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闽王
繁体版

82 父母之言

    从到京城来,和朱元璋与朱允炆对问结束,朱植一直在说一些听起来是那么回事的理论,但放到实际当中,大概就不能顶用了。

    刚刚朱植对朱允炆说了一番对权力的解释,其实他自己都不认可,觉得这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就像一些帝师教授小皇帝的仁义帝王之术,属于臭不可闻了,万厉皇帝当初可是上了大当。

    权力的本质即使暴力,朱植不是因为遵守规则,才能控制商会,而是他的身份为大明藩王,所以才对商会有百分之一百的控制权,商人们买了商会股份,只是拥有了分钱的权利,而这个权利本身就是为了拉拢他们,同时商会的那些规则是用来限制商人的,可不是限制他自己的,朱植之所以遵守规则,是因为这个规则是他制定的,遵守这个规则对他有利,对商会的发展有利,对福建有利,当有一天这个规则不再适用,他会立刻更改新的规则。

    他不知道朱允炆是否认同自己刚刚说的话,不过他也不在意,因为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他只想对老朱说一声:老朱,这个小号废了,赶紧练个新号吧。

    但这话他可不敢说。

    从侧面来说,朱允炆上位对朱植大概率是利好事件,小概率则是上岛,上岛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并且上了岛后,朱植的身份就从大明的福建藩王,转化为东番行政官了,若真撕破了脸皮,也没有这么多规则限制朱植,这么一想,情况也许会变得更舒心一点。

    朱允炆若有所思道:“受教了,如果有问题,侄儿还会再来请教十五叔。”

    朱植拱手道:“皇太孙有疑问尽管来找我,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我随叫随到。”

    告别朱允炆,朱植跟随领路太监进入韩妃所在的居所。

    对于这位在古代的母亲,朱植对她真的不太熟悉,他对这一位母亲的印象,全来自于前身朱植的记忆,还有以前拜见过几面,但从回忆中可知,这位韩妃还算一个合格的母亲。

    韩妃是一个漂亮的女性,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得到朱元璋的喜爱与临幸,这才有了朱植,而朱植也遗传到了韩妃的优点,那就是长相清秀,很符合后世的审美,别人见了应该会喊句帅哥,但在大明朝,这种长相就见仁见智了。

    一进入内宅,韩妃立刻迎了上来,满脸笑容道:“植儿,你怎么又从福建回了?”

    朱植先是拜了三拜,这才起身道:“娘,父皇召孩儿回来问一些事情,刚从父皇那里回来,这就急着过来看您来了。”

    韩妃道:“还没吃饭吧?锦儿,一会儿多备些饭菜。陛下也是,都到了饭点,也不留你吃顿饭。”

    朱植笑道:“父皇这不是想让孩儿陪娘你吃饭吗?”

    其实朱元璋也是为宝钞之事发愁,他自己都吃不下饭,甚至也没有留朱允炆吃饭,自然不会留他了。

    韩妃道:“只你一人回来?炯儿他们娘俩没回来?”

    朱植道:“从福建到南京,山高路远的,况且孩儿也不会在京城多逗留,让他们来回跑,也挺累的。”

    韩妃点头,脸上慈祥道:“唉,下次再见孙子,那时候他应该就能跑了吧?”

    因为藩王无召不得进京,而韩妃也不知道朱元璋什么时候会下令再将朱植召进宫,所以她什么时候能见到朱贵炯,还真不好说。

    朱植道:“要是以后母亲想见了,孩儿就和父皇上道进京的奏疏,我们再从福建过来个娘团聚。”

    韩妃嗔道:“你这孩子又说胡话,进京之事岂是你能提的?娘也不是非要见你们,只要你们在福建能平平安安的就好了,想娘的话,就和娘写一封书信过来。”

    朱植在心内叹口气,暗想:等朱元璋驾崩以后,南京恐怕也不安生,若是以后有机会,还是把韩妃也接到福建去,以免因为削藩之事被波及,但想做成此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只能听天由命。

    朱植也只能感叹天家无情,若是自己不能把韩妃接出宫,以后恐怕她就要孤独老死在这皇宫的高墙之内了。

    朱植能尽一份做儿女的责任,便多尽一分,虽说他事实上并未受到过韩妃的照料,但既然他对朱植原身鸠占鹊巢,就要承接这一份因果。

    和韩妃安安心心吃个饭,又说了一个时辰的贴心话,朱植便离开了后宫。

    朱植暗自苦笑,他在后世,都没有一次和自己的母亲和父亲聊这么久的话,这让他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歌词中写到:到临老才想起反应父子关系,有幸的成为知己,不幸的成为甲乙。而恰巧朱植的父母不是话多的人,朱植也没有意愿和父母说什么交心话,每一个人都把该说不该说的全部闷在心里。

    至少从朱植看过的所有家庭,大家好像都是这一副做派,有时候他是真的羡慕那些和父母无话不谈的人,可现在就算他想谈,也没有机会谈了,穿越来到这里,他的父母成了朱元璋和韩妃,为了自己的小命还能活着,他就更不能说了,唯有装出一副父慈子孝的面孔,瞎编着不着边际的话敷衍着。

    朱植轻轻哼着后世歌曲的曲调,回到住处,也没在做别的事情,直接脱了衣服往床上一躺,便进入梦乡。

    在古代上朝的时间很早,一般三点就要起床,不早点睡,明天上朝时,恐怕脑子都不清醒。

    到了点后,下人们便过来叫朱植起床。

    朱植一睁眼,便见外面还是黑漆漆一片,身体还想睡懒觉,脑子却不允许这么做,他只得赶紧起床洗漱一番,出门望着头顶的繁星,对身边的人道:“带路!”

    他没有上过一次朝,但对上朝的规矩还是懂得,这全靠着原身平时的积累,原身从小也是一个好学之人,读的书很多,里面自然有关于各种礼仪的书,朱植也就是从这仅存的记忆中,对上朝的礼仪知道个大概,和电视机拍的差不多,但又有些区别,怎么说呢,比严谨的历史剧规矩严肃点,比粗制滥造的古装偶像剧松散一点。

    反正朱植观察起来是这样,也许每个皇帝上朝的规矩不同,虽然朱元璋是一个严酷的人,但他平时做的事情,却并不是一板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