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袁术大楚帝国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结婚守孝

    “是岳父”

    “呵呵,好好好,”冯方高兴扶起袁术,袁绍等人上来贺喜,袁术一一谢过,之后袁逢又说了些结婚之事,留下袁术,“我知你结亲甄氏欲借其钱粮成事,不过娶妻为大事,你今后可要好好待甄姜,我袁家以德立家,以经史传家,不可辱没祖先。”

    “是,父亲”

    “嗯,你打算安排何人置办婚事。”

    “阎子平如何?”

    “子平有良才,识大体,知礼乐到也合适,去吧。”

    “孩儿告退”袁术退出大厅后招来阎象安排迎娶大事,自秦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阎象明白袁术急于得到甄氏支持,立马奔赴河北,甄逸在冯方收甄姜为义女时就知道袁术欲娶甄姜为妻,要在平时,甄氏倒不用急于嫁于袁氏这种大族,只是现在天下动荡,明显不久将有大乱,三大商业家族店铺酒楼衍生到各郡县,可以说是情报最准确的机构,甄逸作为三大家族之一掌舵人当然知道张角在秘密造反,可以说卫家,糜家也知道,只是这两家还未决定好投资谁,甄逸之前见袁绍,欲资助袁绍,只是袁绍早已娶妻,且有嫡子,甄家只是平常捐助,后见袁术英雄,早就想投资袁术,这时袁术愿娶甄氏嫡女为妻,甄逸毫不犹豫投资袁术,一方面安排婚事,一方面大量钱粮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江夏,及至黄巾之乱前,运往江夏之粮草何止百万石,在袁术授意下甄氏还在源源不断收购粮食。这是后话不提

    秋去春来,光和五年袁术终于迎来亲迎,袁术亲自河北迎亲,2月袁术在汝南结婚,灵帝亲自派人送来贺礼,荣耀一时无两,各地名门望族纷纷派人道喜,光礼钱就千万钱另有珠宝,布匹不计其数,甄氏陪嫁一亿钱,布匹,珠宝20余车,看得曹操等好友眼红不已,不惊叹道:“果然富可敌国的商人啊”

    袁术新婚后两月,袁逢去世,这位大汉老臣在见到子孙成婚后最后还是没有挺过大病,袁术心中无比难过,虽然暂居袁术身体,但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让他万分悲痛,不禁想起多年来袁逢的溺爱,眼泪不住往下流,“夫君,节哀”甄姜在边上安慰,“没事”袁术轻轻握住他的手,之后袁术安礼制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