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闽王
繁体版

32 三好学生

    这半年多,永宁卫虽然没有抓住多少山贼,但却让山贼在这段时间消停许多,不敢再猖狂做案,因此这半年多,福建的治安问题也好了很多。

    外加上过年时,朱植出售了大量便宜的鱼肉,这就让闽王的名声在福建逐渐起高。

    至少在泉州城的酒楼茶楼,一提起闽王的名讳,一旁的百姓都高呼“闽王有德”之类的话。

    当然,这位话朱植是不可能听到的。

    如今闽王府正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准备各种过年必备的物品。

    今天是王府人员正式当差的最后一天,众官员都齐聚承运殿。

    朱植让人在殿内摆了些桌子,桌子上都摆满了佳肴美酒。

    他端起酒杯,笑道:“各位今年都辛苦了,本王感谢你们这一年来的辛勤付出。”

    张浩海带头回道:“这是下官们应该做的,要说感谢,下官们最应该感谢的还是王爷,若不是有王爷在,下官们的这一个年也不会过得这般丰盛。”

    明朝初期,贪腐还不明显,这些官员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哪怕原本这些人以前都是朝廷的正式官员,过年的物资也从来没有今年这般多过。

    朱植不仅给他们免费分了酒肉,还有糖和粮食,更有二两银子的补贴,若然不是很多,但这让他们忙活了一年的劳动有了回报,他们心里都觉得暖暖的。

    他们原本以为跟着朱植来到福建纯粹就是受苦的,真实情况是他们到福建之后,干的活的确非常多,但事情却都是正事,并且随着王府在福建百姓心中水涨船高,他们也都觉得自己干的事情意义非凡,如今又得到了朱植的赏赐,这些官员自然心里全是满满的成就感。

    朱植随众官员一同饮下一杯酒,道:“说来也是惭愧,可惜去了东番的那些人今年却没有机会回来过年了,唉,本王一想起此事,就觉得对他们不住。”

    张浩海回道:“殿下不必如此,那些同僚虽然人在东番,但他们的家人,也被殿下一起送了过去,正所谓过年的意义不在于在哪里过,而在于是否与家人团聚,下官想这些同僚突然见到他们的家人,一定会喜极而泣。”

    朱植点头道:“嗯,张长史所言甚善,那就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远在东番的人庆祝。”

    “殿下仁慈!”

    朱植饮下后,又倒了一杯酒,端起走到众官员之间,道:“诸位可能对东番之事不太清楚,如今东番之鸡笼,已非往日之鸡笼,那里不仅新建了一座新的大码头,还在码头口立了一座新大门,此大门乃是用水泥浇筑,高八丈,宽十二丈,中间有一条宽大的水泥路,直通鸡笼城,鸡笼城里的百姓,也有数千户之多,其内物资若然不如泉州城丰富,但比福建其他小县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鸡笼已经建造出了部分的工坊,工坊内产出的水泥,则全部用来修建马路了。

    除了张浩海,王府的官员听到朱植这么说,也是相当惊讶,他们都吃惊回道:“此乃殿下之功,乃我大明朝之福!”

    众人又是一同饮了一杯酒,朱植才道:“明年王府的事情肯定是比今年还要多的,所以本王希望诸位不要懈怠,继续拿出十二分的精力,争取把福建建设成我大明的第二个江南。”

    随后,朱植便把王府明年要做的事情,做了一个计划,大致给众人讲解一遍,接着几阵觥筹交错,酒宴结束,各官员皆散去。

    朱植离开承运殿,前往了学生们所在的小院。

    经过这一两个月的学习,这些学生已经能够书写一两百简单的文字,还会百位以内的加减计算,朱植对此相当满意。

    古代人的学习,有了物质刺激激励之后,远比朱植小时候接收知识的速度快,这还是由于他们的老师,只有朱植和小翠两个人,若是有后世专业的小学老师,这个速度只会更快。

    而朱植和小翠也经过了一两个月的教学学习,他们现在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教学水平比第一次也有了增长。

    从今天起,这些孩子也跟着放了几天假,他们也在今天,拿到了王府发放给他们的新衣服鞋子,只是这些衣服鞋子仍旧是大一号的。

    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们有了稳定丰富的食物,个头比来王府时长高许多,衣服鞋子肯定是没办法每个人都定做的,朱植也不想把钱财用在这方面。

    他来到小院外,就听到里面因为拿到新衣服,就叽叽喳喳开心的叫个不听。

    直到这些孩子见到朱植进来,立刻都停住身体,忙整齐的排成几队,高声道:“学生拜见王爷!”

    朱植拍拍手,道:“好,很有精神,不枉本王这段时间对你们的悉心栽培。”

    “多谢王爷夸奖。”

    朱植走到陈健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道:“最近你的进步很快,希望明年再接再励,不要落下课程。”

    听到夸奖,陈健一脸喜色,道:“学生绝不辜负王爷的期待。”

    朱植又走到另外一个孩子身边,道:“方时跃,今年你学习最扎实,帮助同学次数最多,本王特意为你制作了一面奖状,希望你明年也能如今年一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继续助人为乐。”

    朱植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展开,里面正是他绘制的一面熟悉的图案,纸张首部上书“奖状”两个大金字。

    “方时跃同学荣获第一届闽王府‘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特发此证,以资鼓励。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

    方时跃抬起双手,颤颤巍巍的接过奖状,眼中满含泪水。

    “王爷对学生如此器重,学生……学生……”

    方时跃突然抽泣着说不出话。

    其他同学见到此情景,虽然眼神羡慕,但也是心中也是感动,不时鼻子一酸,也小声抽泣起来。

    朱植笑道:“这是你应得的。”

    小翠盯着方时跃手中的奖状,疑惑问道:“王爷,何为‘三好学生’?”

    朱植解释道:“三好,一为学习好,二为品德好,三为身体好。有此三好,可为大明之栋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