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南下魔都

    这两天,黄维若的心情非常好。

    自己的爱徒搞出来的话剧目前在京城首都剧院热映,无疑是非常给他长脸。

    现在他去其他艺术院校,谁不对他道一声恭喜,教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单看刘周目前的成绩,一个孟景辉那样的是打底的。

    再加上他带的九三级的学生,有些人也同样在业内崭露头角,可谓是双喜临门。

    不过老天显然要给他在1999年开个好头,喜事接连不断地砸下来。

    这天一到学校,黄维若就接到了徐院长的通知,说这么优秀的话剧不能只局限于京城,也要让南方的观众也看看。

    什么叫惊喜?

    这就是惊喜!

    从徐院长那里了解到具体情况之后,黄维若立马将刘周找了过来。

    “老师,今天遇到什么好事了,心情这么好。”

    “确实是好事,不过是关于你的。”

    “关于我的?”

    “没错,你有没有兴趣带着你的团队去魔都那边演出?”

    “魔都?当然愿意啊,老师你还给我联系了魔都那边的剧院?”刘周有点激动地问道。

    在内地,话剧市场的中心就在京城和魔都两个城市,其他的一些大城市都差点意思。

    而且魔是更活跃更奔放一点的城市,新派话剧在魔都也更受欢迎。

    刘周也考虑过去魔都那边演出,但是没什么渠道。

    他还想着到明年请《萌芽》杂志那边帮忙牵个线,看能不能和魔都的某家剧院达成合作。

    没想到瞌睡就有老黄来送枕头。

    “我倒是想,但是在魔都那边我也没这方面的人脉,这是徐院长亲自给你联系的。”

    “徐院长?他老人家这么忙还会关注我的事情?”

    “你们可能不了解徐院长,他可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高高在上。

    他在中戏当了十多年的院长,对中戏是非常有感情的,中戏的每一个学子也都放在心里。

    只要你有才华,他都不吝推你一把,给你展示的舞台。

    现在你们这些小家伙搞出了《驴得水》这样优秀的话剧,也算是给我们学校挣足了脸面。

    对于你们,徐院长当然也会扶你们上马,然后送你们一程。”

    “老师,那我是不是应该亲自去感谢一下徐院长?”

    “不用了,这对徐院长来说可能也是顺手为之,他不会太放在心上。”

    “好吧,徐院长给我们联系的是魔都的哪家剧院?”

    “东方大剧院!”

    “东方大剧院?那个刚建成不久的东方大剧院?”刘周有点惊讶地问道。

    “没错,这两天你可以过去魔都那边,和东方大剧院的经理具体聊聊合同的事情,这就需要你自己去谈了。”

    “明白,我总不能让学校把饭嚼碎了喂我嘴里。”

    “行,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过去,我现在给你批假条。”

    “就明天吧,宜早不宜迟。”

    刘周离开老黄的办公室,双手不由地握紧了拳头。

    话剧能去魔都演出,不仅能够彻底打响这部话剧在业内的名头,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刘周在业内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还能挣大钱。

    魔都现在的经济可是非常的好,就说房价吧,京城才2000多的均价,可魔都现在已经快5000了。

    再加上东方大剧院是最新的剧院,去年建成的时候就在话剧圈内引起不小的热度。

    剧院有两千个座位,凭借魔都那边较好的物价水平,再加上其新剧院的加持,票价卖个均价120应该不算贵吧。

    刘周立马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秦皓等人,也惹来他们一阵欢呼。

    在确定除夕前他们都没事后,刘周也在第二天前往魔都,然后根据地址找到东方大剧院张经理的办公室。

    “您就是张经理吧,我是中戏的刘周。”

    “原来是你啊,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魔都了。”

    “这不是听到徐院长说有这么个机会来魔都演话剧吗,所以立马就过来了。”

    张经理对于刘周这样的做法显然是非常满意的,笑着说道:

    “还是你们年轻人更雷厉风行啊,其实说起来你还要叫我一声师兄。”

    “师兄你也是中戏毕业的?”刘周立马打蛇随上棍,一声师兄喊得没有丝毫迟滞感。

    “对,我是中戏八三级艺术管理系的,当年我入学的时候,徐院长正好调到中戏担任院长,我也算是他第一届学生。”

    “原来还有这么一份渊源,非常感谢师兄对师弟的照顾。”刘周真诚地说道。

    这也不得不让刘周感叹,这就是背靠中戏的好处啊。

    在话剧行业内,不仅靠山硬,而且人脉哪里都有。

    “哈哈,不用谢,中戏能够再出一个优秀的学生,我同样也感到高兴。不过我毕竟坐到了这个位置,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得公事公办。”

