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人之夜
繁体版

第十六章 马斯洛城市青年会

    阿瑟-浮士德和玛甘泪像是着了迷一般,在之后的每一个周末或是闲暇的日子里都会私自驾车,前往这片世外桃源进行幽会。清新的空气与自由的无人监视的状态使他们沉迷于其中。阿瑟-浮士德最担心的,莫过于莱昂病愈之后回来工作——但是莱昂一直都没有回来。

    好在老板阿诺并没有发现什么,他平时也很忙,并没有太在意阿瑟的行踪。不过总的来说老板阿诺是非常信任阿瑟-浮士德的,他很看好他,毕竟阿瑟是厂子里学历最高、最有学识文化的人。每天早上阿诺都会将当日乃至整个星期的任务单子放在阿瑟-浮士德的办公桌上,然后去忙活自己的事情。阿诺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在厂子里,他四处出差,拓展他的业务。他的梦想是能够打造出他的印刷帝国。

    ——“我希望整座城市的宣传单子,宣传海报乃至于学生们的通识教材,都是出自我们印刷厂的!我们要做强做大,成为这个行业最领先的佼佼者!”老板阿诺在一次会议中这样说道。

    他激情澎湃,满有信心。他不停地跑在政府机构与各类校园之中,用尽全力收敛着商业的机遇。他有失败也有成功,而阿瑟-浮士德无疑是他最得力的助手。阿瑟-浮士德将印刷厂的日常运作管理得井井有条,为老板阿诺省去了很多后顾之忧。

    但是,拼命的阿诺好像并没有什么起色。他每天都奋力地奔波着,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也不能说不好吧,就是并没有他所预想的那么好。依旧有很多竞争对手,他的那些同行并不逊色,学历不高的阿诺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总是粗口粗气地说着话,每次看到他他都是一副满头大汗的样子。

    莱昂的消失让阿瑟-浮士德又是不安又是欣喜,他很想知道莱昂到底怎么了。按阿诺的话来看莱昂并没有被抓走,他只是生了一场大病。阿瑟-浮士德是矛盾的,他既不希望自己的同事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又希望莱昂不要回来,那样的话他就永远可以占有前往莱茵乡的机会,永远地占有那张许可他离开喧嚣城市通向自由国度的通行证。

    他很矛盾,那片自由之地时时刻刻都在诱惑着他。但是他终究会有一丝担心,那种担心在一开始很强烈。他担心那些监视者,担心“老大哥之眼”能够看到他与玛甘泪在树林里、麦田里所做的一切。头一次回来他们是担惊受怕的,毕竟是第一次。但是他们是一对优秀的演员,他们用着若无其事的眼神一次次地骗过了十一区关卡的监视者们。

    他们若无其事,他们的眼神连监视者也猜不透。一开始他们都很怕,甚至怀疑过监视者们是否在他的车子上装了窃听器或者监视器。所以渐渐地他们变得狡猾多疑,他们将车子老老实实地放在了村子里,村长是他长期合作的客户,他不曾一次地问起莱昂——“你们公司的那个小伙子怎么最近一直都不来了?”

    阿瑟-浮士德自己也很想知道。他回答村长,莱昂生了一场大病,只能由他帮忙运货。渐渐地,村民们也没有问起莱昂,阿瑟-浮士德也渐渐地代替了莱昂。同时,村民们也熟悉了常与阿瑟-浮士德同行的玛甘泪。

    “她是我的未婚妻,也是我的秘书助手。”阿瑟-浮士德是这样介绍玛甘泪的。年迈的村长也没有怀疑,村民们很欢迎玛甘泪,很欢迎这位长得清纯甜美的姑娘。

    渐渐地他们成为了莱茵村的常客,村长也曾多次诚邀阿瑟和玛甘泪到乡里的学校给村里的孩子们上文化艺术课。村里的教育水平大不如城市,加之地域偏远,所以莱茵乡只能让乡里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来充当老师。他们大多数都只有中学文化。像浮士德和玛甘泪这样的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是没有的。

    孩子们很喜欢阿瑟与玛甘泪上的课,虽然只有那么一两次,但是孩子们总是对他们充满了期待。莱茵乡的孩子们学的知识并没有多么的高深,他们的必修课并不是像城市的孩子一样的文化通识科学课程,他们所要学的是如何操纵机器,如何看天气看时节进行播种。他们所学的大多数是实用性极强的农业生产知识。而突如其来的文化艺术课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换了一种口味。

    文化艺术比他们平日里所学的有趣太多了。一个孩子这样告诉阿瑟-浮士德。

    阿瑟尽力用最浅显的语言给孩子们介绍一部部有趣又有名的文学著作。他像讲故事一般介绍着每个作家的生平与他们代表作所讲的故事情节。

    孩子们听得入迷,阿瑟也很开心孩子们能够对文学世界充满向往。从孩子们的眼睛里阿瑟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这个美好世界的憧憬。他们是幸福的,因为这里并没有城市里那么严格,这里有许多词汇没有被禁止,孩子们可以了解学习到城里孩子所不能学习的东西。例如,他们可以看完整的书籍,这里的书大部分不会被删减得乱七八糟,而这些对于城里的孩子们是奢侈的,也许一辈子也无法接触。

    可能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觉得莱茵乡位置偏远,无法对他构成威胁吧。他对这里的人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之这里人口稀少,他们懂得如何耕作,如何操纵农作机器,而充足的粮食供应是一座城市的必备,这关系到城市那么多人口的死活。所以这里的劳动力是必不可少的。

