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秦记
繁体版

第24章:君民之道!

    次日,公子扶苏确认了双方是否已经准备好后,文赛第二场就开始继续辩论。

    颛孙师和惠施两人也是各自信心十足。谁也不服谁的样子,在大殿上傲然对立、争锋相对。

    惠施依然和昨天一样,对自己出的辩题自信满满,“颛孙师,你要是没准备好,就直接认输,我们免得和你浪费口舌,也浪费了公子的时间。”

    颛孙师并没有生气,而脸色大悦,笑着反问道。

    “惠施,这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你说在一定范围之内,但这范围的距离之长短,其间之高低,空间之大小是多少啊!”

    “这…”

    惠施脸上满是尴尬,思索良久,依然没有想到合适的答案。

    然后便说道,“辩论便是以理据争,我所命题可有错否?”

    “天地之浩瀚,日月岂可争辉,天之大,地可与之相比。岂不知乃是坐井观天。”

    颛孙师依然咬紧牙关,让惠施给出准确的范围,自己才能做出有效的辩证。

    两人各自据理力争,唇枪舌剑,闹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服谁。

    张良做为本次儒家学院的主事人,只好上前解围,不过话还是要帮自己人说。

    “惠施兄,我们也不说你这个命题是假的,但辩证,有辩得有证啊!你如果证明不了这个空间范围,怎么知道天地有多大,山泽有多宽?又怎么知道相等呢?”

    张良此番言论让惠施哑口无言。

    此时,公子扶苏站起来表态道,“既然双方都无法提供辩证,也无法说服对方。这局你们都各退一步,双方打平,平局。”

    儒家众人是得偿所愿,只有惠施略感失落,既然公子扶苏已经发话,不行也得行了。

    此局虽没输赢,但要特别说明得是。

    引用一句网评,以文中惠施的才能,放荡而不行于正道,追逐万物而不知回头,这就像用声音去追逐回响,用形体和影子一起行走。

    实为可悲啊!

    (由于惠施的材料很少,仅在庄子天下篇提及历物十事,此段故事也是根据此改编。历物十事所表达的含义不止于文中的含义,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解答,历史中的惠施,才能应该也不仅于此。)

    “文赛第三场开始!”

    “张良对辩惠施,儒家出题!”

    张良看了看四周,与大家拱手致敬。随即宣布了辩证题,“君轻民贵,君贵民轻”。

    众人惊讶,这居然是选择性辩论议题,就是出题方没有主观的在题中表达出自己的立场,辩论者双方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对的立场,只要保持住自己的立场,推翻别人的立场就算赢。

    不过,众人惊讶还有另一层含义,这是一个政治因素的辩论题,俗话说臣不论君王,这是大忌!

    众人皆语默,看向公子扶苏。

    张良自然也是知道这个的,于是假意向公子扶苏请示道:“公子,这题可辩论否?”

    公子扶苏脸上庄严肃穆,也似有不悦,但还是说道,“子房既然已说,这论不论都会被有心之人别有用心,我倒是想看看子房及大家的观点。”

    “子房,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其实张良出这道辩论题也是别有用心,儒家现在已经被皇室盯住,说不定随时就会被人算计,和墨家一样遭受灭顶之灾。

    这辩论会是三家会盟,参加甚广!也可以看看大家的观点,以及民心所向!如果大秦得民心者便得天下,如果是暴秦,天下必反之。

    听到公子扶苏的发话,大家的心也安了下来。

    不过,儒家其余七杰,心里却十分忐忑、不安。

    张良心里却是在想老师的那句临别赠言,“子房,不破不立!儒家安逸久了,有很多人嫉妒,现在儒家需要有人走出这一步!”

    名家这边,公孙龙和惠施都相视一眼,心里都在暗自骂娘。

    公孙龙凑到惠施跟前问道。

    “惠施兄啊!这张子房是脑袋有问题啊?还是故意坑我们啊?这臣不论君王,他不知道吗?”

    “这,不会吧!张良为人还是比较光明磊落的,不会做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不义之举吧。”

    惠施心里也不停的打鼓。

    公孙龙告诫道,“惠施兄,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得拥护皇家为首。”

    “公孙老弟,这个我还是拎得清的,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皇帝陛下啊!那不是自找死路嘛!”

    惠施解释着说道。

    随着士官宣布,文赛第三场正式开始,名家惠施做为代表拔的头筹,最先选择的辩论方,并公布!

    “君贵民轻,乃是自三皇五帝以来,受命于天,尊贵自然不是平民可比。”

    “引用儒家后圣荀夫子的一句话为辩证点,《天地君亲师》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君王在上,臣民以拜之。”

    惠施得意的笑容,向着公子扶苏拜道。

    公子扶苏微笑的点了点头,很是满意这个答复。

    白云帆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不尽想到,“这名家大师们的求生欲望很强啊!一上来就选边站。”

    “不过,选边站,才死得快,你们是中了张子房的计了!”

    白云帆这时才感觉到张良的心机与计谋,不尽背后生起一股寒意。

    “果然,王侯将相,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众人听完惠施的言论,更是讥讽,“不要脸,当着儒家的面剽窃人家的知识。”

    儒家弟子更是气得想把惠施和公孙龙弄死,“这名家的人,真是太不要脸了!”

    而惠施和公孙龙依然相视一笑,并没有感觉到剽窃的羞耻感,反而觉得自己非常成功,大有一雪前耻的快感。

    “如果儒家以“民为贵”为辩证点,势必会遭到皇室的打压和报复。”

    然而,一直等着结果的惠施,也没听到想听到的那句话。

    张良而是就惠施的“君贵民轻”发起辩论。

    “在《孟子》一书“尽心章句•下”,篇中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惠施兄,可有异议否?”

    惠施脸色略微一变,很是愤怒的说道,“张良,《天地君亲师》可是你老师提出来的,难道你要欺师灭祖?”

    “惠施兄,你恐有不知,家师乃儒家礼法之师,提出《天地君亲师》实乃礼法,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道德价值观念取向。”

    张良温文尔雅的大儒风范,犹如老师给学生上课一般,弄得惠施十分尴尬。

    “子房,就算出自于礼法,那君贵民轻有错吗?”

    惠施愤怒的质问着张良。

    张良摇了摇头,“两者主张的观念各不相同,以礼法视之,上敬君王,下敬亲师,是为德。君以民为社稷,是为行。”

    “天下以行为先,后立德,盛世太平矣!”

    我的论点是,“社稷以民为重,君以民为社稷,则民以君贵,千秋可待也。”

    张良奋然说道。

    此时,高坐上的公子扶苏奋然站起鼓掌道“我早闻儒家张子房盛名已久,今天此言乃经典之绝句,治世之良言,不愧我来这儒家一趟。”

    “子房,你乃国之栋梁,我回宫之后,定向父皇推荐并重用你!”

    公子扶苏拍着张良的肩膀说道。

    惠施顿时就懵逼了,“我不也是拥君派吗?为何得到重用的不是我,而是他呢?”

    在公子扶苏的授意下,士官宣布文赛第三场,“儒家张良胜!”

    惠施更是不明为何,自己到底输在了哪儿?

    这时,公孙龙走了过来说道,“老兄啊!咱们还是先撤吧,你刚才当着面霸占他们后圣先师的言论,他们恨不得把咱们抽血剥皮啊!”

    惠施这才反应过来,只好灰溜溜的走了!