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之霄侯传
繁体版

利益交换

    “”此时何霄见到袁大娘子,只觉得自己好累,只想回家好好睡一觉。

    “娘,我好累,我们回家吧!”何霄语气缓慢的对袁大娘子说道。

    “千里你和江护卫把那些人押到我们的船上,我先回府了”

    这时盛老太太也下了船,袁大娘子、何霄和老太太见礼后就回了寿山伯府。

    何霄拖着疲惫的身体见过父亲、大哥和二哥后,就回了沧海阁,躺到就睡!

    何霄醒来已经是第二日了,江潮告诉何霄昨天晚上盛长柏来了。留了帖子说是今日中午请何霄去积英巷盛家用膳。

    何霄知道这是来请自己去谈水匪案的利益分配,那日盛老太太说这时都由自己做主。

    其实就是说,盛家只要固定的一部分好处,剩下的就看自己本事了。

    何霄来到寿安堂,老太太和小明兰依旧是那个造型。小明兰往老太太的怀里一钻,老太太拿胳膊夹这小明兰,好像老母鸡把小鸡崽儿护在身下一般。

    “姑祖母慈安,六妹妹妆安,”

    小明兰恋恋不舍从老太太的胳肢窝下钻出来。

    “明兰见过表兄。”

    这时老太太身边的房妈妈来了报,说是大娘子来给老太太请安。

    何霄发现老太太明显一愣,就知道老太太的打算里没有这一环。

    王大娘子进来了,给老太太请安之后就做了下来。老太太也不知道这王大娘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索性王大娘子不是一个能藏住话的人,没两句话就将话题转到了何霄身上,借着由头就说要改日去寿山伯府去拜访袁大娘子。

    老太太也不明所以,不过老太太是什么人?那叫一个沉得住气。

    “霄哥儿回汴京后可曾去过忠勤伯府?”

    “还未曾去看望舅舅?叔母可是有什么事要拜托忠勤伯府?”

    “我哪有什么事拜托忠勤伯府啊!你华兰大表姐不是嫁到忠勤伯府了嘛

    !我听说你华兰大表姐自从进了忠勤伯府的门,忠勤伯夫人这几个月来一直百般刁难。

    我就想着能不能请你回去拜托一下令慈,多回忠勤伯府看看,顺路看顾一下你华兰大表姐。”

    王大娘子这话一说出来,何霄就坐了蜡了,这个时代老婆婆给儿媳妇儿立规矩是在正常不过的,这谁也说不了什么。

    这事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答应了的让自己的母亲去忠勤伯府给盛华兰站台?

    不答应!这王大娘子这话就没给人拒绝的机会啊!

    “盛叔母啊!若是外祖母在世时,此时也到是没什么麻烦的,我直接去求外祖母就好了。

    但如今外祖母过世,我母亲毕竟已经出嫁这么多年了,再回忠勤伯府指指点点怕是不太合适吧?”

    “合适!怎么不合适?令慈是忠勤伯的长姐,令慈的话忠勤伯多少要听一些的!”

    王大娘子的话让何霄懵了一下自己都说的这么明显了,这人咋就和没听懂一样?

    “盛叔母啊!我母亲终究不能天天回忠勤伯府的,这华兰大表姐终究是要再舅母手下讨生活的。

    生叔母可要想清楚,这一旦我母亲出面,固然能压制舅母一时,可也压不住舅母一世啊?

    华兰大表姐以后的日子怕是会更难过的。”

    王大娘一想何霄说到的也有道理,便转头对盛老太太说道,“母亲,你可一定想想办法帮帮华儿,我都打听清楚了,华儿如今日日要去伯母面前站规矩,华儿何时吃过这般苦头?”

    对于这件事,其实盛老太太是不会再此时出手的,

    老太太心里有数,华兰成亲也就两个月,这盛家的规矩和伯爵府的规矩自是不可同人而语的。

    纵使出嫁之前特别培训过,真到了用的时候,也难免被人捉到错处。

    如今刚一嫁过去,娘家就去闹事?这不是开玩笑吗?

    “此事我心里有数,长柏的院子布置好了吗?”盛老太太叉开了话题。

    “都安排妥当了。”

    “书桌呢?长柏身体已经长开了,原来的书桌怕是有些矮小了,新的书桌你去看过吗?若是不合适,日后对长柏身体不好。”

    “回母亲,儿媳尚未去看过。”

    “那你现在赶紧去看看,华兰的事我慢慢想办法。去吧!”

    王大娘子闻言也之后起身离开。

    一出门王大娘汹汹的说道“这到底不是亲生的就是不知道心疼!华儿在伯爵府受苦,她却向没事人一样!”

    王大娘子走后,盛老太太对何霄说道“此事你万不可和你母亲提及,你可明白?”

