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秦记
繁体版

第42章:分封!

    早已哭成泪人的虞妙弋正跪在项羽身前,苦苦哀求着。

    “项大哥,我求求你,你让仙人停下来吧!”

    “公子,已经承受不住了,他已经没有反抗了!”

    项羽随即也看向白云帆的方向,结界内的地面已经被天雷轰成了一个巨大的黑色凹坑,一个全身焦黑的中年男人赤裸裸的趴在里面。

    唯一显得还有一丝生机的是,他已然紧握着那把银白色的宝剑。

    看见项羽依然在沉思,虞妙弋又说道。

    “项大哥,只要你们能放过我们公子,我愿意终身为你为奴为婢,永不反悔!”

    “此话当真,我不要你为奴为婢,但愿与你长相厮守,我愿足以!”

    项羽激动的说道。

    见虞妙弋又点了点头,项羽瞬间气血澎湃,立即上前向范增求情。

    “范增前辈,求你手下留情,今日刘邦已逃,杀一手下已经无济于事。此人已废,请大发慈悲,给项羽一个面子。”

    范增当听见刘邦已经逃了,差点没有一口老血喷了出来,肯定是这姑娘阻挠,刘邦岂能从几千大军中抽身。

    “我不答应你又如何,难道你的王位宝座就不要了吗?”

    范增一脸愤怒对项羽斥问道。

    项羽思考片刻,“大丈夫君临天下,当取之有道,我项羽不用旁门左道,也一样可以登上帝位。”

    “今日你要强杀于他,我定要与你拼上一拼!”

    “哈、哈、哈,你是大丈夫,我就是那小人吗?项家五百年的努力,方成今日之势,眼看天下就要到手,却败在你这黄毛小儿手上。”

    范增大笑三声,心有不甘的向天怒吼。

    项羽为之一愣,“什么三百年?为什么说要毁在我手里?你到底是什么人?”

    “黄毛小儿,你听好了,项燕都要叫我一声祖宗!我的原名叫项橐!”

    项羽瞠目结舌,如梦幻般的看向自己的这位老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范增是自己高祖,才会如此为项家舍身望死的付出。

    项羽此刻恍然大悟,原来此人竟然是圣人之师的项橐,儒家至圣先师曾向七岁的项橐讨教学问,其后人尊称为圣公。

    项橐此时是愤怒至极,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也只好点头暂时答应。

    “今日之事,你二人切不可再提起让外人知道,否则我们项氏一族必有大难!今后还是以范增身份视人,你拜我为亚父即可!”

    范增对项羽嘱咐道。

    项羽颤颤巍巍的回复道,“是,高祖!”

    “走吧,我们现在得回去了!”

    范增见项羽叫自己高祖父,脸色露出一丝微笑,毕竟血浓于水,再久远的血脉也是有一丝亲情的。

    这时,虞妙弋擦干脸上的泪水问道。

    “我可不可以先把公子送回去,再跟你们走啊?”

    范增听见如此要求,脸色顿时一变看向白云帆,“天命者死不了,自然有人来寻他。”

    虞妙弋和项羽也看向白云帆,手指和身体在凹坑里有些颤动,似乎要挣扎着爬起来。

    范增说完,右手伸出作剑指状,随手在空中一划,出现了一个一人之高的空间裂缝,三人随之消失。

    此时,在金色符纹罗盘的空间下,乌云依旧没有散去,白云帆在巨大的声音中拼命的挣扎着,而潜意识和大脑却在受伤后陷入沉睡。

    “白云帆,你现在以后都是白云帆,你不用再以韩信的身份而牵绊,你还有能力站起来,你不要沉睡下去!”

    一个熟悉的老头声音在白云帆脑海里出现,开始模糊,后来慢慢的开始变得清晰,逐渐手指有了知觉。

    当白云帆睁开眼睛那一刻,自己仍然在金色符纹罗盘四象阵内,结界依然存在,在巨大的雷声下,白云帆看见乌云蓄能已久,感觉马上就回再降下雷电来。

    白云帆拿起宝剑,靠着龙渊剑内蓄满的闪电之力,立刻开始突破那道残破的风象敕字符纹!

    在突破那一刻真是险象环生,虽然成功出了结界,但还是被其中一道雷电之力击中了,因此再次伤上加伤。

    “范增果然还留有后手,如果自己没有醒来,这残余的雷电之力足够毁尸灭迹三次以上!老白为此还心惊不已。”

    还至灞上,大家看到白云帆已如烧焦的碳人!

    张良对大家宣布道,“已经派人寻找了两路之间的所有路线,没有发现云帆兄的任何踪迹!”

    大家正陷入沉默之际,烧焦的老白掀开大营的布帘,大家都吃了一惊!

    萧何第一时间问道,“你是?”

    “大哥,子房,萧何兄!”

    白云帆对三人叫道。

    三人也立即精神大振,大吃一惊!

    刘邦问道,“老弟啊!你这是怎么了?”

    “大哥,我没事,休息几个月便可以完全恢复,只是现在我有重要事情对你们说,听我说完!”

    三人都点了点头,随即便全神贯注的听着。

    白云帆急忙说道,“范增是项羽的高祖父,名叫项橐,他的实力是元婴境,也是当今唯一的元婴期修士,目前此人元婴不知下落。”

    “子房,立即让墨家弟子和儒家弟子全力打探各门各门近些年新晋或者老牌的金丹境修士,看是否能找到范增的元婴。”

    “另外为我打造一口活棺,对外宣称纪念的衣冠椁,将我实体藏于之间,待局势稳定后,再将我取出。”

    白云帆点了点头,表示已经说完。

    张良凝惑的问道,“范增不会起凝吧?”

