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秦记
繁体版

第43章:入蜀!

    刘邦带着三万士兵回到属地,顿时气的就差咽气了。

    刘邦脸色苍白,愤怒的骂道,“这是什么鬼地方嘛?”

    “项羽小儿,休要猖狂,我迟早有一天会打回来取你狗头!”

    这时,张良和萧何听见声音走了进来!

    “汉王!”

    刘邦看了看二人,“有什么事?”

    “士兵和家眷全部到了南郑,现在南山里的栈道已经全部焚毁。”

    张良首先说道。

    刘邦听见吃了一惊,“谁叫你烧毁栈道的,我们以后还怎么回去?”

    “汉王,云帆兄在之前交代过,焚毁栈道,以表我们决心,迷惑项羽,让他以为我们以后不再踏入关中。”

    “探子来报,在我们入蜀后数十里,项羽派了大量骑兵前来追击,幸好我方连夜奔袭进入山中,否则定会被其追上,见我方烧毁栈道之后,才释然而去。”

    张良仔细解释道。

    刘邦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子房,你做得对啊!”

    “汉王,其实还有一点,现在汉中的环境情况并不容乐观,条件如此艰苦,恐怕士兵待不住啊!烧掉栈道,也能阻止士兵偷偷逃回关中。”

    萧何在一旁附和说道。

    刘邦扶头,作痛苦状,默不作声!

    张良大吼一声,“对了,时间到了,赶快开棺啊!”

    这时,三人着急忙慌来到白云帆的灵堂,打开一看,彻底把三人惊呆了,原来烧焦的身体不在了。

    此刻,只见白云帆完好无损的走了出来。

    白云帆微笑着埋怨道,“子房,我跟你约定今天开棺,为何等到现在才开啊?”

    “云帆兄,你误会我了,最近实在太忙了!”

    张良急忙解释道。

    萧何也解释道,“项羽虽然拨了三万士兵给我们,但是却没有粮食,我们勉强在咸阳凑够到南郑这段赶路粮,基本无粮可食。子房带着士兵忙里忙外,确实不易。”

    “现在一日两餐,均是野菜粥,一餐比一餐稀!”

    白云帆发出一声感叹,“这样吧,先向当地富户借粮,来年再还给他们即可。”

    “不可,我们刚来,当地民众都不信任我们,把我们都当作暴秦搜刮百姓钱财,藏得更加严实。”

    萧何顿时皱紧眉头回道。

    白云帆想了一下。

    “萧何大人,目前汉王的称号,多有人不知,你令人做面大旗,一面写汉王刘邦!一面写武安侯刘邦!”

    “另外,叫郦商引亲兵千人去巴蜀征粮,凡此时交粮者,交一年可免三年赋税,交两年免六年赋税。”

    此前我让郦商在收复巴蜀之地以武安侯名义布施广大百姓,希望这次能获得当地支持渡过难关!

    萧何脸色露出一丝为难的神情,“这交一免三,今年是过去了,来年怎么办啊?”

    “官府,士兵全靠赋税养活啊?”

    刘邦也急忙说道。

    白云帆微微一笑,“萧大人,切莫着急,日后我自有办法为大哥筹集赋税欠缺的钱粮。”

    刘萧二人也是一脸茫然,但是毕竟现在如果再征不到军粮,那大家都要饿肚子,士兵就要跑完了。

    果然,不过几日,便从富户手里筹集到了不少粮食,解决完粮食问题之后,便要着手政务打理。

    白云帆知道,巴蜀和汉中这块地盘才是刘邦的根基,也为以后争取天下付出巨大功劳,于是便要大刀阔斧,开始深耕谋划一番。

    首先,刘邦召集了巴蜀汉中之地的各个地方的郡守和县尉,令萧何将这些旧秦的文官逐一造册登记。

    刘邦端起酒樽一脸严肃的说道,“各位,汉中和巴蜀之地都是我的番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是我的子民,我名为汉王,实为大家的衣食父母。”

    “不管各位以前是秦官还是楚官,从今日起,大家都是我汉王的汉官。”

    “我刘邦最讲仁义,自起义后,我刘邦的所做所为,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只要我有一口吃的,绝不会让大家饿着。”

    说完,刘邦将酒樽中的酒一饮而尽。

    众臣皆相呼应,“汉王,微臣愿为汉王效命!”

