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闽王
繁体版

63 第二届三好学生的归属

    听了这话,郭素紧张的表情才稍稍放缓一些。

    朱植其实也不知道朱允炆会不会因为自己跑到东番去,就恼羞成怒把怒火撒在武定侯朱英身上,但他估摸着大概率不会。

    这要从朱英说起。

    朱元璋心中有亲情排序,自然也有勋贵排序,在朱元璋看来,大明勋贵当中,只有汤和与朱英极少数人属于“自己人”的行列,所以这些人在朱元璋心中地位很高,在勋贵当中威望也非常高,朱允炆只要还想着削藩成功,就不会拿朱英做文章。

    并且朱植也提前做出猜测,哪怕朱允炆要削藩,也不会先把刀砍向自己,因为朱植就没有“藩卫”,除了训练新兵,朱植几乎不会安排永宁卫做什么事,而且在东番卫成型以后,朱植就更不会调动永宁卫做事了,朱允炆若要削永宁卫,尽管削,朱植无所谓。

    而东番卫却与永宁为有着截然不同的属性,从根本上来说,东番卫跟他朱允炆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跟朝廷关系也没有多大,完全是朱植个人的私兵,就算去处私兵的属性,他们也是守卫东番的士兵,而东番的所有事务,全由朱植做主,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说,朱允炆都没有理由削东番卫。

    除非朱允炆能把朱植在东番投入的银子全部还给朱植,这样他才有理由说东番是大明出钱开发的,可一旦南洋贸易启动,东番的建设将会再次扩大,四年之后的积累,朱允炆能付的起朱植的投入?这些实实在在花费的银子可不是大明宝钞,不打一点折扣的。

    哪怕他真要砸锅卖铁,全数给了,朱植就会要他的银子?还不由端起枪抽起扁担造反来的实在,成功了自己做皇帝,不成功也能带着兵马继续往南走,澳洲可是很大,足够朱植发展,不必非要在大明窝着。

    当然,这些都是极端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情,朱植作为华夏后世子弟,第一选择还是在大明发展。

    朱植道:“我们在南方,有东番卫在,福建和东番本事就不好进攻,朱允炆肯定不会调动兵马来福建,北方才是藩王齐聚的地方,所以他的关注重点不会在我们身上。”

    郭素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用脸蹭了蹭朱贵炯的小脸蛋,道:“臣妾只希望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若是真到了王爷所说的地步,去东番也不是不能接受。”

    朱贵炯被蹭得咯咯直笑,嘴里呜哇呜哇的说着不清不楚的话。

    朱植捏了捏朱贵炯的小脸蛋,道:“儿子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啊,起码比我生的好。”

    郭素一把打掉朱植的手,道:“别捏了,再捏就肿了。”

    朱植悻悻的收了手,道:“看来儿子还是和娘亲,刚刚我抱他时,他都不会笑。”

    郭素白了他一眼,道:“你多抽时间陪陪他,他能不和你亲吗?”

    朱植苦笑道:“时间?我最缺的就是时间了,一天十二个时辰,我恨不得掰成十瓣使,等他长大些吧,到时候我就会和教那些学生一样,天天给他上课。话说这一年来,我教学的本事倒是越来越精进了。”

    郭素道:“听翠儿说,她现在教学越来越吃力了,有些算术知识竟然落后了那些学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朱植闻言一愣,道:“有吗?这些学生不是才学习一年多吗?算术能达到什么程度?”

    郭素摇了摇头,道:“臣妾也只是听素儿这么一说,至于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朱植随之一想,道:“嗨,因为去年离开福建的早,回来之后,又因为其他事情分神,竟然忘记颁发去年的三好学生奖状了。”

    他走到书架前,从其中一摞书的夹层中抽出一张纸,这张纸自然是三好学生奖状,只是上面空缺了名字和日期。

    朱植害怕奖状的格式不统一,所以之前一次画出来十几张奖状。

    他回想起今年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表现。

    去年的方时跃果然因为要学习几何,抽不出更多的时间辅导其他同学的功课,导致他没有办法卫冕三好学生的殊荣。

    马布和陈健,今年进步很大,但相比于其他学生,还是有差距。

    朱植把每个学生一年的表现又在脑中过了一遍,还是在几个学生之间犹豫,没有办法,他最终只得拿出平时学生表现行为记录表。

    “董运竟然这么厉害,比伍思明的评分还高两分?”

    老实说,董运在朱植眼里,并不算一个有天赋的学生,相比伍思明,灵性和悟性都差一些。

    可是评分表这一证据就在眼前,做不得假。

    评分表是朱植专门安排人记录的,这些学生又是乞丐,记录人和学生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所以评分就是一个旁观者所记录的客观数据,朱植哪怕并不想把三好学生交给董运,但是规则就是规则,即使朱植有权力把三好学生奖状随便给任何他喜欢的人,但这对班级中的其他来说,是不公平的。

    他几乎没有思考,直接把董运的名字写在了名字空白处。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回想起自己在上学时发生的一些事情。

    他的班级中,有一名同学,每天早到开门洒水,放学晚走关窗户擦黑板,这个同学的人缘在班级中很好,大家也很喜欢和他交流,但每次选举班长时,老师从来不把他的名字作为参考,只让大家在老师指定的人中选出一位班长,后来他们班换了班主任,新班主任施行自由选举班长,所有同学都有被选举权,结果毫无疑问,这名同学当之无愧的以高票当选,并且在他做班长时,依旧对同学认真负责,认真管理班费,不像之前的班长,要么是只知道埋头学习的,要么是搞勾心斗角的,所以在这名同学做班长时,大家都是服气的。

    他不是学习最好的,但似乎天生就有某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也只在同龄人中出现,成人未必能够感受的到。

    朱植从这名同学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把董运的名字写上之后,朱植暗想:以后尽量少以自己的喜好决定事情的结果,否则这些表现数据便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