    “范增此人生性多凝,必定派人前来查探,此时让对方查探即可,不必大动干戈,便可化此劫。”

    白云帆说完,萧何拿来一件黑袍给老白披上,避免更多外人看到露出消息。

    而细心的子房问道,“云帆兄,你那跟班的小丫头去哪了?怎么没见他和你回来!”

    “他为了我,去了项羽那边了?”

    白云帆思量片刻回道。

    张良见问到伤心处于是又扯开话题,“跟着项将军,倒也不是坏事,以后至少也是荣华富贵。”

    “可惜啊,命薄如纸,一切都是命啊!”

    白云帆说完便完全闭上了眼睛。

    而项氏大营,项羽进入咸阳后,杀死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自立为西楚霸王。

    此时,项羽来到亚父范增营内请谏。

    项羽跪拜道,“亚父,项羽向你请安!”

    “嗯,起来吧!有何事?”

    范增脸色依旧,平淡的说道。

    项羽紧张的说道,“天下已定,正应推行国策。天下以周天子为正统,周天子以分封制治理天下,然旧秦废分封改施郡县制。请亚父定夺!”

    范增眼睛一睁,正视看着项羽。

    “周天子以分封制治天下以历800余年,而暴秦以郡县制天下不过二世,孰长孰短,尔等不知?”

    “且有功之臣不赏,让各路诸侯如何看待?让天下如何看待?今后还有为项氏一族卖命的人吗?”

    “赏,便大赏,封王封侯,土地财物世袭罔替!”

    “诺!全遵亚父之言!”

    项羽说完突然想到刘邦,又问道,“亚父,刘邦乃是楚怀王所封,伐秦也有一些功劳。”

    范增脸色不悦。

    “打发他去偏远山区吧,找几个人看着!”

    “亚父,北方苦寒和南方蛮夷之地那个更适合刘邦!”

    项羽又问道。

    范增思量片刻,“北方虽然苦寒,尚需抵御匈奴,刘邦去此必手握重兵,南方蛮夷有旧秦赵佗虎视眈眈,刘邦也不宜前往,关中以南,有一地名为汉中,两地之间有天堑相隔,偏安一隅,此地乃是旧秦发配犯人之地,且巴蜀之地有蛮夷相扺。”

    “另封章邯司马欣、董翳领关中要地,扼制刘邦即可。”

    次日,白云帆的死亡消息已经传到楚军大营白。

    “亚父,韩信已经死了,刘邦做了一个活棺给他在大营吊唁三天三夜。”

    范增眼前一亮,“不可大意,派人去探下情况,必要时立即下手。”

    次日,白云帆的灵帐里传来消息!

    “失火了!”

    “赶快救火!”

    刘萧张三人是急忙跑了过来,大骂了一番。但这起火肯定不是偶然,不用猜也是敌军派来查探的。

    烧的也只是帐篷和外棺,白云帆本已是一副烧焦的遗体,在棺内倒也没什么事,依然还是那副模样。

    数日后,项羽报奏给楚怀王的分封奏报已经到了,西楚霸王立即在咸阳召开分封大会!

    楚霸王项羽一身锦绣黑色冕服,头戴一顶七旒冕冠,甚是霸气威严。

    项羽微笑着开始对大家宣布分封事宜,而十八路诸侯以及有功将领都十分高兴,等待着宣布念到自己名字。

    刘邦是除楚霸王项羽之外的第一功臣,自然要首封。

    且为首封!

    “刘邦,领汉中,巴蜀四十一郡,定都南郑,封汉中王,领兵三万。”

    刘邦这分封啊,地盘是挺大,但是巴蜀乃是未完全开化之地,西南大部分都是蛮夷部落占领。

    为此大家替刘邦惋惜,但又替自己感到幸运,这贫瘠之地划分出去一块就少一块,倒也不失为幸事。

    “你刘大将军,能力强就多担待一点吧!拒蛮夷,拓疆土,还需要你继续发光发热啊!”

    封完刘邦之后,自然还有三位大将需要安置在刘邦身边的,即: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三位虽是秦朝降将,但能力不一般,三王统领关中地区,无凝又给刘邦上了一道枷锁。

    接下来划分的便是有功将领:

    申阳因为曾经迎接项羽有功,封河南王。

    赵将司马卬因为助项羽有功,封殷王。

    韩王韩成原是项梁赐封,仍然为韩王。

    英布因在项羽旗下有功,封九江王。

    百越君主吴芮积极加入有功,封衡山王。

    上柱国共敖因其有功,封临江王。

    燕将臧荼追随项羽有功,封燕王。

    齐将田都追随项羽有功,封齐王。

    田安追随项羽有功,封济北王。

    而以下则本来就是自立为王的各国王君,因其担心在自立封地壮大,项羽又将其另外分封属地,改立称号。

    原赵王赵歇迁移到代地,改封代王。

    原魏王魏豹迁移到魏地以西,改封西魏王。

    原燕王韩广迁移到辽东,改封辽东王。

    原齐王田市迁移胶东,封胶东王。

    至此,分封完毕,表面看基本都是一二三的合理配制,三足鼎立,相互制衡,不让一家独大。

    但还是埋下数处矛盾,使得诸侯王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世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