    群臣叩首,刘邦甚是欣喜。

    但小老弟交代,管理这个必须先严后松。

    刘邦脸色一沉,“我刘邦起义之前也是为官之人,最痛恨无才无能之辈。上不能为朝廷分忧,下不能为百姓办事。这种官要着有何用?”

    “我刘邦赏罚分明,有功者赏,有罪必罚!在其位不某其职者,罚没一切财物,永不续用。”

    “谨遵汉王法令!”

    众臣皆跪拜道。

    开完碰头会议,萧何整理出地盘的大致情况,分巴、蜀、汉中三郡,共四十一县。

    于是,刘萧张白四人又开始商讨战略计划。

    张良作为情报机构负责人,早已对三郡之地做了一个探寻和分析。

    “三郡之中,属蜀郡最为富裕,且地广人多,经秦朝几十年的耕耘,以前的泽国早已经变成了现在沃野千里的良田。”

    “汉王,只要今年种下粮种,明年秋收定能丰收,到时粮食就不用愁了。”

    刘邦眼前一亮问道,“子房,此话当真,那我们真的是捡到了一个宝地啊!”

    “不好,蜀郡天气较北方暖和,一般都是冬种小麦,且一年一熟,现在正值每年耕种期。暴秦连年抽调三郡百姓,恐耕种量不够啊!”

    萧何担心的说道。

    白云帆思考片刻,“萧大人,目前暂无战事,还是实行屯田制,将士兵抽调去拓土开荒,耕种粮食。”

    “正好我们兵分三路,萧大人,你就负责汉中和统筹三郡的调派。子房分兵一万去巴郡,我分兵一万去蜀郡,势必监督开荒成功把粮种下。”

    刘邦哈哈大笑,“天助我也!有你们三人啊!我一点都不担心,这一下就全被你们搞定了!”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白云帆正是因为如此,才敢留一万兵马守护汉中关隘,自己便安心的踏上了去蜀郡之路。

    老白去蜀郡还是另有原因,一是因为道家剑宗和气宗在蜀郡,二是想办法填补赋税的亏空。

    蜀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首先农业、铁矿、盐业发达,尤其是平坦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很适宜农业的发展。

    其次蜀地经过古蜀国的蚕从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氏、开明氏,至少一千多年的经营开发。

    在秦统治巴蜀之后,蜀郡守李冰在任期间,更是修建了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疏通河道,治理水患,从昔日的水涝泽国变成现在沃野千里的良田。

    蜀郡以成都县、郫县、繁县、江原县、临邛县五县为中心,成都县为郡治。

    白云帆带着一万士兵参加了蜀郡的开荒拓土,抢种了冬季小麦之后,更是走访了蜀郡东北部和南部部分地方。

    至于此时的西部高原和南部地区还是被西戎蛮夷占据,白云帆在临邛,郫县部下重兵以防西北和西南高原山区的蛮夷部族,蜀郡的治安倒也稳定了不少。

    蜀郡虽然在秦朝时已经初具都城规模,但是其管理并不太好,比如私盐泛滥,铁器流通到敌方,富商囤积粮食等等都是造成赋税难收,蜀郡长治不得久安的原因。

    白云帆笑着对郦商问道,“郦兄,目前蜀郡已经平定,都城安稳,可有发现什么异常?”

    “将军,都城安稳,百姓安居乐业,何来异常啊?”

    郦商不解的问道。

    白云帆脸色露出一丝凝重,“在我们那儿,粮食充足,鸡鸭鱼猪,牛羊肉食天天可吃,衣服鞋子数不胜数,金银珠宝皆可做成首饰佩戴在身上。”

    “与此相比,当下百姓何其苦也!”

    郦商也是做过一方霸主,当初带领手下数千人投诚,可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

    可郦商惊得张大了嘴巴,“将军,你们老家这么富裕吗?”

    白云帆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走神说漏嘴了。

    老白哈哈一笑,对郦商安慰道,“放心,秋收之后,我们粮食大丰收,我们的这一天也不远了!”

    而郦商则是一头雾水,只当白云帆吹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