    “明白,师兄能让我们的话剧来魔都演出就已经是非常大的帮助了,可不敢再让师兄你难做,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随后,两人也没有再闲聊,开始商谈合同问题。

    有这么一份同门之谊在,张经理说是公事公办,但还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刘周不小的照顾。

    东方大剧院每场给出的租金才一万,抽成也同样是百分之十,先定三场,如果上座率超过七层的话,可以延续到十场,而第一场演出定在一月十八号。

    刘周没有丝毫的犹豫,看完合同立马签下自己的名字。

    签完合同之后,刘周和张经理去和平饭店吃了顿饭,加深一下感情。

    刘周本想去《萌芽》杂志那边见见曲河的,但是想到他催了自己好几次开新书都没答应,也放下了这个想法,直接回京城去了。

    回到京城,刘周也把魔都之行的情况大概告诉了剧组的人。

    众人听后,准备再休息一天,然后就开始再次排练。

    今天是一月九号,还有八九天的时间可以准备,完全来得及。

    接下来的时间,秦皓几人在排练,刘周则又开始忙上忙下。

    他先是和幕后一起将一部分服装和道具托运到了魔都,然后开始联系魔都那边的媒体,开始宣传话剧在东方大剧院演出的消息。

    这下,刘周也不得不去找曲河帮忙。

    《萌芽》可是扎根魔都的一份大杂志,在魔都的媒体行业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曲河虽然对刘周一直迟迟不开新书有点幽怨,但是谁让他是大爷呢。

    刘周求到他这里,曲河也开始发动自己的人脉给刘周的话剧打广告宣传,甚至在最新一期的《萌芽》杂志上,免费帮他宣传。

    至于其他媒体上的广告,就需要刘周来付钱了。

    但刘周付的心甘情愿,有熟人就是好办事。

    同样是十万块钱广告费,联系的媒体更多,打广告的时间也更长,足足有七天。

    所以从一月十二号这天,《驴得水》开始在魔都这个大都市的热议慢慢多了起来。

    “新派话剧从京城来到魔都,一月十八号晚七点锁定东方大剧院。”

    “京城热映话剧《驴得水》登陆魔都,一月十八号晚七点东方大剧院首演。”

    “当红青年作家刘周携新话剧《驴得水》来到魔都。”

    ……

    随着媒体的持续宣传,大家也渐渐知道一部新派话剧,还是当红青年作家刘周编剧导演的,将会在一月十八号晚上七点在东方大剧院首演。

    魔都的业内同行和一些话剧爱好者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驴得水》他们是有所耳闻的,知道前段时间它在京城演出的很热闹,没想到现在居然来魔都了。

    既然在魔都演出,他们当然也想去看看这部话剧到底是什么样的成色。

    一月十六日,刘周带着剧组一行人来到了魔都。

    在东方大剧院彩排了两天熟悉场地之后,十八号晚上,《驴得水》也正式在魔都上演。

    看着两千个座位坐的满满当当的,刘周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因为他知道魔都的观众都是比较挑的,所以心不敢完全放下了。

    不过随着话剧剧情的展开,观众此起彼伏的笑声,刘周终于可以将心完全放下去。

    “这个张一曼好漂亮啊!”

    “张一曼好惨!”

    “她居然自杀了,为什么不是她开枪打死所有人?”

    刘周忽然发现,魔都这边的观众虽然也会被带动情绪,但是似乎对张一曼这个角色更加的关注。

    还别说,曾梨在剧中的那个装扮,确实比较符合魔都人的口味。

    当天晚上的演出无疑是成功的,在落幕后,剧院内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次日,新闻媒体开始跟新报道,让《驴得水》的热度再上了一层楼。

    尤其是第五天演出的时候,有记者居然拍到了魔都话剧团的镇团之宝焦晃老先生也来看这出话剧。

    有记者追上前去采访,他也只讲了一句说过来学习一下年轻人是怎么做话剧的。

    第二天这个新闻就被报道出来,这在圈内尤其是魔都话剧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京城那边话剧的老艺术家不少,但是魔都的话,唯一可以和他们比较的就是焦晃了,说他是魔都话剧的头面人物也不为过。

    刘周也在媒体上公开对焦晃先生来看话剧表达了感谢。

    从十八号到二十七号,魔都文艺界的新闻头条一直都是《驴得水》这出话剧。

    在演出全部结束的第二天,刘周就带着一行人回到了京城。

    也不是他们不去这个号称东方巴黎的大都市逛一逛,而是他们几人此时在魔都的人气很高。

    尤其是曾梨,甚至有粉丝专门来堵她请她签名。

    既然不能好好地玩,索性也先回去,而且期末考试也快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