    玛甘泪教着孩子们舞蹈,她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优美的舞姿。阿瑟-浮士德看着他们,看着这群活泼淳朴的孩子们,不由地为他们感到庆幸。

    ——这也许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片净土了。阿瑟-浮士德感叹道。

    当然,莱茵乡里必要的监视还是存在的。但是这里并没有监视者,监视者只是偶尔来那么一两次,抽查一下当地口号宣传的成果。他们大多是粗略地看看乡里是否把该贴海报的地方都贴上。莱茵乡也是一样的,到处都贴满了那些令阿瑟-浮士德感到恶心的句子口号。而这些横幅、海报、传单都是阿瑟-浮士德工作的印刷厂印制的。将这些印刷而成的海报传单运到莱茵乡,这本是莱昂的工作,现在阿瑟-浮士德代替了他,而这又恰好成为了阿瑟-浮士德离开喧嚣禁闭城市的借口。

    莱茵乡四处都贴着那些被阿瑟-浮士德称之为“虚伪恶语”的口号海报。挂得最多的,莫过于那句“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正在看着你。”不知道为何,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非常喜欢这句话,当然还有那句——“紧密围绕在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的身边,深刻领悟学***哥的每一句话,贯彻老大哥的精神。”

    他说了什么话?他有什么精神?阿瑟-浮士德冷笑到,他觉得很是讽刺。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说,所有不尊重他的人都是反动派,都需要抓起来,进行无休止的劳动,进行无休止的思想学习与改造。这是句吃人的话,给谁谁都不愿意学。

    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还说,这座城市时时刻刻都闪耀着自由之光人性之光,这是一座非常民主的城市,城市的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而所有的监视者、护卫者、镇乱者都是这座城市的公仆。于是他将原先的议会解散,设立了一个叫做市民会议的机构。他建立了一个马斯洛城市青年会,他号召每一个市民都要入会。但是入会的程序极其复杂,要经过不停地考核,马斯洛城市青年会崇尚形式主义,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最喜欢形式主义了。他命令下面的人,做每一件事都要将形式主义发挥到极致。他认为形式主义是对他权力以及市民崇拜的最高体现。每一个通过层层审核进入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人都接受了形式主义熏陶与洗礼,而这才能使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放心。毕竟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会员都是他的爪牙。

    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饿会员也有分层,这跟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的阶级迁移思想如出一辙。会内分为初级会员、普通会员、资深会员与骨干会员。毫无疑问,刚入会的人都属于初级会员,而那些社会中层及以上的人可以在入会的两年后申请晋级成为普通会员,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一辈子都只能是初级会员。而城市里的每一个监视者、护卫者、镇乱者都是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资深会员。除此之外,社会的上层人士可以在成为普通会员的两年之后,也申请晋升为资深会员。

    骨干会员属于少数。可以说骨干会员是属于统治层的。从十一区到十五区的每一个区长,监察部、守卫部、维和部这三个部门的部长,当然还有彭赛尼斯,他们都属于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骨干会员。这些人大部分都属于马斯洛家族。

    而市民会议则是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的一种欺骗手段。老大哥会时不时地召开市民会议,美其名说是让市民进行监督,让市民参与立法。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将市民会议奉为整座城市最高的权力机构。是整座城市的核心。每一次开会,他都会按比例给城市的不同区分派名额。

    一般来说,上层阶级的第十五区拥有的名额占所有人数的百分之六十。而中层阶级的十三、十四区则占百分之三十,下层阶级的十一、十二区只占百分之十。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认为这是他最具典范,永将载入史册的壮举。他让整座城市分层管理,并给予不同的权力。他说他将权力归还于每个市民。

    而名额限制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把戏,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还规定,想要参加市民会议的必须是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会员。也就是说只有会员才能获得那些名额。而且同时,参加城市会议的人必须是各个区的区长推荐的。

    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在无形之中将每一个参会人变成了他的心腹与爪牙。每个能够参加市民会议的人都是忠心耿耿效忠于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人,而马斯洛城市青年会的最高领袖,也是最高象征就是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确切的说,每一个参加市民会议的人,都是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忠实而又疯狂的崇拜者,都是经过不停地思想教化受到形式主义熏陶的忠实的马斯洛城市青年会会员。

    多么美妙的杰作。

    但是这还不能让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放心。每一次开市民会议,都会有无数的监视者穿插于其中,监视者们遍布会议大厅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地方,他们时刻监视着每一个参会者。明面上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叫大家畅所欲言,有不好的,有反对的意见都要提出来,大胆地提出来。但是这终究只是客套话。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时不时会暗地里安排几个人投弃权票,那是一个规定,规定每次被安排在第一二排,二三列的人都要投弃权票。曾经有个坐在规定投弃权票区域的狂热的老大哥支持者按耐不住参会的喜悦,自作主张投了赞成票。结果一散会他便彻底的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人见到他。

    而除了一二排、二三列之外的人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没有要求他们要投什么票。但是聪明的人都知道,一旦投下反对票,那么你短暂的一生也就在那一刻结束了。

    所以每一场会议都是以四票弃权,其余赞成的票数高效通过。通过之后报纸新闻媒体就会进行一番迎合。称赞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每一次决策都是伟大的。报纸传单上大字地印着,零反对!又是老大哥的一项伟大壮举!紧接着就又是一阵肉麻的歌颂,歌颂之后又开始大呼口号——“紧密团结在老大哥的身边。老大哥与上帝平起平坐,爱老大哥就是爱上帝!”

    多么美妙的杰作。阿瑟-浮士德感到十足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