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闽王
繁体版

58 小格局

    朱棣和姚广志听了这个国家名和国王名,都皱起眉头,但他们都很认真听这个故事,希望从故事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朱植继续讲道:“科勒国王在二十岁时继位,但因为他并非是上一任国王的大儿子,所以对于他的继位,治下的百姓对他的继位合法性,颇有微词,他为了证明自己会做一个好国王,在一继位时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他又做的不好的地方,任何百姓都可以批评他,并且只要提出合理的建议,他一定会采纳。”

    “就这么过去了几十年,科勒国王也因为这条规矩,治理得国家越来越富有,可科勒到了老年以后发现,哪怕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了,治下的百姓还是对他不满,市井之中流传的对他的批评之语不绝于耳,科勒忍了一辈子,终于不想忍了,他真想把治下的百姓抓起来,全部砍头,但这么做肯定是不行的。”

    朱棣越听越皱眉,道:“十三弟,这与宗室问题有什么干系?”

    朱植一摊手,无奈道:“书上就是这么记载的,小弟为了不遗漏信息,也只能尽量把记得的全部说出来。”

    姚广孝的脾气还好,没有不耐烦,依旧在认真听。

    朱植接着道:“虽然科勒国王不能杀了全部批评他的人,但为了出胸中的一口恶气,他决定,怎么也要砍一个人头下来,于是他派出一队护卫,向街上巡逻,他告诉护卫,把遇到的第一个批评他的人,抓到王宫来。”

    “没过多久护卫就抓过来一个老乞丐。科勒国王要杀这老头,总得找个理由,不能无缘无故的杀了。”

    “伊利亚国虽然可以随时随地批评国王,但同时又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国王可以把人请到王宫里,向来人问话,若是此人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可以直接砍头,但只要这人说出解决办法,并且不论这个办法是好是坏,就不用受任何惩罚。”

    “为了杀人,科勒国王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一个无解的问题,他确定别人肯定做不到这一件事,那么他的砍头计划就一定成功了。”

    “见了老乞丐,科勒国王说,老头,只要你能完成本国王所说的事情,就可以免死,若说不出来,立刻人头落地。”

    “老乞丐神态自若的说,问吧。”

    “科勒国王说,这里有一个棋盘,棋盘上总共有六十四个格子,你要在第一个格子上放一粒米,第二个格子上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上放四粒米,以此类推,后一个格子的米粒数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只要你能把棋盘摆满,就算完成了本王问题。”

    说道这里,朱植便停住了声音。

    朱棣见对方没有再说话,立刻催促道:“继续说啊?后面怎么回事?”

    朱植道:“四哥,故事讲完了。”

    朱棣愕然,道:“讲完了?”他回头看一眼姚广孝,见姚广孝此刻正陷入深思,不由问道:“道衍法师?”

    姚广孝的意识顿时从沉思中抽出,略微点头道:“原来如此,没想到闽王殿下竟能从这故事中悟出大明的宗室问题,和尚佩服!”

    经姚广孝这么一提醒,朱棣也回过味来,一拍大腿,惊喜道:“秒啊!既然如此,那只要知道老乞丐怎么解决的问题,岂不是就能解决大明宗室的问题了?那老乞丐怎么说?”

    朱植苦笑一声,没有回朱棣的话,而是向姚广孝道:“法师觉得这老乞丐会怎么回答?”

    姚广孝胸有成竹道:“那老乞丐肯定是这么回答的,只要国王能制作出装的下这么多米粒的棋盘,我就能摆出这么多米粒。”

    朱植暗想这大和尚还挺聪明,一点就透。

    但他并不想如姚广孝的心思,摇头道:“老乞丐不是这么说的。”

    姚广孝听了这话却愣住了,道:“难道还有别的解决办法?”

    朱植道:“老乞丐是这么回答的,没问题,老朽第一天在第一格棋盘上放一粒米,第二天在第二格棋盘上放两粒米,第四天在第四格棋盘上放四粒米,以此类推,当老朽找不到足够的米粒再摆时,老朽自己过来领罚。”

    姚广孝听了这个答案,哈哈笑道:“这老乞丐倒也聪明。不过和尚还是觉得第一个答案更好,因为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的意思是只要大明继续向外部开疆拓土,肯定就有足够的地盘安排大明越来越多的宗室。

    朱植耸了耸肩,道:“谁都想把自己放在前面的格子里,毕竟那里才宽敞,越往后米粒越多,空间也就越小,本王倒是更喜欢第二个答案,先别管棋盘有多大,能在棋盘上率先找个位置,总比等棋盘制作好再等待被人安排格子来的容易。”

    姚广孝低头思虑一番朱植的话,轻笑道:“闽王殿下对这个答案的另外一番解释倒也新奇,拥有另类的思路,怪不得殿下能从中悟出外人看不破的道理。”

    从二人的回答中,就说明了二人思维上的巨大差异。

    姚广志是把自己当成了摆米粒的人,而朱植则把自己比做米粒,看起来好像姚广志的格局好像更高,但朱植作为经历了两个时代的过来人,心中很清楚,总想着下大棋的人,得到的结果未必是好的,陷入宏大叙事的危害,他可是历历在目。

    有个伟人说的特别好,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别想着当山,要学着做野花,以人为出发点,这格局同样不低,甚至比大山还高。

    可惜朱棣和姚广孝听不懂朱植话中更深层次的含义。

    朱植觉得他们听不懂更好,最起码自己已经把格局摆了出来,也算是微微向他们示弱,若是有朝一日朱棣登上大位,能够记得今日自己所说的话,那对他未来深耕福建东番,有不少益处。

    朱棣书虽然读的不多,可跟在姚广孝身边这么多年,也受到了不少熏陶,隐隐明白了朱植的话,他拍了拍朱植的肩膀道:“十三弟,有时间四哥还请你喝酒,跟你聊一次天,能长不少见识啊。”

    朱植摇头道:“四哥过奖了,小弟不过是会说一些牵强附会的话,其他的跟四哥比可差远了。”

    “哈哈,十三弟谦虚了,喝酒!”朱棣端起酒杯与朱植碰了之后,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