    何霄终究是男子,盛老太太怕他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赶紧开口叮嘱。

    “姑祖母,这是为何?就算是和母亲提起,让母亲稍微照顾一二想了也是可以的。”

    “这内宅的弯弯绕绕你不懂,华兰刚嫁过去一个多月,这立规矩是避免不了的,哪个娘家不心疼,可哪个娘家有说什么?”

    “你母亲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这儿媳不好做是一定的,若是一年半载之后,你华兰大表姐这事请你母亲倒也说的过去。”

    “可如今,谁r,只能靠她自己慢慢熬,等生下了嫡子,就好了。

    若是此时和你母亲提起,反而会让你母亲误会你华兰大姐姐

    “今日喊你来是一起吃顿便饭的,”

    “来人上菜吧!”

    几名仆妇将小桌子搬了上来,三人一人一个。

    小明兰最是开心,今日的饭菜和寿安堂平日吃的,上了一个档次。

    “肖哥儿回何霄京之后有何打算?”

    “姑祖母,本朝重文轻武,先看看能不能考个功名,成与不成,再做打算。至少这有条明路在那,横竖都要走走看的。”

    “武爵家里走科举,也算不得是多容易的”

    “毕竟文人讲究的就是一个粪土王侯,这些你可都不算好请,就算看中哪一位,也要看看人家的意思。没得平白丢了自家的颜面。”

    “你盛叔父曾在狱中救过一位老太太,这老太太有个儿子,姓庄,年轻时因为多种原因没能参加会试,一拖就过了不惑之年,熄了科举的心思,现在以教书为生。

    “姑祖母说到是在京城那个教出了二十一位进士的庄学究?”

    “不错正式这位,他本来是要回乡的,你盛叔父用了当初的人情才请来盛府教书。

    “这次的学生应不会太多,约莫能上考场的也就四五人,你与你二哥有兴趣,我可以做主给你们留名额。”

    “多谢姑祖母。”

    “对了!你盛叔父被弹劾一事,你那边可是有没有什么眉目?”老太太放下了筷子。

    何霄见老太太将筷子放下了就知道这正事来了,这先是水匪截船案后是庄学究的,后边的要求怕是不小。

    “姑祖母,这弹劾盛叔父的是刘正方刘御史,和苏州通判是同乡,再刘御史弹劾之前有苏州通判的人情过刘御史的府上。”

    “目前可以确定就是苏州通判的手笔,他与盛叔父都在朝廷顶级的富庶之地做通判,考绩也是相差无几。”

    “盛叔父的政绩要别他强一些,所以这文选清吏的员外郎的争夺,他会有些吃亏”

    “所以用了个盘外招,以求事情有所变化。”

    “那此事可什么破解的办法?”

    “自然是有的,不过分上下两策!”

    “这上策如何?下策又如何?”

    “上策是盛叔父自己主动去刑部,将此事的陈情书附上王大娘子、林小娘、卫小娘、和郎中签字画押的口供一并提交。”

    “此事本就是一场误会,郎中先是将卫小娘的情况告知了大娘子,但大娘子因嫡长女出嫁,将发放月例等一应事务交给了林小娘。”

    “王大娘子以为卫小娘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没有特意交代林小娘。”

    “林小娘不知卫小娘的情况,对于其肚子里盛家子嗣自然不敢怠慢。”

    “卫小娘对于自己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

    “此为下策,主动将事情解释清楚,先将盛家摆在受害者的角度!是有人利用盛家的误会,将事情夸大,以此打击盛叔父的声誉!”

    “这一计的漏洞在于郎中容易变供,只告诉当家大娘子说法是可以站的住脚的,但是若是郎中日后落入他人之手,就成了隐患。”

    说着何霄将一张口供和一张及其严苛的契约交给了盛老太太,两者都有那郎中的签字画押。

    那契约上写着以每月以七十两银子的诊费终生雇佣郎中到驻于盛府看诊!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价格,寻常百姓看诊不过几文到几十文再到几百文,在有钱的人家最多也就几两银子,再多的都是直接请御医了。

    一个月七十两已经是双倍于那那郎中在扬州看诊的价格了

    但契约对于看诊的结果是要一应保密的,不能随意离开盛府,不能辞职,若是违反需要将所得诊金双倍赔偿。

    契约是签订日期是两个月前。

    “姑祖母年纪大了身边总要备着郎中,这位郎中的医术不错,我便做主给姑祖母请回来了。”

    “王大娘子,林小娘、卫小娘都是盛府的主子,这供词就不用我越俎代庖了。”

    “这是下策的原因是太过简单,对方也容易猜到并制订反击的计划容易落入对方的陷阱。”

    “不过,正值太子薨逝之际。刑部也不敢乱来,此法也算严密。”

    那上策呢?

    “姑祖母,这上策有些激进,怕盛叔父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