斥道:“莫非你这小小的庙宇,是打着祭祀姜丞相的幌子,尽做一些欺骗百姓香油钱,非法敛财的勾当?”

    那后生想必是不善言语,被姜子牙这有一顿训斥,窘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一时情急,上前推搡了姜子牙一把。

    姜子牙一个趔趄,差点因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幸亏此时正巧身倚庙门,才不至于跌倒下去。

    姜子牙本欲想教训教训一番这个愣头青,却又想到自己乃修行之人,身怀道法绝技,没必要和这凡夫俗子一般见识,遂也不出手反击。

    “石头!外边发生了甚事?这般的喧嚣吵闹?若是惊扰到了姜丞相仙魂,看我绕不绕地了你!”

    正当姜子牙心中盘算着用何种手段,进那庙中一览,庙里面传来了一声沧桑的声音。

    “回师父!此间来了一个老樵夫,他说是要来拜祭姜丞相的!叵耐这老头两手空空,不像是前来拜祭之人,石头怕他居心叵测,遂将他拦了下来!”那名叫石头的后生向屋内回答道。

    “让这老樵夫进来吧!正如这老樵夫所言,先丞相若是泉下有知,也不会允许我等如此刁难前来祭拜的百姓!”老者朗声道。

    “那石头就让这老樵夫进去了!”

    言毕,石头看向姜子牙,一改此前蛮横野蛮行径,恭恭敬敬地向他做了个拱,道:“老樵夫,先前石头多有冒犯,还请多多见谅!”

    姜子牙见他道歉了,也不计较,回礼道:“小兄弟亦是守庙心切,老朽岂会怪你?”

    那石头笑了笑,推开了庙门,道:“既然老樵夫欲要拜祭姜丞相,那赶紧里面请吧!”

    姜子牙亦是笑了笑,向他点了点头,随后自顾自往里面走着。

    进了姜太公祠便见一尊真人大小的姜子牙神像,在那神台之上正襟危坐着。那神像正前方是一张丈来见宽的供台,供台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和酒水。

    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类水果外,供桌正中央摆着一个大香炉。但见大香炉之中插着的,昏昏浊浊是火烛燃烧,白白茫茫乃松香焚灼。

    那里面还有不少燃烧完了的香笄来不及清理赶紧,直将那大香炉塞得满满当当的,可见此处香火之旺盛。

    那一尊泥塑的神像,在这迷迷糊糊的烟火遮掩之下,显得更加的神秘而庄严了。

    “看来此处的香火很是旺盛啊!”姜子牙站在供台前感叹道。

    “你这老樵夫当真是不识礼数啊!又说是前来拜祭姜丞相,可是此刻却是像块木头一般杵在这,既不磕头又不焚香,莫非你真的不是诚心过来拜祭的?”

    一名老者见来客见了姜太公的神像,既不跪拜又不焚香,心有不悦地说道。

    “你就是此处的庙祝?方才老朽瞧见姜丞相的仪容,一时被他那威严的面孔给惊吓到了,恍惚间忘记了磕头跪拜,还请庙祝不要见怪!”姜子牙歉然道。

    “也罢,你我凡夫俗子,此间见了姜丞相仪容,被惊吓到了实属寻常事情,老夫也不和你计较了!”

    “老夫见你两手空空前来,想必是你来得匆忙,忘记带了祭品。此处是三根未曾焚烧过的香,你且拿去点燃祭拜吧!”

    庙祝说罢,从供台上抽出了三支簇新的香,递给了姜子牙。

    姜子牙从庙祝手中接过了那三支香,由于此时他身上并无火折子,见神像前方点燃着一盏长明灯,遂口中喃喃了几句,然后前去长明灯处借火焚香。

    只是姜子牙将那三支香放到长明灯上方,借了许久,那香始终是无法点燃。

    “莫非这庙中有邪祟?或者是自己无法拜祭自己?”姜子牙见此事蹊跷,心下奇怪。

    那庙祝见了,亦是奇怪不已。

    “想必是姜丞相在恼怒老朽方才无礼了!这香点了许久都不曾点燃,看来还是得请庙祝前去替老朽将此香点燃了!”

    言毕,姜子牙便回过身来,将手中那三支点不燃的香递给了庙祝。

    那庙祝接过了香,拿到了长明灯旁借火,却见他一点就燃。

    “看来你这老樵夫真的是惹怒了姜丞相了,我且替你将这香插到香炉上,你快快向姜丞相磕头认错吧!”

    庙祝边说边将手中那三支点燃了的香插到了香炉中。

    姜子牙闻言,也不言语,竟学着那老百姓,在姜太公的神像面前跪了下来,掩面痛哭起来。

    那庙祝见他哭得伤心真诚,想起了姜子牙生前种种好处,也不禁动容流涕。

    只听得姜子牙边哭边说道:“草民张千,附近山中一名樵夫,素感姜丞相爱民如子,如今得知姜丞相仙去,草民心中突感世间难再有圣人,呜呜呜……”

    许是姜子牙哭声感天动地,那三支本已燃烧起来的香,在他痛哭流涕之际,竟然都从中间折断开来,三支香同时灭掉。

    姜子牙和庙祝见了,俱是大惊。

    庙祝急忙跪倒在地,不断磕着响头,请求姜太公饶恕。

    姜子牙见自己无法继续拜祭姜太公了,遂站了起来,抹去泪水,上前将庙祝扶了起来。

    庙祝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心想这老樵夫果然是得罪了姜太公神灵,惹得那三支香接连灭掉,是以也不再强迫姜子牙磕头认错了。

    姜子牙见拜祭自己神像不成,向着庙祝道歉了几句,随后转身就要走出姜太公祠。

    庙祝见此时天色已黑,想到此间山路泥泞湿滑,怕这老樵夫路遇不测,欲要将他留在庙中,待明日天明之后再行下山。

    姜子牙谢绝了庙祝好意,坚持要此时下山。

    庙祝见他去意已决,又见他手中并无火折子火把之类的照明物什,便吩咐在门外守庙的石头,让他拿了一个火折子过来,递给了姜子牙。

    姜子牙接过火折子,谢过庙祝,随后不顾细雨蒙蒙,山路湿滑,连夜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